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生活】唱断天下柔肠,终不及家书情长——品读《从文家书》

 秋水长天居士t2 2021-01-20

昨夜,偶读从文先生的家书,至此,我读到过两个人的家书,另一个人就是朱湘。说是“家书”,实际是“情书”,那些窃窃私语的情话,在这夜半无语时读起,又是另一翻味道。人生之美好大概也莫过于此了。

沈先生再给张兆和的信中这样写道:“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样的文字,真的让人艳慕,几个人能写得出?人与人的遇见,从相识、相知,进而决定相守,都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

大概只有心中有热爱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美好灵动的文字。沈先生的文字有的就是灵动的美好,轻盈的美好。即便是生活里的无聊,也在先生的文字里活色生香,却又是安静的,触及灵魂,打动心灵的美感。文字的魅力在沈先生的文字里一览无余。

前段时间,读丰子恺先生的文字,人间情味,跃然纸上,沁入心脾。正如俞平伯评价先生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平淡如水,却意味深长。而给我最多震撼确实刘亮程的散文,那种荒凉中的沧桑,那种寒冷中的悲悯,有的温馨,有的刺骨。

文字总是有所向往的,而向往的东西总是至真至纯至善的,哪怕写的是不满,也是因为心中装着有一种完满。就像沈先生的文字,是写到一种境界的,一颗诚心,一支妙笔,用最干净的文字,塑造最纯美的世界,在充满焦虑甚至是苦难的世界中,是我们心灵中的一方净土。

正如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所言,读书为人提供了一处避难所。让我们在面对真实的世界的同时保留一份理想。美好的文字之所以不朽,就在于它内涵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承载着的热爱,在苦难中记录美好,这是需要热爱的,正如罗兰罗曼所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得知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着生活。

其实,文字所在,也是一个“家”。多少似水柔情,终究还是安放在一个“家”中,这就是归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