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社旗县赊店镇(2)·赊店古镇的古码头与七十二条街

 河蚌旅行 2021-01-20

山陕会馆,中国古建筑的最后繁荣

我是在一个雨天来到山陕会馆的,空濛的雨水调低了建筑的明度,使之呈现出厚重、苍凉的感觉。会馆里中寂静无人,巨大的庭院泛起单调的脚步声,如同来自数百年前的回响。清代是中国古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此时官式建筑结构已程式化,而民间的创造则方兴未艾。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如琉璃瓦、瓷雕贴面、铁艺铸造、合成颜料的普及,都为建筑提供了必要支持。

山陕会馆铁旗杆。

会馆大门前的“三龙戏珠”浮雕照壁,高10米,宽13米,单檐硬山顶,是用1000多块彩釉陶瓷大方砖砌成的,透花雕龙、图案精巧、热闹浮夸,为民间建筑所罕见。门前左右两侧立有两根铁旗杆,高15米,重5万余斤,青石须弥座,座上的铁狮字造型生动,旗杆穿狮而过。旗杆上有大、中、小三个云斗,每个云斗上有四个风铎,云斗间行龙缠绕,顶部原各站一只展翅欲飞的凤鸟,抗战时期,东边的一只鸟被日本飞机炸掉了。

悬鉴楼题匾及木雕。

悬鑑楼是前院的核心建筑,是一座倒座戏楼。从前人们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方式,看戏就是主要消遣,一个镇子总要有座戏台,就像后来的电影院。“鉴”字的异体写法,悬鉴就是以戏剧故事为鉴,教化民众的意思。悬鑑两字是从明末山西书法家傅山的真迹中拓下来的,后又花重金请叶县举人许靖补缺写了“楼”字,凑成一匾。如今此匾为道光年间原物,历经二百年风霜后,显得低调而奢华。

悬鉴楼戏台木雕。

上世纪五十年代,赊店制药社出过一种治大脖子病的药,叫做“悬鉴楼”牌瘿药,曾经一度十分畅销。药品包装是以悬鉴楼为背景的简笔画,药和产地都借此地标声名远播,透出赊店人的经商智慧。

曾经的悬鉴楼商标。

悬鉴楼下就是会馆的中心——万人庭院,是大家听戏集会的场所,据说可坐一万人。院内全部用一尺见方的青石铺地,地上留有柱洞可以临时搭棚。庭院两侧廊房是VIP观众席,内设包间雅座,供富户和女眷看戏。石牌坊位于于大殿前的月台上,分左中右三座。中间一座为三间四柱式,两侧为一间两柱,牌楼的须弥座、柱头、中坊、配坊上都雕满了图案和戏剧故事,即使在落寞的雨中,都显得分外热闹。牌坊背面有两个奇怪的人脸兽身长翅膀的动物,如今已没有人知道这俩是什么了。

石牌坊上奇怪的动物。

石牌坊正下面有一块两米见方的石雕丹陛,俗称“九龙口”,是镇馆之宝。古人在咫尺见方之地用多层透雕的方式刻了九条龙,龙身以云纹遮盖,只露出九个头,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文革期间,县文化馆长用锯末将九龙口覆盖,上面抹上白灰,写了一个巨大的“忠”,使其得以保全。

九龙口石雕丹陛,周围还能看出白灰痕迹。

大拜殿是纪念关老爷的主体建筑,由大殿和拜殿组成,长40米,宽22米,高23米。大拜殿用料凿实,体量巨大,殿中以木雕装饰为主,采用了浅浮雕、深浮雕、透雕、线雕等多种技法,上施彩绘,有些图案的作业面竟多达七层。大拜殿的修建历时二十五年,耗费白银87788两,可谓是银子堆出来的。

大拜殿的多层木雕雀替。

最后一进院子中的春秋楼已经消失,清咸丰七年(1857年),捻军经过赊店镇,当地豪绅躲入春秋楼内抵抗。捻军一怒之下将其焚烧,因墙厚柱粗,普通柴火无法烧着。捻军用棉被浇上桐油,据说大火烧了七天七夜,九十里外的南阳府都看到了烟火,一代巨厦在火中化为灰烬。

山陕会馆中的万人庭院。
 

瓷器街,曾经的名窑瓷器集散地

从山陕会馆出来,正对面是瓷器街,路边立着社旗瓷器街古建筑群的文保石碑。街道长三百多米,宽约十米,两侧店铺有廊檐相连,正适合雨天行走。赊店镇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的地方,“南通襄汉,北达汴洛”,这里夏季多雨,因而街面有了南方常见的廊棚设计。在过去,长途运送瓷器主要靠水路,赊店镇便利的交通使它成为南北方瓷器转运销售的集散地。瓷器街形成于康熙初年,鼎盛时期汇聚了北方的定窑、钧窑、耀州窑、磁州窑和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六大窑系的产品。

雨中的瓷器街。

北方瓷器经陆路运输到此路途很近,南方由水路直达,瓷器生意曾是赊店的支柱产业,瓷器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居于七十二街之首。2006年附近修建文化广场时挖出一个大坑,里面散落着200多万片碎瓷,大都是转运期间摔碎的残品,清点时顺手就扔在了这里。瓷片主要以民用生活瓷器为主,涵盖碗、盘、盆、杯等二十余种器型,包括青花、东青釉、蓝釉、白釉、孔雀蓝釉,以及玲珑瓷、哥瓷等十几个种类。很多器物底部有青花篆书、楷书的“大清乾隆年制”、“大清嘉庆年制”等纪年款,年代早至清初,晚至民国。另外在赵河码头附近也有多个瓷器坑,都是摔得更碎的,估计是下船卸货时候摔的。

瓷器街上的镖局遗迹。

瓷器街上还集中保留着票号、镖局、厘金局等商号遗存,这些都是伴生的服务业。广盛镖局诞生于金融业不发达的早期,走镖路线遍及山西、陕西、湖北、江苏、安徽、北京、天津等地;蔚盛长票号号称“汇通天下”,可在北京、天津、张家口、济南、南京、广州、常德等30余地汇兑;厘金总局负责商业税收,统管周边南阳、桐柏、唐河、泌阳、方城五县的厘金征收事宜,收取的厘金占当时河南省税收的三分之一。

赊店镇厘金局。

清末以后,随着码头的衰落,赊店镇逐步退出了全国贸易网,瓷器街上的店铺开始转向打铁、酿酒、糕点、烙烧饼、做豆腐等地方性产业,再不复往昔风采。如今两侧的廊檐下虽然挂起了红灯笼,但仍然难掩萧条的现状,除了赊店老酒、大昇玉茶庄、张家馍铺几家稍有特色外,大街基本保留着县城商业的原生态。

阅尽兴衰的赊店码头

赊店码头是我在社旗县寻找的最后一处遗迹,是赊店镇兴盛的基础,也是衰落的根源。赊店镇历史上有四个主要的码头,旧码头形成于明代中叶,赵河在赊店这里拐了一个n型的大弯,中间是一座沙洲。因当时潘河尚未通航,往来船只都要在沙洲上卸货转运,于是赵河南岸有了第一个码头。南码头旁形成了一条主街,开有旅店十余家,称为“十家店”。到了清代初年,随着商业的繁荣,窄小的南码头不再能满足客商的需求,大型货船转而在赵河北岸停靠,古镇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赵河北码头,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码头。

河蚌绘·赊店镇发展历程。

赊店镇早期的商号,全都面向河湾,形成了一条马蹄形大街,称为河心街。货船在此停靠后,货物可以直接运进店铺,因而这段河道得名后河。河岸由青石砌成台阶,每隔不远还筑有卸货台,极盛的时候,往来货船货船排队入港,绵延十里不绝。当地俗语称:“白天千帆过,夜晚万盏灯”,这是赊店最风光的时代。

赵河北码头遗迹。

随着经济的发展,赊店镇面积逐步扩大,清代中期以后,镇区面积扩大到潘河西岸,这时期潘河水量充沛,沿河溯流而上可以到达方城县。于是人们在赊店东北开设了潘河码头,主要运输竹木、桐油、山货、土产等大宗货物,形成了南北双码头格局。在潘河码头附近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名为木厂街,主要满足镇上的建筑木材需求,木厂街两侧形成东兴隆街和山货街。

瓷器街上的年代建筑。

清末咸丰年间,赊店镇遭受捻军洗劫,商业损失惨重。于是商民共同出资建起了赊店城墙,后河被包进了城墙里面,进出城门十分不便。于是码头移至城外唐河与潘河的交汇处,称为河口码头,这是赊店第四座码头,也是最后一座。往来船只在此卸货后需要靠马车或骆驼运至城中,有次镇中兴起了多家脚行和车行,不过这已经是最后的辉煌了。 

张家馍铺,一间老房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随着京汉铁路通车,交通枢纽开始转移,铁路运输取代了水运,赊店商业开始暗淡。抗战期间,赊店屡遭飞机轰炸,为便于在空袭中逃生,人们只得将城墙拆毁。解放后唐河与潘河曾短暂恢复过水运,鉴于清代以来商业重镇的背景和当地遗存的基础工业,1965年,南阳市将南阳、方城、泌阳、唐河四县的各一部划属建县,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理提议,取赊店镇谐音定名社旗县,寓意社会主义旗帜,县政府位于赊店镇。不过设县以来,社旗也一直没能重兴,后来还多年列入国家级贫困县,这使得县城的基建迟缓,大量古建民居反得以保留。

瓷器街上的人们。

一座城市的兴衰决定于多种因素,如交通、资源、文化、地形、军事等等,城市结构越复杂,生命力越顽强。单一结构的城镇最不稳定,往往一条铁路、一个车站、一个产业的转型就能导致衰落。如今的社旗县古朴安静,山陕会馆华丽低调,唐河码头芳草萋萋,县城大地保留着原生态的样子,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日子或许不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