分享

近日石墨烯相关新闻7则 | 加拿大电力公司、空客、西门子、华为新动作,中国、韩国、瑞士、德国等科研新动态

 DT_Carbontech 2021-01-20
1. 从C02到超级材料:埃德蒙顿电力公司涉足纳米管业务
Capital Power计划将其位于埃德蒙顿西南70公里处的Genesee发电站转变成一个利用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生产碳纳米管的设施。(图片来源:Capital Power)
 
一家位于埃德蒙顿的电力生产商计划采用一种创新方法以商业化的规模生产碳纳米管,这项技术还将减少其发电厂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
消息来源:CBC 新闻 2019年12月6日
 
2. 空客支持的欧洲项目可以生产更安全的飞机
 
如果在机翼、螺旋桨或飞机的其他表面结冰,飞机就可能面临失去控制的危险。热电防冰系统通过在施加电流时使超薄导电涂层产生热量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石墨烯旗舰项目公司(Graphene Flagship)宣布的基于石墨烯的热电防冰系统(GICE)先锋项目,将推动石墨烯在热电防冰系统中的技术成熟
 
石墨烯是一种可以在不影响空气动力学性能的情况下保持飞机部件不结冰的理想材料。新启动的GICE项目的目标是通过为关键工业伙伴(包括空客和Sonaca)所需的特定用例开发三个技术演示器,将这些技术推向更高的成熟度。
空中客车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原始设备制造商, Sonaca是空中客车战略性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为基于石墨烯的防冰系统的商业化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目前正在研究的热电防冰技术是基于炭黑、碳粗纱 、碳纳米管或金属加热丝,”空客防结冰专家Fabien Dezitter解释说。“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我们希望GICE提出的石墨烯基解决方案能够将大多数热电解决方案的优点结合起来。”
“石墨烯的优点包括:可灵活地集成到复杂的三维结构中,重量轻,在加热循环过程中降低了热机械应力,效率更高,功耗更低,无氧化和化学惰性,并且易于集成到碳纤维增强聚合物、热塑性塑料或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中。”
这些系统中的石墨烯还可以精确控制热量的产生,以确保防冰系统始终处于最佳性能。这些有益的特性将有助于GICE项目提高防冰系统中石墨烯的技术成熟程度,最终产品将基于在三个演示器的制造中产生的知识(用于实际用例),朝着更安全、更环保的飞行方向发展。
消息来源:graphene-flagship  2019年12月8日
3. 9200万欧元!空客、西门子等巨头投资11个石墨烯先锋项目!
最新消息,欧盟石墨烯旗舰计划宣布推出11个新的“先锋项目”,每个项目都是将具有石墨烯功能的原型用于商业应用。于2018年启动的首批先锋项目取得了成功,其中包括世界上第一个启用石墨烯的太阳能农场,这激发了石墨烯旗舰继续投资于这些计划,旨在将实验室中的石墨烯产品推向终端用户。
现在,石墨烯旗舰计划已承诺投资4,500万欧元,投资11个商业化项目,这些项目由欧洲主要工业合作伙伴牵头,其中包括空客,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汉莎技术公司,西门子和ABB等。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合作伙伴还将共同出资4700万欧元资助项目开发。该计划将使参与石墨烯旗舰业务的公司数量达到78家,占整个团体的近一半。
消息来源:graphene-flagship  2019年12月9日
4. 由石墨烯制成的超薄金刚石膜可增强电子产品的韧性
基础科学研究所(韩国IBS)多维碳材料中心(CMCM)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纳米技术》中报道了一种可以将石墨烯转化为最薄的金刚石薄膜,而无需使用高压的新方法。这种柔性、坚固的材料是一种宽频带隙半导体,因此在纳米光学、纳米电子学等领域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可以作为微、纳米机电系统的一个有前途的平台。
韩国IBS-CMCM科学家通过将双层石墨烯暴露于氟而不是氢气中来促进这种新材料的形成。他们使用二氟化氙蒸气(XeF2)作为氟的来源,这样不需要高压。于是就形成了超薄的类金刚石材料,即氟化金刚石单层,它具有层间键和外部氟。新材料的合成是通过在单晶金属箔上对大面积双层石墨烯进行氟化处理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生长出所需类型的双层石墨烯。
消息来源:ibs
参考文献:Chemically induced transformation of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grown bilayer graphene into fluorinated single-layer diamond
DOI:10.1038 / s41565-019-0582-z
5. 深圳先进院等研发出单层多晶石墨烯可控断裂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子信息与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陈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教授魏磊合作,研发出一种针对单层多晶石墨烯的可控断裂技术。相关结果以论文Controlled fragmentation of single-atom-thick polycrystalline graphene(《单原子层厚度多晶石墨烯的可控断裂》)在线发表于Matter(DOI: 10.1016/j.matt.2019.11.004),陈明为第一作者,汪志勋为共同第一作者,魏磊是通讯作者。
在外加应力条件下,例如通过传统的拉伸方式(以PDMS等柔性材料作为基底)拉伸纳米薄膜材料,在被拉伸的纳米薄膜材料上形成的裂纹往往具有同时出现、随机且不可控的特征,以此得到的图案也总是无序的。这是因为基底材料的应变是全局分布的。这种全局分布的应变通过基底与纳米薄膜之间的粘附力及摩擦力传递给纳米薄膜,使得薄膜内多处缺陷同时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使这些缺陷处的局部应力达到该材料的断裂强度,形成裂纹并扩展,这些扩展的裂纹可能会进一步和其他缺陷相互作用,改变裂纹的传播路径,最终形成纳米薄膜上无序的断裂图案。
如果在拉伸纳米薄膜的过程中,基底的应变是局域分布且可控的,那么传递给纳米薄膜的应变也是局域分布且可控的,这使得纳米薄膜的可控断裂或者图案化纳米薄膜成为可能。
基于以上想法,团队联想到了在热塑性聚合物加工领域的颈缩工艺。该颈缩工艺是指在外加拉应力作用下,热塑性聚合物发生局部的颈缩现象,这种局部颈缩会在持续的拉应力作用下移动,且伴有强烈的局域应变,使得颈缩经过的部分宽度和厚度减小,长度延长,最终扩展到整层聚合物。受此过程中动态传播的局域应变的启发,团队设计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单层多晶石墨烯及聚合物的复合体-聚碳酸酯/多晶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并对其进行了简便的颈缩工艺处理,最终观察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颈缩未经过的部分,石墨烯保持原貌;在颈缩经过之后,石墨烯断裂成有序且宽度一致的纳米尺寸条带。在整个过程中,石墨烯的断裂伴随着颈缩的传播而有序的发生。
该技术除了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易操作、低成本、耗时少的纳米薄膜图案化技术,还具有以下优势:得到的石墨烯纳米带具有成数千上万倍增加的活性边界。利用这个优异性质,团队证明了相比于未经有序断裂处理的多晶石墨烯薄膜,获得的石墨烯纳米带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高浓度氮掺杂,制备成的pH化学传感器灵敏度更高。这种可控的局域应变技术,可以为定量研究各类缺陷在多晶石墨烯断裂中的行为和影响提供宏量实验数据,可以进一步阐明缺陷的力学行为并为石墨烯的生长和大规模应用提供指导。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
利用局域应变裁剪技术实现单层多晶石墨烯的可控断裂
论文链接:
https://www./matter/fulltext/S2590-2385(19)30340-6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 2019年12月9日
6.爆料:华为P40 Pro将使用石墨烯电池技术
IT之家12月9日消息 据digitaltrends消息,digitaltrends爆料称,消息人士透露华为P40 Pro将使用石墨烯电池技术,在电池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续航能力,还能增加充电速度。消息人士还表示,华为P40 Pro内置5500mAh电池,支持50W快充。
其他配置方面,华为P40 Pro将配备6.5英寸OLED瀑布屏,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前置双打孔摄像头,后置五摄,具体参数规格暂不知,不过会保留一颗ToF镜头。此外,digitaltrends表示还有一份报告显示,华为P40 Pro的发布时间可能会提前,而不是之前爆料的三月底。
需要注意的是,该消息仅为digitaltrends获悉的爆料消息,不作为既定事实。
7. 使石墨烯产生磁性
科学日报(12月10日 )  近日, Empa研究人员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芬兰阿尔托大学,美因茨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和伯尔尼大学的同事一起,成功地构建了具有磁性的纳米石墨烯,该磁性石墨烯可能成为室温下自旋电子器件的决定性元件。
该项研究成果以“Topological frustration induces unconventional magnetism in a nanographene. ”为题,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DOI: 10.1038/s41565-019-0577-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