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门才女,24岁病逝后,葬于八宝山,撒贝宁致悼词,凭什么?

 厚德丶载福 2022-12-28 发布于浙江

众所周知,八宝山公墓,是中国规格非常高的红色公墓。

一般安葬的都是烈士、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等。

而在2003年9月,一位24岁的女孩,因病去世后,却打破惯例,安葬在了这里。

在八宝山菊厅为她举办的追悼会上,到场的大部分都是北大的师生。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为她致悼词,北大博士生导师曲三强撰写碑文,北大校长更是哽咽不已。

她是谁?做出了什么突出的贡献?为什么会有如此高规格的葬礼?

文章图片1

她就是张培祥,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2004年,感动全国的纪实文学《卖米》,就是由她创作的,被读者们评为“可入选语文教材”的佳作,同时,也是她的亲身经历。

一、苦难的童年

张培祥出生于湖南醴陵县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常年吃药,仍然咳嗽不止,母亲患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左手还瘫痪。

5岁那年,又添了一个弟弟,使这个贫困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

文章图片2

家里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卖靠天收成的稻米,换钱买药,买盐等物品。

张培祥从小懂事得让人心疼。

小小年纪的她,看见父亲咳嗽得喘不过气,就会赶紧上前,用稚嫩的小手,给父亲捶背。

她还是母亲的得力助手,帮母亲做饭、喂鸡等,还会到田地里锄草、插秧等。

14岁那年,为了凑钱给父亲买药,她和母亲一人挑着两担米到集市上去卖。

为减轻母亲的负重,她特意挑了80多斤的那担。

文章图片3

当天刚蒙蒙亮,还在熟睡中的张培祥,就被母亲叫醒。

走了5里多坑洼不平的土路,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才赶到集市。

但在母亲“好米就要好价钱”的坚持下,母女俩顶着烈日,被晒得脸通红,眼巴巴等了一天,仍然没卖到期望的价钱。

母女俩只得原封不动地把沉重的米挑回家,等待次日再早起赶另外一个集市。

而这样的事,并不是特例,只是张培祥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小事。

二、两次辍学遇贵人

从小被苦难的生活磨砺,亲眼看到父母艰辛的付出,也过上不好日子。

文章图片4

张培祥从入学时起,就知道,只有靠读书,才能改变自己和这个家庭的命运。

她天资聪明,又勤奋刻苦,课堂上,全神贯注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如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水滴。

因为她知道,放学后,留给她读书学习的时间太少了。

她要干各种农活、家务活,地里家里像个陀螺一样,不停歇地忙活,才能帮助一家人,勉强填饱肚子。

而在这样逆境中锻炼出来的专注力、非凡的记忆力,为她今后高 效率地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她的小学老师说:“新课本发下来没几天,她就全部会背了。”

生活很苦,张培祥在书的海洋中找到了甜。

文章图片5

她经常到姑父的单位去借书,经常上午借,下午就还,那可是几十万字的书籍。

姑父以为她不专心,责备她:你走马观花地翻翻,借了有什么用?

张培祥低着头,委屈地说:“我已经看完了。”

几十万字的书,不到一天时间,怎么可能看完了呢?

姑父拿起书考她,没想到,张培祥竟然把主要情节讲得清清楚楚。

同时,她还对故事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姑父非常震惊,对张培祥刮目相看。

他万万没想到,年幼的她,没有享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享受过优 质的教育资源,竟有如此强的记忆力和非凡的阅读理解力。

文章图片6

可就在这时,这个贫困的家庭,连日常生活都勉强维持,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父亲只能无奈让她辍学。

懂事的张培祥知道家里的情况,她紧抿着嘴,含泪答应。

得知此消息,一直关心张培祥的姑父和姑姑,决定省吃俭用,也要供她读书,不能浪费了她的天赋和勤奋。

张培祥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她更加勤奋地学习,也更卖命地帮家里干活。

小学毕业后,12岁的张培祥以全样第1名的成绩考入当地重 点中学。

张培祥如饥似渴地学习,没有钱买书,她就经常到书店“蹭”书看,由于只看不买,时间久了,店主把她赶走,她就再换一家书店。

文章图片7

她的学习在全校是佼佼者,多次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竞赛,校长和老师都对她寄予厚望。

可就在她憧憬着考上大学,靠学习终于改变命运的时候,屋漏偏逢连阴雨,父亲做了胆结石手术,母亲患癌做了乳腺切除手术。

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

这一次,父亲没有开口,她主动选择再次辍学,离开她热爱的学校,与同村人远赴广东,打工挣钱养家。

张培祥生命中的又一个贵人出现了。

得知她离校,不明所以的校长罗定中,跑到她家中,看到她家里的情况,一切都明白了。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他不能让这样的好苗子埋没了。

那个看代,通讯不象现在这样发达,罗校长费尽周折,千方百计寻找张培祥。

文章图片8

在4个月后,他终于如愿以偿,电话打通后,他开门见山,只说一句话:“你回来上学,其他的事你不用管。”

这句话,犹如黑夜里的一束光,照亮了张培祥的人生。

要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学费问题,还有家里的日常开支,也需要解决。

重新进入学校的张培祥,更感机会不易,她全身心扑在学习上,拚了命一样,晚上宿舍熄了灯,她就到楼道里,路灯下去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培祥以当地文科第①名,在全省排名第❺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

文章图片9

消息传出,整个山村都沸腾了,一时间,各路媒体纷纷上门,而张培祥说:“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姑姑姑父和罗校长,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三、开挂的人生

带着家里卖粮和乡亲们资助的1000多元钱,张培祥进入了北大。

她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尽情施展才华,开启了她开挂一样的人生。

学校得知她家庭的情况,要给她捐助,被她婉言谢绝,她说:“我有能力养活自己。”

在学校,她靠勤工俭学,打了三份工,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还能给家里寄些。

同时,她也没有荒废学业,在强手如云的北大,成绩照样出类拔翠,年年拿奖学金,还获得了保研资格。

文章图片10

热爱文学的她,给自己取笔名“飞花”,来源于红楼梦《葬花呤》中“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她写的《大话红楼》风靡国内各个高校,还接连创作出《红楼十日谈》、《七种乐器》、《飞花读红集记》等小说散文,都很有内涵和哲理。

她还翻译了你像你的狗一样快乐吗》、《所向披靡——打造卓 越团队17条法则》等,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大二时,她就参加湖南卫视的栏目《新青年》,搞策划,写脚本,还担任嘉宾主持。

除此之外,她还创立了北大围棋社。

文章图片11

她把小时候的经历,写成纪实文学《卖米》,这篇只有5000多字的文章,以质朴的笔触,深深打动了千万读者,很多主流报刊纷纷转载。

而这些创作,也给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从她入学时带了1000多元后,再也没有从家里拿过一分钱,相反,还经常补贴家里。

她的弟弟回忆说:“姐姐上大学后,家里的经济条件就好了,父母的医药费,我的学费,家里的各种电器,都是姐姐买的。”

孝顺的她,还把父母、弟弟带到北京游玩。

照这样发展下去,以张培祥的能力和才华,日后,她肯定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四、厄运降临

可是,天妒英才

2003年,张培祥即将研究生毕业,开启更美好的前程,她的家庭在她的努力下,也越来越好。

不幸却突然降临了。

文章图片12

一向健康的张培祥突然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身上还有很多小红点。

这些反常现象,没有引起她足够的重视,她以为是过敏,只涂了些药膏。

直到5月份到校医处检查,才感觉情况不妙,之后被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病情十分凶险。

张培祥如雷轰顶,她还有太多未完成的心愿,弟弟还未成年,父母该怎么办?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把恐惧埋在心里,乐观坚强地面对病痛。

怕影响弟弟高考,她对家人说自己只是贫血,想等弟弟考试结束,再考虑骨髓移植的事。

文章图片13

老师同学来探望,她都笑脸相迎。

在积极治病的同时,她仍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不断地创作。

然而,病情发展得太快了,8月27日晚上9点,年仅24岁的张培祥永远离开了人世。

她的离开,令所有认识她的人悲痛,北大为失去这样一位品学兼优的好人才而痛惜。

由北大出面申请,她的葬礼在八宝山举办,那一天,全校师生来为她送行,其校友撒贝宁也在百忙中赶来,为她致悼词.......

文章图片14

白发人送黑发人,蕞伤心的莫过于她的父母。

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骨灰一半由父母坐飞机带回老家,她想用这样的方式,完成父母没有坐过飞机的心愿,一半葬在八宝山公墓。

在她离世后,家里仍能收到她的稿费,十几年后,母亲还穿着她买的保暖衣,弟弟也成长为一位小学校长,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九泉之下的张培祥,得知这一切,应该是宽慰的。

张培祥只是一个普通人,可她又是那样不普通。

她如流星划过天空,虽短暂但炫丽。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是她生命的真实写照。

她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态度,激励着许多人,面对困难,砥砺前行,活出自己的精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