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小青龙汤及临床运用

 遵义经方研究院 2021-01-20

跟大师学经方

跟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部析小青龙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小青龙汤。

1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芍药三两(9g);细辛 三两(9g);干姜三两(9g);甘草炙,三两(9g);桂枝去皮,三两(9g);五味子半升(12g);半夏洗,半升(12g)。

2
【功用】

宣肺散寒,化饮降逆。

【用法】

上八味,以水 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掉。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编者注:后20字感是叔和按语混入正史,当删)。

3
【适应证】

肺寒证(寒饮郁肺证):咳嗽,气喘,痰稀色白,或呈 泡沫状,或胸闷,或胸满,舌淡苔薄白,脉浮或兼紧。

4
【扩大治疗范围】

运用小青龙汤,若是辨治肺寒证或表里兼证,最好用小青龙汤原方用量比例;若辨治以表证或溢饮证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麻黄、桂枝、细辛用量:若辨治以肺气上逆为主,可依病变酌情调整半夏用量;若辨治以肺气不敛为主,可酌情调整五味子用量:若辨治夹气虚者,可依病变酌情调整五味子、甘草用量;若辨治夹阴伤者,可依病变酌情调整五味子、芍药用量;若辨治相兼杂病,合方运用则是最佳选择。

5
【配伍原则与方法】

寒饮郁肺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寒气袭肺肺失宣降而浊气上逆:肺气不能通调水道。所以,治疗寒饮郁肺证,其用方配伍原则与方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钲机选用宣肺散寒药 肺主气,其气主清净宣发于上,肃降于下。若寒邪侵袭于肺,肺气不得肃降而上逆,则症见咳嗽,气喘,其治当宜肺散寒,以使寒邪从上而出。如方中麻黄、桂枝、细辛、干姜

2.合理配伍降肺气药 肺的生理特性是既宣发于上,又肃降于下,肺气宣降有序,始可职司气机升降以行呼吸。寒邪袭肺,肺气不得肃降而上逆。又肺主通调水道,肺气不降而水气停留,寒气乘机与水气相搏而为饮邪,饮邪又加剧肺气不得肃降于下。因此,治疗寒邪袭肺,只有将宜肺与降肺有机地结合,才能使肺气既宣又降。在合理配伍降肺药时,最好选用具有燥湿化饮作用,以此而用才能达到降肺化饮之目的。如方中半夏

3.妥善配伍敛肺药 寒邪袭肺,其治必当温散,温散虽可散寒化饮,但用之稍有不当,其温则易损伤肺津,耗散肺气。因此,在治疗寒饮郁肺证,除了用温散药外,最好还要配伍收敛肺气药,收敛肺气有利于肺气肃降于内,以免温散药伤津伤气。如方中五味子

4.适当选用寒性药 寒邪袭肺,其治固然当选用温热药,可在用温散药时,稍有不当则会引起温热药与寒饮之邪发生格拒,即温热药不能直达病所,反而引起其他变化,对此一定要适当配伍寒性药,以使寒性药能引温热药人阴而起到散寒化饮,温宣降气作用。如小青龙汤中芍药

5.随证加减用药 若口渴者,去半夏避辛燥,加瓜蒌根,以生津止渴;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者,因麻黄有解表治里化饮之功,若表证大减,里证特甚,故当去之,若表证著而未减,则不必去之,以具体病情而定:荛花可利小便以实大便,故对小便不利之利下证尤为妥当;若噎者,去麻黄走表之行散,加附子以通达阳气;若小便不利,小腹满,去麻黄者,当以具体病情而定,因麻黄本可利小便,本言去者,以示通利小便为要,故加茯苓以速利在下之水气;若喘者,麻黄本可治喘,若肺气不伤则不当去,若肺气有伤则当去之,加杏仁者.取其性缓而润,降逆平嚙而不伤肺,故此用杏仁可代麻黄不足。临床用小青龙汤,可因症而加减用之。若肺气虚弱者,加蛤蚧、人参,以补益肺气;若有内热者,加葶苈子、苏子,以降肺平喘;等等。

6
【临床应用】

1.药用个性麻黄宣肺散寒,宜发营卫,并能化饮。桂枝通经解表,温肺散寒化饮。半夏温肺化饮降逆,并燥湿健脾以断饮生之源。干姜温肺散寒化饮。细辛温阳散寒化饮,既助麻黄、桂枝解表发汗,又助半夏、干姜温化肺中寒饮。五味子收敛肺气,兼防化饮伤津。芍药益阴,既补益营气,又能利饮利水,更能制麻黄、半夏、干姜散邪化饮不伤阴律。甘草益气,既补脾胃荣汗源,又培土生金和肺气,更能调和诸药。

2.药用共性 根据小青龙汤方中药用主治的个性, 共性及特殊性,再根据方中用药相互作用的协调统一性与个体差异性,从而决定认识,研究与应用小青龙汤治法不仅可主治肺寒证,还可主治溢饮寒证,并对下列所举病种而具有小青龙汤主治病理特点者,以法用之,则可取得明显治疗效果。

(1)太阳伤寒证与寒饮郁肺证相兼:发热.恶风寒,无汗,头痛,咳嗽,气喘,或口渴,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噎,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溢饮寒证:身体重四肢肿,无汗,恶风寒,口不渴,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本方可以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嘴,小儿支气管肺炎,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百日咳.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水肿,急性肾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病症而见上述证机者,均可以本方加减治疗。

7
【原文应用】

1.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2.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第十二23)

4.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第十二35)

5.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第二十二7)

【医案助读】

李某,男,46岁。遵义市人,有多年慢性支气管哮喘病史,之后又发于肺气肿,一直在遵义医学院治疗,反复发作反复治疗,可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表现。现症状表现:反复咳嗽,气喘较甚,痰多稀薄色白,活运后而加重气喘,时常感到疲劳,轻微水肿,胸闷,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腻,脉浮滑。辨为寒证,给予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g,白芍10g,细辛10g,干姜10g,炙甘草10g,桂枝10g,五味子12g,半夏12g,款冬花30g,百部15g,杏仁12g,生附子5g,生黄芪30g,陈皮30g。水煎服7剂,1日1剂。二诊:气喘,痰多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21余剂。三诊:诸证基本得以控制,又以前方治疗21剂。诸证消除,未有不适。随访半年,未有再犯。

辩证思路:根据反复咳嗽,气喘较甚,痰多稀薄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辨为寒饮,再根据活运后而加重气喘,时常感到疲劳,心悸,气短辨为寒证夹虚,又因轻微水肿辨为饮溢于外,以此选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加款冬花润肺止咳,下气平喘,百部降气平喘止咳,杏仁止咳平喘(取麻黄汤之意),生附子温阳燥湿,生黄芪益肺补虚,陈皮理气化痰,方药相互为用,以建其功。

勤求仲景.博识经方
遵义经方研究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