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 异法方宜论》之酸辣土豆丝

 为什么73 2021-01-21
原创素医 炼鼎中医 昨天
读了《素问 异法方宜论》后,一直在想此篇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后来连续做了好几天酸辣土豆丝,才弄明白此中玄妙。

说起酸辣土豆丝,主要原料是盐、土豆、油、酸性食材、辣性食材。

从原料上来讲,盐有海盐、湖盐之分。
土豆有南北产地之异,有手工、刀切之别,所产生的口感就有各种区别。
油有猪油、菜油之分。
酸性食材有醋、酸菜等等,醋又有四大名醋之不同。
辣性食材宜有几十种之别。

以上就是中药学所研究的内容。

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就会发现酸辣土豆丝至少有十多种做法,而不同的人做法也不相同,这个就叫做“异法方宜”。后世发展成为如何治病之法,也就是治法。

如:

有人先放辣性食材,再放油,接着放盐,然后下土豆丝,最后放酸性食材。
有人先放油,接着放盐,然后下辣性食材,土豆丝,最后下酸性食材。
有人先放油,接着下土豆丝,然后下辣性食材,盐,最后放酸性食材。

这些都对么?都对。因为我都试过,最基本的目的是能够填饱肚子,口感什么的都是副作用,这也算是“杂合而治”了吧。

也就是说,治法是要为诊断服务,这也是早期的君臣佐使模型。

对于食物而言,追求之基本目的是填饱肚子。对于治病而言,是要研究如何把病治好,终究还是殊途同归。

比如太阳病中风证,方用桂枝汤。桂枝汤方中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药组成。按照此方五味之结构,桂枝可以替换成辣椒,芍药可以用醋来代替,大枣可以用芝麻油来替代,炙甘草换成面条,生姜不变。

辣椒有很多种,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不太辣的,也可以选择很辣的朝天椒以达到出汗或止汗的目的。
醋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山西醋与阆中醋作用就是不同,现代还有花椒醋等可参考。
芝麻油润肠健脾肾,不过有黑白等之分。
面条容易消化,缓解“药性”。

可见治病与致病,在五味原理上是相通的,在功用上就千差万别。这也是为什么仲景为什么会在几十种辛味与酸味药食材中选择桂枝与白芍,而非乌梅之类。

从这个角度来讲,药食同源,关键就在于诊断如何与治法配合起来,这个就是此篇一直在探讨的问题,这就像酸辣土豆丝有各种炒法,不同的酸辣土豆丝,总有人喜欢,总有不喜欢。其关键在于人自身能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做酸辣土豆丝的,知道自己如何炒酸辣土豆丝,就知道如何根据病情去调整酸辣土豆丝制作过程之中的先后顺序,从而调配出合理的口感出来,在中医里叫做配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