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疮(湿疹)的中医治疗

 茂林之家 2021-01-20

湿疹

为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具有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等特点,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可泛发全身,又可局限于某些部位。本病一般分为以下三型:

急性湿疹:皮损呈多形性,如潮红、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起病急,自觉灼热,剧烈瘙痒。皮损常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远端、阴囊等处多见。可泛发全身。可发展成亚急性或慢性湿疮,时轻时重,反复不愈。

亚急性湿疹: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剧烈瘙痒。

慢性湿疹:多限局于某一部位,境界清楚,有明显的肥厚浸润,表面粗糙,或呈苔癣样变,颜色褐红或褐色,常伴有丘疱疹、痂皮、抓痕。倾向湿润变化,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有阵发性瘙痒。

本病属中医“湿疮”范围,多为风、湿、热客于肌肤所为,当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解肌止痒为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湿疮(湿疹)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中医辩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风热蕴肤型:主要表现为湿疹,湿疹以红斑、丘疹为主,可见鳞屑、结痂,渗出不明显,发病迅速,自觉瘙痒剧烈。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当以疏风清热,化湿止痒为治,方用消风散加减,药取荆芥、防风、苦参、蝉蜕、胡麻仁、牛蒡子、地黄、牡丹皮、赤芍、丹参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水煎取汁洗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中药内服外用相同)。中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每次5克,每日3次口服;银翘解毒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消风散,每次10克,每日3次冲饮。

2、湿热浸淫型:主要表现为湿疹,湿疹以潮红、肿胀、糜烂、渗出为主,可见丘疹、丘疱疹、水疱;自觉灼热、瘙痒。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当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为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取龙胆草、炙甘草、木通各5克,柴胡、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生地黄、蝉蜕、蛇蜕各10克,白癣皮、土茯苓各30克。中成药可选用龙胆泻肝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苦胆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湿毒清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3、脾虚湿蕴型:主要表现为湿疹,湿疹以淡红色红斑、丘疹、丘疱疹、少量渗液为主,可见皮肤肥厚;自觉瘙痒,可伴有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胖,苔腻,脉濡或滑。

当以健脾利湿,祛风止痒为治,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药取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滑石、防风、栀子各10克,甘草5克。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每次5克,每日3次冲饮;补中益气口服液,或黄芪精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4、血虚风燥型:主要表现为湿疹,湿疹以肥厚、鳞屑、苔藓样变为主,可见色素沉着,自觉阵发性瘙痒。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当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治,方用四物消风饮加减,药取生地、当归、赤芍、荆芥、薄荷、蝉蜕、柴胡、川芎、黄芩各10克,甘草5克。中成药可选用乌蛇止痒丸,每次10克,每日3次口服;四物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鸡血藤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外治方:

1、硫黄软膏: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外搽创面,每日1~2次,连续1周。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除湿止痒软膏也可选用。

2、冰硼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外撒患处,或用米醋调匀外涂患处,每日1~2次,连续1周。可解毒止痒。

3、苦参酊:苦参、上等白酒或75%酒精适量。将苦参择净,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5~7 天即成。使用时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棉签蘸本品外搽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取苦参醋液适量倒入浴盆中足浴,每晚1次。可清热利湿,消肿散结。

4、三黄洗剂:黄连、黄芩、黄柏各10克。将诸药择净,放入药罐中,加入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洗浴患处,待温度适可时足浴,每日2~3次,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