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黑龙江波涛 2021-01-20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过了中水大厦直走便是中京畿道了,图片摄于2021年1月。

千百年来,随着国都变迁,京畿也随之不断变化,自明代迁都北京以来,便在西单牌楼以西设立了京畿道御史衙署,并非掌管京畿道,而是而是纠劾京畿之地官员的监察机构。

这些监察御史虽官位不高,但在朝可掌两京科试等,在外可代天子巡狩,出师则可监军纪功,权力不可谓不大。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前、中、后、新、西京畿道。

清代,京畿道胡同里曾设五军统领衙门,掌一方平安,后改为礼部会同馆(西馆),接待各国使臣,促国际交流。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中的京畿道北侧有“XXXX衙门”的字样,疑为五军统领衙门和礼部会同馆所在地。

北京的中京畿道胡同 真的有管理京畿之地河北的衙署吗?

民国年间,胡同南侧有座“国立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即后来的“北平艺专”,它是中国第一家国立美术学院,也是中央美院的前身之一,齐白石、徐悲鸿、傅心畲、林风眠等诸多画坛名家曾在此任教,北平艺专也曾培养出诸如苏昌泰、刘开渠、王青芳、魏昌甫等,成为了中国画坛后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1927年,北平艺专合影,中间为当时的校长林风眠。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说是第一座国立美术学院,但学校却几度关门停办,校名也是几度更改,更有甚者,两年多时间没有任命校长,无人负责,全靠师生自己打理。

北平沦陷之后,学校一部分师生南下后与杭州艺专合并,而另一部分则是留在北平,成为了后续中央美院前身之一,不过其校址却是离开了西单京畿道。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1938年,教育部令杭州艺专与北平艺专合并的训令(现藏于浙江省档案馆)。

百年前的西单京畿道 曾有中国第一座国立美术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原北平艺专所在的地方被划进了民族文化宫

1965年北京整顿地名,前京畿道上岗(部分)被并入了中京畿道,形成东到小磨盘胡同,西到太平桥大街的格局。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京畿道,图源《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

这条胡同在清中期曾住过清中期有“九省疆臣、三朝阁老、一代文宗”的阮元,虽然仅仅停留一年多就离开了,但却在此颇有一番奇遇。

上冈阮元的蝶梦园 飞出太常仙蝶

清人朱一新在《京师坊巷志稿》中便提到了“上冈”,还说到胡同里曾有一处“蝶梦园”,是个闹市寻幽的世外桃源之所。

之所以叫“蝶梦园”,其中的“蝶”说的便是在清代文人圈中久负盛名的“太常仙蝶”。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张世保 《太常仙蝶图》

说起太常仙蝶,在清代有颇多奇闻典故

所谓太常仙蝶,顾名思义,自然来自太常寺。太常寺在古代是负责礼乐的机构,康熙年间,纳兰明珠的次子揆叙作为礼部侍郎,曾在太常寺公署的垂花门上看到了“蛱蝶子三枚”。

在他看来,这蝴蝶大体上“与常蝶无别焉”,其质地为黄色而带有黑色的纹理,唯有“须之末有如珠者二”这一点,比较特别罢了。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清 马元驭画花卉册《蜂蝶虞美人》。

乾隆时期,礼部侍郎金甡曾将其恭称为“太常仙蝶”,并作《为少宗伯介受兹福前辈题太常仙蝶图》:“太常有仙蝶,寓形过百年……含灵解人语,扇举供擎看……文采乃不艳,甘让罗浮先。岂知真凤子,混迹禽虫间。”

不过到这时候,太常仙蝶的故事不过是在一部分文人之间流传的一则奇趣逸闻罢了,真正让这仙蝶声名大噪的,还要提到乾隆皇帝

据传,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的冬天,有只蝴蝶突然飞入太常寺,当乐工拿着笤帚追赶它时,这蝴蝶却“顷刻化黄蝶数百,飞绕庭宇”。

这则奇闻很快便传到了紫禁城里,乾隆帝命礼部将这蝴蝶进呈御览,乾隆帝见后“忽睹肖翅仙质,乃大悦”,当即赐名“吉祥仙蝶”,还专门为此赋诗一首。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乾隆御笔的《太常仙蝶诗》

蠕动蛰之时,来宾果是奇,

异夫群物体,睹此一仙姿。

虽说“吉祥仙蝶”这个名字在笔者眼中确实俗了点,但仙蝶之名却的确因此在京城名声大噪,纪晓岚、龚自珍等人都曾为其赋诗作歌,颇具传奇意味。

嘉庆十六年(1811),被后世誉为九省疆臣、三朝阁老、一代文宗的阮元移居上冈,他在《蝶梦园记》中提到,就在他搬进上冈的这一年秋天,园中曾出现一只“太常仙蝶”。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阮元像

神奇的是,后来有人在瓜尔佳氏园中又见到此蝶,并将其诱入小匣中带回阮元处,可打开匣子,却是空无一物

这或许就是“仙蝶”吧,超凡自在,不受拘束

第二年春天,这“仙蝶”居然又出现在园中,阮元请来画师画它,画师说:“苟近我,我当图之。”这仙蝶竟主动落在画师袖上,待其仔细审视描绘,方才“从容鼓翅而去”。

仙蝶之“仙”,如此通灵识性,无情而若有情之间。

而阮元手中正好有珍藏的前代书画家董其昌所书扇面一联“名园蝶梦,散绮看花”,于是便以此将小园命名为“蝶梦园”。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明 曹有光孙杕画册《奇石花蝶》。

据载,阮元迁居蝶梦园后,在此撰写了《南北书派论》,将魏碑推崇到了与书法界二王同等的地位,在书法界的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后世康有为赞其为“伐木开道,作之先声”。

不过,阮元仅仅在此暂居一年多,便在次年九月离京赴任了,在蝶梦园的日子,便正如大梦一场,令其回味悠长。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阮元的《蝶梦园记》

为此,阮元不仅写下了《蝶梦园记》,还曾让杨补帆补绘了一幅《蝶梦园图》,以董其昌之诗题卷首,这还不够,他自己还专门赋诗一首《题〈蝶梦园图〉用董思翁韵》:

城西花事小园多,几度看花几度歌。

花为我开留我住,人随春去奈春何?

思翁梦好遗书扇,仙蝶图成染袖罗。

他日谁家还种竹,坐舆可许子猷过。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五代后蜀 滕昌祐《蝶戏长春图》卷。

据阮元自述,上冈此地“有通沟自北而南,至冈折而东,冈临沟上,门多古槐,屋后小园不足十亩,而亭馆花木之盛,在城中为佳境矣。松柏桑榆槐柳棠梨桃杏枣柰丁香茶蘼藤萝之属,交柯接荫,玲峰石井,嵚嵜其间。有一轩、一亭、一台,花晨月夕,不知门外有缁尘也。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通沟”本是元代旧称,也称金水河;明代河道上游断流,成为排水沟,俗称河槽、沟沿,后改名为大明濠

直到民国初年,由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在1921-1930年近10年间,利用拆除皇城的城砖,将大明濠改建为地下暗沟,并在其上兴建马路,即南、北沟沿大街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最新北平大地图(解放版)》中的南沟沿和上岗的位置

上岗如今已经并入中京畿道,在其原址北侧,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名为下岗胡同,曾在地形上与上岗相对。

而仅看地名,很多人都会将这里误以为是下岗工人聚居之地,哪会想到这里曾有冈丘又有水流?又怎会想到与下岗胡同相对的上冈之中,竟曾藏着一处世外桃源

京畿道小区 对着民族文化宫 挨着西单小学

据《北京市西城区地名志》载:“1985年至1992年,为建设京畿道小区,中京畿道西段以北进行了拆迁。”

而就在京畿道小区对面,就是民族文化宫的后门,能看到民族文化宫主楼的飞檐宝顶,胡同南侧墙壁上还张贴着各民族游戏的海报,粗略看来,颇有意趣。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胡同南墙便是民族文化宫的后墙,摄于2021年1月。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胡同东口不远南侧有一条民族化宫夹道,其北口便是民族文化宫后门,门口的标牌已经有些年岁了。图片摄于2021年1月。

民族文化宫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其中主楼建筑3.2万平方米,主楼13层,高67米,东西翼楼环抱两侧,中央展览大厅向北伸展,飞檐宝顶冠以孔雀蓝琉璃瓦,楼体洁白,塔身高耸。

整个建筑造型别致、富丽、宏伟、壮观,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在复兴门内大街上看民族文化宫正面,图源水印。

民族文化宫的建设出自1950年毛主席的一个提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年都有很多少数民族同胞来京参观访问,要给少数民族建一个宫,不但可以作为各民族大团结的象征,还可以作为少数民族同胞的活动中心。

后因抗美援朝,此项计划一直到1957年8月才被国务院批准通过,列入日程。1958年10月开工,1959年9月竣工。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在复兴门内大街上看民族文化宫正面,图源水印。

值得一提的是,对照地图可以看出,如今民族文化宫的位置,便包括过去的北平艺专

而就在京畿道小区以东,隔着一条无名胡同与之相对的是西单小学。这座小学门口也挂着“百年学校”的标牌,但并非一直都坐落于此。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中京畿道胡同北侧的西单小学。图片摄于2021年1月。

据传,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34 年的私立洁民小学,1953 年由教育局接管后,又于1958 年与西单头条小学、白庙小学合并为大木仓小学,并于2002 年8 月更名为西单小学。至今已有86年的历史。

有意思的是,1958-2002年几十年间,学校一直名为大木仓小学,而在这里上学的学生们说起来,都爱说是大枪小学,也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大木仓胡同就在中京畿道胡同北侧,胡同里曾有郑亲王府,如今只留下部分建筑,其中一部分由教育部使用。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大木仓胡同里郑王府的临街门。图片摄于2021年1月。

民族文化宫后边这条中京畿道胡同 为何让一代文宗阮元魂牵梦萦?

大木仓胡同郑王府西侧便是二龙路中学和北师大实验,二龙路中学如今已经被划归北师大实验教育集团,两座学校之间架起了一座天桥。天桥右侧公交站牌为“教育部”。图片摄于2021年1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