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颠覆害虫的50种非常方法】(一)让其感染流行病菌——白僵菌

 深海之星ccpsl0 2021-01-21

广州绿农夫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植保技术推广;以虫治虫、生物农药研发应用推广

球孢白僵菌

理化性质

白僵菌是一种真菌微生物杀虫剂。菌落为白色粉状物,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状物,是由昆虫病原真菌半知菌丛梗孢目丛梗孢科白僵属( Beauveria)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剂。常用的有两个种:球孢白僵菌(B. bassiana),球形孢子占50%,卵孢白僵菌(B. tenella),卵形孢子占98%,均属好氧性菌。在培养基上能存活1~2年,低温干燥环境下存活5年,在虫体上存活6个月,在阳光直射下很快失活。菌体遇到较高的温度自然死亡而失效。其杀虫有效物质是白僵菌的活孢子。

毒性用50亿/g活孢子制剂大白鼠腹腔注射和灌胃LD0分别为(0.6±0.1)gkg、10.0g/kg,而用纯孢子腹腔注射大白鼠LDo为(128±12)mg/kg,为低毒类微生物农药对人畜无致病作用,属弱的变态反应源,无“三致”问题。该制剂对人畜无毒,对果树安全,但对蚕有害。

感染白僵菌的僵蚕(也是一味中药)

作用特点

孢子接触害虫后,在适宜的温度(15~28℃)条件下萌发,低于15℃

或高于28℃菌丝生长缓慢。白僵菌侵染昆虫的机理包括酶的作用和机械作用。白僵菌通过田间撒粉或喷雾,大量分生孢子除通过气门或口进入虫体内外,主要是与虫体表面接触,在一定温湿度下孢子吸水膨胀长出芽管,芽管在其顶端形成能够分泌黏液的附着胞,附着在表皮上,同时分泌表皮分解酶溶解与附着胞连接的表皮以便于芽管侵入,芽管的附着胞伸出侵入菌丝,钻进表皮,然后形成平板状菌丝,以机械压力侵入其内侧的表皮层,最后到达真皮。

白僵菌侵入虫体时,多数孢子萌发后形成1~2个发芽管,并同时分泌几丁质酶和蛋白质毒素。侵入虫体内的芽管在血淋巴中和由血淋巴传送到达的组织内繁殖,形成菌丝。菌丝生长吸收虫体养分,并不断产生草酸钙,或消耗脂肪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使细胞萎缩,破坏害虫各组织。菌丝在体内不断产生芽生孢子,芽生孢子再形成菌丝体,如此不断繁殖菌丝充满于虫体内并侵入肌肉,损坏虫体运动机能。

芽生孢子和菌丝体弥漫于血淋巴中不但妨碍了昆虫血淋巴的循环,而且菌丝的代谢产物如草酸钙类在血淋巴中大量积累,使血淋巴变浑浊,改变血淋巴的理化性状,害虫的新陈代谢机能因此紊乱而死亡。最后菌丝强烈吸收虫体水分使虫体变得僵硬形成僵病。当外界湿度适宜,虫体内菌丝沿着气门和环节间膜处伸出体外,生成气生菌丝,然后其顶端再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孢子再侵入其他害虫。害虫感病后约4~5d后死亡。死亡的虫体白色僵硬,体表长满菌丝及白色粉状孢子。孢子可借风、昆虫等继续扩散,侵染其他害虫,造成害虫的流行病一般7~10d可形成一个侵染周期,在中温高湿条件下发挥作用更佳。

制剂类型列举

制剂每克含50亿~70亿活孢子粉剂,每克含80亿活孢子可湿性粉剂,每克含50亿活孢子颗粒剂。

防治对象

使用技术球孢白僵菌的寄生范围极广,主要寄生昆虫有鳞翅目、鞘翅目、膜翅日、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等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革翅目、蚤目、蟾螂日、蜚蠊目和纺足目等。此外,球孢白僵菌还可以侵染蛛形纲及多足纲等节肢动物中的蜱螨目寄主6科27属130种。

生产上多用于防治松毛虫、松叶蜂、松尺蠖、松梢螟、松小蠹、天牛、女贞尺蛾、玉米螟、大豆食心虫、高粱条螟、棉红蜘蛛、桃小食心虫、地老虎、金龟甲、蝼蛄、甘薯象鼻虫、马铃薯甲虫、茶叶毒蛾、松针毒蛾、稻苞虫、稻叶蝉、稻飞虱等害虫。

应用列举

(1)防治森林害虫,目前在生产防治上,主要采取地面或飞机喷洒白僵菌制剂的方式进行施药。也可在雨季从林间采集森林叶部害虫活幼虫集中撒上白僵菌原菌粉,或配成含量为5亿孢子/mL的菌液,采活虫在菌液中沾一下再放回树上任其自由爬行。这些带菌虫死后,长出很多分生孢子,即形成许多白僵菌流行点,逐步促成林间害虫白僵病流行。

(2)菌粉用水溶液稀释配成菌液,每毫升菌液含孢子1亿以上,用菌液在蔬菜上喷雾。

(3)菌粉与生物农药杀虫剂粉剂均匀混合,每克混合粉含活孢子1亿以上,在蔬菜上喷粉。

(4)将病死的僵尸虫收集研磨,配成每毫升含活孢子1亿以上的孢子液(每100个虫尸加工后,对水80~100kg),即可在蔬菜上喷雾。

(5)防治松毛虫,用孢子(150~180)万亿个,可直接对水喷雾。也可将菌粉与防治松毛虫的化学杀虫剂的粉剂混合,使含孢1亿/g,用混合粉22.5~30kg/hm2,也可采集发病死亡虫尸,放到松林中,扩大染病面积。(延缓化学农药抗药性)

(6)防治玉米螟,可向喇叭口撒颗粒剂(按1:10与煤渣混合),每株约2g,或灌菌液。

注意事项

(1)注意施药的环境条件。白僵菌在24~28℃、相对湿度90%以上时才能使害虫致病,温度在30℃以上孢子萌发率低,菌丝易老化;15℃以下孢子萌发率也低,菌丝生长缓慢。高湿有利于孢子吸水萌发;低湿孢子难吸水使萌发率低甚至不萌发。因此施用白僵菌防治虫害时气温应在15~30℃,相对湿度应在80%~100%。最佳施用时间是高温、高湿、雨后、多阴天气,可大大提高杀虫效果般应在阴天、雨后或早晚湿度大时施用。

(2)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选择适宜的虫龄使用。尽管白僵菌的寄主范围较大,但是不同的寄主对白僵菌的敏感程度不同,例如对淡翅黎丽金龟寄生效果较差,因此应针对目标害虫进行防治,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用白僵菌防治害虫多数应在害虫孵化盛期用药。而对松毛虫最好选择幼虫3龄初期施用,因为1~2龄个体小,接触孢子的概率小,而4龄以后抗菌性增强。此外,各龄发育后期面临蜕皮,更是放菌应该避开的时期。

(3)注意施药方法。白僵菌可以喷粉也可以喷雾。但在喷雾前先将菌粉用清水浸泡2h并不断搅拌,搅拌后澄清,取上层清液根据所需使用浓度对水,再根据田间虫口密度增加或减少用菌量。

(4)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为提高防治效果在菌液中可加入少量洗衣粉。在害虫发生严重的田间,特别是虫龄已较大时,为治虫保叶可将白僵菌和杀虫剂混合使用,可发挥化学农药杀虫速度快和生物农药药效保持时间长的作用。如将白僵菌与25%对硫磷和48%毒死蝉(乐斯本)等低剂量的农药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注意不能和杀菌剂混用。

(5)菌剂应在阴凉干燥处储存,以免受潮失效。菌液配成后需要在2h内用完,否则孢子过早萌发失去侵染力。

(6)白僵菌对蚕染病力强,使用时应十分注意,切忌在蚕桑区使用。白僵菌对人畜无毒,但人体接触过多,有时会产生过敏性反应,出现低烧、皮肤刺痒等,施用时注意皮肤的防护。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