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脑核弹”——世界可视化思维锦标赛

 奋武扬威 2021-01-20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所有点子都是通过画图得来的。语言只不过是我用来向别人解释我的想法的工具。

达·芬奇在他的著作《哈默手稿》中约15000页的笔记与绘画全是混合艺术与科学所组成可视化思维视图。这本著作包含了他一生研究的物理工程学,机械动力学,生物工程学,人体解剖学,天文学和建筑学等一系列自然科学。

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很早就开始运用可视化图示做笔记,牛顿一生涉及广泛,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哲学无一不精,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在他的手稿中,有着大量的研究实验和数据,牛顿通常都将自己的研究用可视化思维的方式记录下来。 

......

从推开21世纪的大门的那一刻那开始,人类就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高速知识爆炸时代。在信息化的大浪潮之下,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加的重要。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必要的工具。于是,可视化思维这种将思维外显的工具也被随之被发展起来。 

可视化思维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技术把本来抽象的思维包括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都呈现出来,使其过程清晰可见,结果得以外显得一种思维能力。可视化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简单说就是“一图胜万字”。

目前全球可视化思维相关的科研主要来自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并且诞生了很多提升学习和思维过程的 “实用性工具”。例如:美国大卫·海勒(David Hyerle)博士,开发出的思维导图(Thinking map);英国大脑专家托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Mind Map);英国剑桥大学的爱德华·德·波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六项思考帽”;心理学家约瑟夫·D·诺瓦克在康奈尔大学提出来概念图(Concept Map)技术。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的鱼骨图等等。

(图为Concept Map)

(图为托尼·伯赞的思维导图)

在传统思维产生和交流过程中,思维的过程是不可见的。然而,思维的发展并不只是答案的积累,而是来自于思维的方法和过程。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可视化的思维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传递的效能。

(图为大卫·海勒的八种思维导图图示)

(图为石川馨的因果图)

可视化思维被誉为“大脑核弹”,可以激发你70多种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你和全世界7000多种语言文化跨越障碍同步沟通。

人类最早运用可视化思维可以追溯到4.5万年以前,为文字的诞生建立了基础。哈佛大学在1967年发起了可视化思维的研究,至今全球2000多所知名大学都开展了可视化思维的研究和运用。世界500强企业都在使用可视化思维,作为日常沟通,报告、总结的重要工作方式。

福尔摩斯利用记忆宫殿和演绎法将案情还原,将一系列破碎的细节,进行现场的模拟还原,再运用场景的推理技术侦破出案件的本质,就是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可视化思维场景。

拿破仑这位天才的军事家,更是运用可视化思维,将“纵队战法”演练得出神入化,带领法国军队驰骋在整个欧洲战场,屡次以弱胜强却保持40多场战争胜利的传奇。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他的著作《未来之路》中过说“可视化思维将是下一个舞台中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比尔·盖茨说:可视化思维能够将众多的知识和想法连接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中,运用可视化思维,将晦涩难懂的生物进化理论用形象和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类第一次真正对自己的来源有了彻底的了解。

爱迪生一生拥有超过2000项发明,1000多项专利,在爱迪生的发明历史里,可视化思维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爱迪生的发明中很多都有体现,爱迪生最早发明留声机时就是通过在制作出视图,最后才制造出了机器。

通用电气的传奇经理人杰克韦尔奇,利用可视化思维原则,在一张纸上画出了著名的通用电气核心业务圈,从而开启了大刀阔斧的通用电气改革,将通用电气一手打造为为同时代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而世界大脑组织更是将可视化思维作为赛事的主题,并且创办了世界可视化思维锦标赛(World Visual Thinking Championships)希望可以将思维以更加有趣和生动的形式去展现。赛事的参与人数众多,每年均会有来自全球不同地域和名族选手参与。在世界可视化思维锦标赛赛事的推动下,涌现出很多经典思维和创意,因而也被各界广泛誉为思维界的“文艺复兴”。

(图为世界可视化思维锦标赛Logo “Sea of Think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