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频、尿急、尿痛?可能是尿路感染惹的祸

 上海嘉华科普 2021-01-20
不少人都曾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不适感,这可能是由于尿路感染所致。

而由于不了解或是不重视,常常有人久拖不治,深受其扰。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不同年龄、男女两性均可发病,尤其是育龄期和绝经后女性、老年男性以及抵抗力低下者。现在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尿路感染。

什么是尿路感染呢?


泌尿系统包括尿道、膀胱、输尿管、肾盂,这些部位的感染统称泌尿系统感染或尿路感染。多种病原体可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最常见的是细菌,少数为真菌、支原体、衣原体或病毒等。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发生和年龄、性别密切相关。女性的尿道较男性短且直,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特别是性生活频繁的女性。男性则常常由尿路畸形、结石、损伤或医疗操作引起。

为什么会发生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尿路病原体和人体防御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尿路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细菌的毒力、感染量超过人体的防御机制而造成的,这些因素在最终决定细菌在尿路增殖水平及对尿路损伤的程度上也起到一定作用。

正常人的尿道外口皮肤和黏膜会有一些细菌停留,如乳酸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小棒杆菌等,称为正常菌群。在致病菌未达到一定数量及毒力时,正常菌群能对致病菌起到抑制平衡的作用。同时,正常人尿液的酸碱度和高滲透压、尿液中所含的尿素和有机酸都不利于致病细菌的繁殖,而膀胱的排尿活动又可以将细菌排出体外,所以正常人尿路对感染具有一定抵抗力。

  

正是由于人体机构和功能的这些特点,让致病菌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停留增殖,所以不会引起感染。但是如果各种因素让这些发生改变时,人体防御致病菌的功能被破坏,让它们趁虚而入,就会容易引发感染。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 1. 糖尿病、妊娠、贫血、营养不良、肿瘤、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存在免疫缺陷或长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抗病能力较弱的人群。
  • 2. 尿路结石、尿道肿瘤、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尿道梗阻的人群。尿液引流不畅会导致尿路防御能力降低,更易发生尿路感染。
  • 3. 留置导尿管、造瘘管、尿道扩张等操作的人群可能因此造成黏膜擦伤,容易引入致病菌诱发感染。
  • 4.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上尿道短,更容易招致致病菌的上行感染,特别是经期、更年期和性生活中。妊娠期女性输尿管口松弛扩张,尿液排出滞缓,也容易感染。

尿路感染有哪些症状?


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的常见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几分钟排尿一次,不分昼夜。排空后仍有尿不尽感。排尿时尿道常有烧灼感,甚至不敢排尿,有时还会出现尿中带血。
上尿路感染除了上述症状,还会出现腰痛,甚至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尿路感染该怎么治疗?


一旦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要注意疾病危险因素,如前面提到的糖尿病、尿路结石、肿瘤等。如果存在这些病因,要积极治疗,比如治疗泌尿系结石、控制血糖等。尿路感染需要根据尿路感染的部位、病情的严重程度、尿培养的结果等因素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