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次走近新市“北栅茶室”,忍不住慢下了脚步

 张明儿 2021-01-20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北栅茶室”是近年来新市古镇茶文化的一朵奇葩。它位于新市龙安桥西堍,可谓是茶景相宜,趋幽致,得逸情,三四挚友,推心置腹,茶室主人好客热情,以礼相迎,为每一位顾客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每次走近新市“北栅茶室”,都会忍不住让我慢下了脚步。


北栅是新市历史文化深藏之地,一片清丽庄肃之景。若绕西安街,或穿行寺前弄,经西庙弄与觉海寺、钟楼弄,及至菩萨桥时,你已读了半部《仙潭志》,闭上眼满是先贤似聚,睁开眼只是满目幽古,真教人情难自已。驰目游赏,追求的便是“文化”两字,而至菩萨桥处,若夜间往西望,就见五十米处霓光熠熠,有一块店牌在作温馨提示:“北栅茶室”到了。

 
我惊异自己的敏感。于是走近,越走近越是脚步放慢,灯光下那茶室是一座小木楼,旧式民国样,一式的桐油漆反映出特定的年代感。茶室主人是有情怀的,小楼屋外已见数株唤不出名字的植物藤蔓,由小河石岸处扶摇攀援而上,看得出主人用心与审美呈现。几只红喙的鸟呆在笼中,体型硕大,鸣声委婉直抵人心。这些都是让人慢下脚步的理由。

 
这家名为“北栅茶室”的茶楼,笔者多次光临。与其说是一个饮茶座处,还不是说是一个散心场所。新市西河口为繁华之地,而饮茶境遇非能与之比拟。饮茶乃为遣怀斯文之举,若是哗然开嗓,市声嘈嘈,会让人窘态毕露,风雅尽失。对于这一点,桐乡李芥荫先生感悟颇深,每次携家眷来新市,总是要来“北栅茶室”一坐,一杯热茶在手,旅途疲倦及近日内心烦忧,一应俱洗。
 


李芥荫先生是一位画家,崇尚美学,他对茶室主人的暖心服务,深为感动。诚如他所言:“顾客一到,老板热情来,又是递烟又是递茶,好像家里来了客人。”这印象笔者也有,每次我们三五人到茶室,主人手捋美髯,迎面恭候引进,安排座位,接着便问候所需茶品,交代稍事等候,呵呵有礼缓缓退身而下。这就让我看到了宋朝的迎宾礼俗,对客人有如此的厚待,不是一般茶室服务所能做得到的。都说,人的内心很看重仪式感,如此看来,没有厚重礼仪的茶室,又怎能去吸引内心趋于文化需求日益飙升的顾客呢。


对于“北栅茶室”,仪式感重,服务好,还仅仅是一个方面。它的文化环境在新市地域内茶室比较,当推首屈一指。“北栅茶室”环境追求“净、雅、芳、美、齐”五字方针,“净”指干净,他们注意日常打扫揩擦,窗明几净,井井有条,不乱堆杂物。“雅”是环境有饰物点缀,花木映衬,给人以文化品味或以书画欣赏,满足内心高雅追求,这方面,“北栅茶室”做得很突出。“芳”是让顾客闻得着四季花木芬芳,给人以颐养的安逸,休闲的高尚。当你一走进“北栅茶室”,这花香便隐约暗袭,让人有内心美感享受。“美”是格调,这茶室追求细节有情致,设计大方,容得下审美的目光,飞得起爱美的心灵,没有一丝一缕的粗俗简劣。另外,“美”还包括所供果品,质量纯正,他们所供果品都是新鲜纯正,为人称道。“齐”是指茶室功能齐备,“北栅茶室”主人能为顾客考虑休闲所需的必备,为顾客想得周到,温馨由内而外,很多顾客都被其间细节感动到。
 


关于“北栅茶室”的仪式感与环境之美是有目共睹的,但它还有一招更是令人信服,那便是“平民化”价格。价格平民化,自古以来便是小店经营的生存法则。笔者观察这“北栅茶室”,开店迄今也近两年有余,居然十元一位,从未见涨。在服务、环境质量优势不减的情况下,一座镇上诸多茶室竞开,顾客心里自然会有比较,“北栅茶室”坚持平民化经营,尤见可贵。根据新市情况,二十元一位的茶室居多,但从新市居民实际生活经济能力出发,这二十元一位的休闲,本地平民们想要经常尽兴坐茶聊天,是消受不起的。只有远地旅客来新市作为旅游消费才可以。目前新市的茶室与外地游客数量尚不能形成良性比例,所以,平民化经营依然是新市茶室经营的严竣主题。


近来读嘉庆年间《新市镇续志》作者沈赤然先生的诗,对新市之景写得入木三分,一首诗写新市古镇当年的市巷:

欲过桥南忽桥北,甫从东折又西回。
凉棚一带连檐暗,愁煞官人跨马来。
 
而此时的“北栅茶室”周侧还是保持了这一旧景,留着它,让我每次走近新市“北栅茶室”,忍不住慢下了脚步,想沈赤然的诗,想“北栅茶室”的内内与外外。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