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碎言碎语:人之躯壳非己有,唯有灵魂才是自己的

 艾文华茶生活 2021-01-20

作者简介

艾文华,男,生于1990年06月06日,云南昭通人。系昭通作协会员。作品散见《星星》《诗刊》《边疆文学》《滇池》《华语诗刊》《岁月》等报刊。

人们都希望用未来的筹码换取今天的回报,工作如此,爱情如此,事事皆如此。老子将此称之为“欲”,其实,这些都是个人的身躯所累,个人的身躯亦为之“内耗”,这样的身躯不久将病矣,命绝也!人生来应实现自己的天命,而非完成他人安排的使命。(艾文华 录)

好标题就是一句好诗。这好比他人认识自己一样,关键点还是第一眼——头和面孔。诗歌标题,好比就是人的头和面孔。

中国字,其义深厚,任何字词都无好坏之分,而在于它的位置置放是否恰当。成功的写作者,便是把字词放放置于恰到好处的位置。

这好比爱情一样,把自身的位置放在恰当的位置上,方能感受到爱之幸福。这好比,不识水性的飞鸟放在水底,不淹死才怪。所以呢,写作这事儿急不得,得慢慢摸索。(艾文华 录)

习惯身体交流的始终是用身体交流,习惯心灵交流的始终是用心灵交流,人之品行,也就从这里开始分界线了。其实身体交流调节一下肉体的阴阳平衡也好,但心灵平衡才能真正达到自我平衡,这是人性最高的境界。(艾文华 录)

人之躯壳非己有,唯有灵魂才是自己的!(艾文华 录)

山风,是看不见的,有心之人自然能感受其中的超然境界。(艾文华 录)

“唯有以美而生之人,能以美而死。”又说,人之相,从心生——似对非对。而心善者,大美者,即使外貌弱几分,从始至终皆为是美人。(艾文华 录)

何谓爱情,一曰爱,一曰情。爱,是博爱,是大爱;情,为己者悦。此两者,是爱情之根。(艾文华 录)

人,生之如水,既清既浊,既有既无,既高既低,方能成大业也!(艾文华 录)

向世间万物传递一份爱的信息,我们亦将收获一份爱的回馈;向世间万物传递一份非爱的信息,我们亦将收获一份非爱的回馈!(艾文华 录)

听风,听雨,听花开亦听花落。世间万物,或生或死,都在这自律中来来去去!(艾文华 录)

这三种女人才值得爱!一是,每天留出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时间,自己泡茶,自己喝茶,会体验这种宁静而又缓慢的生活;二是,每天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品饮一杯红酒,其间什么事也不想也不做;三是,每天泡半小时的温水澡。懂得这类生活的女子,在生活上不会浮躁,且永远活在越来越年轻,漂亮又美丽的内在生活中……(艾文华 录)

茶道中的高山与流水,“想来和你一起喝茶,一起散步。”(艾文华 录)

若将中国四大文化(佛家文化,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姓氏文化)学至融会贯通,便知晓天下事事,亦能通今博古,亦知身后事!(艾文华 录)

这一辈子,不远不近的路走过很多,又苦又涩的茶喝过很多!年近中年了,回头看看,还是无路处可走,无味处有味!(艾文华 录)

人生之书,生活阅历便是内容的全部,每日有所获有所感悟便是内容的精彩度。而生活得好,每日的欢声与笑语,工作之活力,生活之情趣,便是书之价值。因此,这对于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来说,即使搁笔不写,这样的好书照例存在。(艾文华 录)

每一本书都是一部无声的黑白电影,我能做的,也就是拿着剧本自导自演!(艾文华 录)

世间万千物象,茶可托情寄慨。一则修身,养性;二则言市井之气。茶也,既雅既俗,依其处境,方可断其或雅或俗。人也,唯恐一朝染得身疾,便不可复返焉?然,疾随身朝夕相伴,至死不能弃之!纵赏雅,如人体画,亦会在众人中,落得个一身疾!人之身,累也,人心之,疲也,皆是世态所致!唉,入世之人,不如小儿胎死腹中,落个干净!既入世,尚有去处?唯是问道。《荀子》曰: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道?曰虚一而静。(艾文华 录)

人生走向应是:状态—拥有—存在。活着,应先有快乐的姿态,接着促使我们拥有这种快乐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也就存在或正接近我们!(艾文华 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