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北新市:当年新市丝厂,为何选址“西成路”以南?

 张明儿 2021-01-20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新市所在的四郊农村,本身就是浙北的重要桑蚕基地,除了这里的土壤适合养蚕以外,这里的水,也非常适合缫丝,它能够制成湖丝最为上等级别的细丝,畅销国内外。当年赫赫有名的新市丝厂,就座落在新市“西成路”以南的那片土地上。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丝厂又究竟为何一定要在那里选址呢?


说起新市丝厂,不得不回顾新市蚕丝生产的历史。据明代《仙潭志》卷一载:
 
大抵蚕丝之贡湖郡独良,而湖郡所出,本镇所得者独正,外此皆其次也。
 
这里就说了,新市蚕丝,绝对是湖丝中最好的贡品。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有它存在的天然优势秘密。据清代陈忠倚先生编辑的《皇朝经世文三编》一书,书内收集了由杨毓辉先生撰写的《中外养蚕得失异同》一文,这里谈及到新市的蚕丝:
 
查从前作经之丝,由上海运往各国者,名“七里丝”,皆由乌镇、双林、菱湖、南浔、新市所出。

 
这里写到的“七里丝”,只是指分别有七个“村里”制作的蚕丝,有着很高品位的质量。中国古代的“里”是指乡村的基层单位,相当于现在的村级,而不是网上所传“七里”为特指的一个村庄。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新市是当年浙北著名“七里丝”优质蚕丝的重要代表。 在《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的诏令奏议中有一篇蚕务条陈》文章,说出了什么叫“七里丝”的概念:

由上海运往美国者,名“七里丝”,即细丝,俱由南浔、新市、菱湖、湖州、双林、乌镇而来。大蚕丝即粗丝,产自该数处之外一带。产细丝之处,在浙省之北,其地不大,所种桑树稠密。

新市一直是蚕丝经营的浙北市场活跃之地,无论从品位到数量,都成为江南蚕丝行业翘楚。2007年,新市发现一块清代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所立的“奉宪禁碑”,这是朝廷对当地兴盛的丝绸行业市场经营规范的法令颁布,行文涉及一府四县五镇(乌程县南浔镇、归安县菱湖、双林两镇、长邑四安镇、德邑新市镇)的蚕丝交易市场规范,现收藏于新市蚕文化馆内。“奉宪”是指奉行法令、国家宪法。《史记·三王世家》:“百官奉宪,各遵其职,而国统备矣。”所以,“奉宪禁碑”的法律影响大,制裁力强。当年这里鼎盛的丝绸交易,蚕丝届出、客商云集,由于市场疏于管理,经营丝业的牙行与民间刁民,形成了种种恶习,造成丝业市场一片混乱。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加于详细规范,树立“奉宪禁碑”以严明惩戒禁令。
 
新市丝业之所以如此繁盛,名驰遐迩,这里并不是单纯的加工绒毯精湛所致,而是有它的天然优势秘密存在。关于这个天然秘密,在明朝《仙潭志》卷一(山川)栏中记载了“蔡家漾”便是缫丝的优质水,所缫的蚕丝,既亮又重:
 
蔡家漾,在西成桥内,转而西南。蚕时取其水,以缫所得丝,视他水缫者独重,盖水性然也。故缫时取水于此。

 
从新市丝厂的地理位置看,正是傍位于“蔡家漾”的北侧,跨河而建,以便缫丝生产用水之利。“蔡家漾”的水质资源如此优势,一是得益于它的河流循环往复,北接跃龙潭,南通运河官塘,西连漾溪河。二是这里的水位比较深,水流湍急。三是这里当年附近几乎没有居民生活,水质从无被生活用水污染过,保持大自然原始状态,水质矿物质丰富。对于“蔡家漾”的水质有助于缫丝生产品质的提升,这一发现有可能远在宋元时期,这需要在长期缫丝生产中,人们偶然在对比中智慧发现的特色结果,这一结果在明代方志上记载明确,证实了这一智慧发现成果,早已具备了它的成熟性。


新市丝厂的厂址选定,也不是新市丝厂这一代人的智慧,应该是新市前人先贤的智慧累积而成。新市缫丝历史应该远追唐宋,可惜方志记载语焉不详,但近代缫丝历史,还是有迹可寻的。笔者根据2013年编的《新市镇新志》上记载,对新市缫丝近代历史稍作整理如下:
 
1、民国前,本地农户自缫土丝,镇区有丝行六家。
2、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新市公利丝厂”建于“蔡家漾”北侧,蚕农将鲜茧售给丝厂,“公利丝厂”开始生产出口丝,俗称“洋丝”。
3、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嵇慕陶在“公利丝厂”创办机械缫丝,设坐缫车126部,日产生丝150市斤,年产200担。
4、民国廿八年(公元1939年2月21日)日本人进驻“公利丝厂”,达两年。
5、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战胜利后,公利丝厂恢复正常生产。因茧贱,蚕户自缫土丝增加,镇区丝行达13家。
6、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公利丝厂”收鲜茧4600担,“公利丝厂”扩大业务为蚕户代缫,故蚕户自缫土丝仅19担。
7、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新市为沪商供货的经纪丝业势头猛增,丝业牙行增至31家。
8、解放后,1952年镇区成立“土丝市场”,实施蚕丝品统一收购。同时规定鲜茧出售,不准自缫,传统土缫法废止。
9、1966年,“国营新市丝厂”正式在“公利丝厂”原址建立,当年产丝29吨。
10、上一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国营新市丝厂”创“梅花牌Z24”白厂丝远销欧美各国,后将部分立缫机械生产改为自动缫生产,产量大增。八十年代后期,白厂丝产量高达130吨左右,职工人数最高达六百多人。
11、2000年,“新市国营丝厂”转制解体而歇业。
12、2002年,“新市国营丝厂”正式破产倒闭,企业注销。

 
综上所述,建于“蔡家漾”北侧的新市丝厂,当年一直是新市一家大企业,承担着新市居民就业、创税、创利等诸多社会贡献的重任,它的辉煌一直影响整整一代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们谈及新市丝厂的创业历史,感慨不已,它的事业之所以如此兴盛,正应了一句“天造地设”的话,“天造”是指新市前人先贤的代代智慧积累下来,让新市能始终保持优秀的传统缫丝经验。“地设”是新市本地拥有非常好的水资源,特别是“蔡家漾”的存在,为新市能榜列“七里丝”,身拥千家万户赞评的荣耀,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资源背景。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