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破例为她举行葬礼,撒贝宁致悼词,寒门才女的人生定格在24岁

 我是皓春夏秋冬 2021-01-21

不知道《卖米》这篇文章有多少人看过?2004年的时候,权威的文学杂志《当代》发表了张培祥的一篇纪实性长文《卖米》,署名“飞花”。读者们纷纷为这篇文章而潸然泪下,《读者》,《新华文摘》等杂志纷纷转载。一度引起了轰动。

本以为“多收了三五斗”这样的故事,只存在于课本上的五六十年代。但实际上,这却是出生于1979年的北大女生张培祥的人生。她是贫困少女张培祥,也是北大BBS上著名的“飞花”。

她从小就天资聪颖,一直都是年级前几名。在她的家中,至今还有一大堆曾经的荣誉证书。她是湖南株洲醴陵转步乡筱溪村人,父亲张元贤常年病重。而母亲又是小儿麻痹症患者,一只手根本使不上力,又做过了乳腺切除术。

家中务农为生,一家四口一年到头的嚼用就靠着地里的那些出息。生在这样贫困的家庭,张培祥几次差点辍学。全因成绩太好,家中的亲戚,学校的老师都可惜了她的头脑,总是给他帮助。

小学毕业考上城里的重点。家中节衣缩食一年,实在是无力负担她去城里读书偌大的花销,准备转回乡里读初二。醴陵四中教书的堂叔设法让他直接去四中读初三,省下花销。

读初三的时候张培祥也一直都是第一名,但毕业后她就准备去读技校快点毕业了。但四中的校长罗定中坚决反对,一定要让他读高中,就在四中读!但是进入高二之后,父亲再次病重。贵人肯帮他转学,肯提供一定的帮助,但不能给包了她一切的花销啊。

张培祥自己很清楚,再继续读书的话,会将自己体弱多病的家庭给活生生拖死的。于是她不告而别,直接去了外地打工。罗定中校长焦急不已,四处奔走打听人。用了整整四个月,将张培祥给带回了学校,并承诺减免所有的费用!

张培祥也不负众望,1997年,她成功成为了株洲地区的文科状元,以株洲第一名,全省第五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北大法学院。父母与亲朋好友拼拼凑凑了1000元路费,送张培祥前往了北大读书。

但自这1000元以后,张培祥再也没有问过家里要一分钱。到北大的第一天,她就开始了自己白天打工,晚上学习的道路。天才就是天才,即使是这样,学业她也未落下。综合成绩一直排名前十,且多次获得奖学金。甚至保重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

同时她还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与翻译的生涯,著有《大话红楼》以及其他的翻译作品近百万字,而那一片《卖米》也获得了北大首届校园文学大赛一等奖。并经常到北京电视台,帮助他们搞策划,写剧本。

2003年的湖南卫视的《新青年》专栏,她就帮助策划了前三期,并亲自帮忙做嘉宾主持。而节目播出后,在全国乃至全省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正如她的笔名“飞花”一般,她是最好最珍贵的那一朵花,但花期也是最短暂的。

2003年的那一场“非典”袭击了中国大地,张培祥在这时发现自己经常浑身乏力,总是发烧,还头晕气喘。但特殊时期,学生都不被允许出校,医院也满了。一直等到5月30日,她才在同学的帮助下住进了北京市第三医院。

经诊断,张培祥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绝症。弟弟就要高考了,她不敢将病情告知家里。每次打电话都只说自己是贫血,对同学也是一样的说法。说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笑。

但终究还是被身边的人问到了,张培祥在医院期间。全校师生,北京电视台,和请张培祥翻译过书籍文章的有关部门都纷纷表示。不惜斥巨资,也要留下张培祥的生命。

医院也进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终究。张培祥的病情还时越来越重。2003年6月上旬,她自知时日无多。在病床上写了一封告别信,放在了网上。告慰那些曾经关心和支持过她的网友。

发完这封信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张培祥这一朵珍贵的“飞花”,就真正的随风飞走了。9月2日,北京大学破例在八宝山的菊厅为张培祥举行追悼会,法学院的书记,生前他的老师,包括知名主持人撒贝宁都分别上台做悼词。

而现在的醴陵市,她曾经的家乡,父亲给她建了一个“怀念亭”,张培祥的正在微笑的看着家乡。张培祥的弟弟,也是《卖米》一文中的“毅宝”也踏上了姐姐曾经走过的路,走上了文学路。张培祥在底下,会十分欣慰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