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胡观点:教育随笔——我手写我心(中)

 老胡聊科研 2021-01-20

三、教育随笔是什么?    

教育随笔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随笔就是对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琐事”所思所想的真情实感的记录。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每天都会有数不清的事件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都会影响或触动我们的情感与思绪。所以,因事因情因景因人因物因地……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教育随笔的源源不断的丰富资源,教育随笔成为了我们实际生活工作和情感的桥梁与纽带。著名学者李镇西曾这样评价教育随笔:“对于普通教师,甚至应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教育感情可以诗意地抒发,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想象可以激情地评说。”

就教育随笔本身而言,其主要的特点有:

1.篇幅短小,一事一得。

教育随笔一般都是生活与工作“随心所欲”的产物,因此其篇幅一般都不会太长,多则千余字,少则百余字。教育随笔就像我们写教育日志一样,思之所至,一挥而就,把生活或工作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及时记录。

教育随笔可以有头有尾、有头无尾、掐头去尾。重点描写一个事件,把一件事情写清楚、讲明白,文章结尾简单点题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只求一事一得。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我班郭海洋小朋友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不专心,下课打架,一想到他我的头都感到大。今天我带他们去厕所,佳惠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哭了起来。这时我看到郭海洋走了过去,把她扶了起来,还细心的帮她擦掉眼泪,拍掉身上的土,用手领着她一起去厕所。回到活动室之后,首先我表扬了郭海洋对佳惠小朋友的关心,让大家向他学习帮助关心别的小朋友,同时告诉他在别的方面也要做一个让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谈话之后,郭海洋有了很大的改变,活动积极,也能较好的团结小朋友,在小朋友的心目中渐渐的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这需要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去挖掘和开采,并加以调式,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放出自己的光采,成为有用之才。

2.形式多样,直抒胸臆。

教育随笔的写作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拘一格。既可以正面讴歌生活或工作中的正能量事情,也可以揭露生活或工作中的假丑恶现象;既可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对学校发展出谋划策;既可以采取记叙的方式表达,也可以使用评论的形式阐述;既可以长篇大论,也可以短小精悍;既可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也可以激情澎湃点评“江山”……因此,教育随笔不用受到写作的“框框条条”约束,兴之所至,随笔结成。

真正的爱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当孩子体会到我们的爱时,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们,即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他们依然会爱我们。因为,这时他们已经知道,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远比物质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实的爱。
     我们在工作中,给予孩子无限的爱,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才能让家长心存感激,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有对别人付出爱,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不要把爱的方式当作爱。而给他们真实的需要,真正的爱!

3.一念之间,稍纵即逝。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或工作中,各种思想的思想“火花”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迸发”而出,给我们带来的是惊奇、思考、震撼、激动、兴奋、苦闷、烦恼……一念之间,我们的灵感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喷薄欲出”。而这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如果不能及时记录下来,“再回首”时就可能“望断天涯路”,再也难以寻觅到最初的“踪迹”。

老师我想你了

开学的第一天,吃过早饭早早来到幼儿园,打扫好卫生站在门口开始接待孩子入园。第一个入园的是最调皮的郭广吉小朋友,远远看到我,脸上顿时露出了天真的微笑,跑到我的跟前大声地说:“老师我想你了。”说完就扑到我的怀里,陆续到园的孩子也围绕在我的身旁唧唧喳喳的告诉我,自己也想老师了。听了孩子们的话,我的鼻子有些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想到自己何尝不是天天想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呢?
     以前自己经常想,干幼儿教师工资少,待遇低,工作累,天天还要为幼儿园的孩子提心吊胆,有时家长不理解老师,还会来园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还是转行算了。可是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使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管能拿多少钱,最起码我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想到这些自己的心情开朗起来,同时也坚定了我干好幼教事业这一光辉事业的决心。(本文略有删改)

4.取材广泛,信手拈来。

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每天都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现场,每天都和学生“打成一片”,每天都接触到新鲜的事物,每天都听到看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从大的方面来看,教育政策、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可以成为我们教育随笔的素材。从小的方面而言,每天发生的一件小事、一个瞬间、一句温暖的话、一个爱抚的动作、一点内心的感动、一节课堂教学的困惑等生活或工作中“原生态”的教育现象,也可以成为我们教育随笔的素材。

不言而喻,教育随笔要写什么、怎么写、写多少字,完全是 “我的地盘我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教育随笔的写作素材,“自己想写,有东西可写,有真情实感”。

            多鼓励少批评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孩子们之间肯定会有很多矛盾,因为每个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而小班的孩子的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独立性较差,但自私心理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小事动手,对他们进行友爱教育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

对于活动不认真或接受能力差的幼儿,我们教师的态度是批评多,鼓励少,不能让孩子感受到一种被关爱的情感。这样,孩子们积极性会降低,以后也就更赶不上其他孩子了。不管孩子表现怎样,他们都是纯真的,不懂得受约束。所以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更多的爱和关注,让孩子对教师有一种爱,这样才可以和孩子相处的更好。

5.生动形象,可读性强。

从语言表达上来说,教育随笔尽量简洁、明了,多使用短句子或短语,让人读起来不费劲、不吃力,朗朗上口。从内容上来说,一事一得,简短明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形象性,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声临其境的感受。教育随笔多体现一个“随”字,可以写得轻松自如,简洁流畅。

当妈妈

可可小朋友特别爱哭,每天早上入园,都要哭,哭的声音特别大,不理她,她能哭一个多小时。
      据了解,小可可入园时是班里最小的,老师对她特别照顾,每天来幼儿园老师都会抱她一会,久而久之,她养成了早晨让老师抱的习惯。来我们班后,由于其他孩子是新来的,所以我顾及不到抱她了,可是不抱她就哭,一哭就没完没了,怎么办?正巧我上课《布娃娃》,每个小朋友都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布娃娃,小可可也带了。上课时,我发现她很会抱布娃娃,特别是哄娃娃睡觉的样子很可爱。离园时,我把她的娃娃留下了。

第二天早晨我没有抱她,她照旧哭。我说:“可可,从今天起,你就当妈妈了,你的娃娃等着你去抱她呢。”说着把布娃娃拿给她。她不哭了,看着娃娃。我又顺势诱导说:“你的娃娃一个晚上没有看到你,可想你了,快亲亲她。”这一招还真灵。以后的每个早晨,我都会把娃娃给她抱着,一段时间过去了,她不抱娃娃也不哭了。
      对特别的孩子,要有特别的教育。我想,这就是“因人施教”吧。

(作者胡远明  郑州市教科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