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辽战争之遂城羊山之战

 金色年华554 2021-01-21

在公元1000年(宋真宋咸平三年)正月,辽军在瀛洲裴村围歼了高阳关守将康保裔部并俘虏了康保裔,虽然范廷诏在莫州设伏重创了辽军,稍微给宋军挽回了点面子,但总得来说,辽军的损失小于宋军。辽军失利后就北还,继续积蓄力量准备南侵。

公元1001年(宋真宋咸平三年)七月,宋朝探知辽军又有南向动向。遂以王显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率马步军10万向威虏军调动,摆出大阵等候辽军的到来。但这次宋军的情报不准确,数万大军在威虏军等了1个半月也不见辽军的到来,等到宋军间谍发来第2份情报,才知道辽军主力尚在炭山——炭山是辽国传统的夏捺钵,一时半会不会南下,签于威虏军是边防州,粮草供应压力比较大,宋真宗命令主力撤回镇、定,但前军骑兵并没有撤回,依然部署在威虏军。

十月八日,陕西战场传来不利消息,朝廷抽掉威虏军附近的五个前锋钤辖之一的张凝调往西线任邠、宁、环、庆诸州副都部署,张凝留下的位置由马步军都军头、领涿州刺史田敏接任。

十月九日,辽军南侵开始,辽国梁王耶律隆庆率前锋精锐骑兵3万经过涿州,直扑威虏军。宋军得知消息,前军所部向威虏军收缩,当时宋军最好的几个骑兵指挥官李继宣、魏能、杨嗣、杨延昭、田敏、秦翰都齐集威虏军。几个指挥官合议决定以魏能、田敏、秦翰、李继宣3万主力背城立阵,杨嗣、杨延昭所部6000骑兵先进驻威虏军西北的羊山,准备包抄辽军后路。张斌所部3000骑兵在羊山边的长城口先伏击辽军,将辽军吸引到威虏军的战场上来,为二杨计划中的包抄铺平道路。

由于连续的秋雨,使辽军吃足了苦头,由于辽军的弓弦是皮质的,被雨水浸泡后便湿缓不堪用了,辽军的骑射威力大大减弱了。十月十六日,上午,耶律隆庆率军过长城口时,预先埋伏的张斌部向猝不及防的辽军发起攻击,毫无防备的辽军又无法使用弓箭,于是被宋军顺利突破。张斌率军直接冲击辽军中军,由于遭到突然袭击,辽中军顿时陷入大乱,但毕竟辽军也是精锐,短暂的混乱过后很快就恢复了秩序,遏制住了张斌的攻势。张斌部毕竟兵少,一击得手,立马就开始突围,一路退向威虏军。

此时的威虏军城下有3万宋军主力,以魏能所部前阵骑兵为主,于城西列成大阵,秦翰和田敏所部分为左右两翼掩护魏能侧面。另以战斗力强悍的李继宣部为预备队,等待辽军的到来。中午时分,辽军推进到威虏军,与宋军对阵。面对宋军背城立阵,侧后无忧,而辽军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又无法使用,于是,耶律隆庆决定派铁林军重阵,铁林军是辽军中的重装骑兵,由铁林相关统率。宋军中军主将魏能也率领精锐部队对辽军的攻击箭头展开反冲击,在左右两翼的配合夹击下不但粉碎了辽军的正面冲击,保证了大阵正面的安全,并在反冲击过程中一举射杀辽统军铁林相公,并顺手带走了他的十五位下属。由于主将被杀,辽军军心浮动,在宋军的持续攻击下,辽军向西北的羊山败退。宋军两翼秦翰和田敏的6000骑兵转入追击,尚未出动的预备队李继宣部也同时移向威虏军城西北八里的赤虏屯住,并派出联络官跟随秦翰部前进,随时准备策应追击部队。

先前埋伏在羊山的杨嗣、杨延昭部本来是用来包抄辽军后路,由于辽军败退太快,不得不正面堵截辽军。二杨所部迎头杀出,对辽军展开正面拦截,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辽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二杨部顽强抵挡,但奈何辽军人多,二杨的正面狙击宣告失败,但也迟滞了辽军的速度,为追击部队的到来赢得了时间。正当辽军最终攻下羊山上的宋军阵地时,一路尾追辽军的秦翰部和田敏部追上了辽军后卫部队。李继宣得到情报后立即带领自己的部下直扑羊山,在秦翰部咬住辽军后一会儿,李继宣部也追上了辽军。

宋辽战争之遂城羊山之战

随着秦翰部、李继宣部的加入,辽军终于抵挡不住,向羊山上退去,李继宣死死咬住辽军,把辽军从羊山南麓转过山脊,追杀到北麓。战斗中,身先士卒的李继宣多次因为战马中箭而更换战马。最终在牟山谷,李继宣部追上辽败军主力并杀入,取得了巨大的战果后,剩余的辽军逃向了八里外的辽国边界。直至日暮时分,李继宣丰硕的战果回到前进基地赤虏。

十月十六日一天的战斗,宋辽双方首战长城口,次战威虏军,三战羊山,最终以宋军击退辽军、斩级二万、阵斩辽统军铁林相公以下将领十五员的辉煌胜利告终,如此丰硕的战果,在宋军对辽长达四十年的战争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战后,宋廷果断放弃前沿防御战略,命令镇、定主力不再出击威虏军,在唐河组织防御,同时命令前阵骑兵后撤,在莫州都部署桑赞下属的一万步兵的掩护下后撤至宁边军,进行战后休整。另外,宋军高层在采纳了知雄州何承矩的建议,使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在整个河北防线的最东段的乾宁军派出部队,搭乘水军的浅海巡逻船(刀鱼船),自界河入海,跨渤海在辽境的平州(今河北卢龙)登陆,发起进攻,以吸引辽军主力回救。在东线的淤口关、益津关,宋军均出兵对辽境展开了牵制性进攻。

在辽军前锋失败,辽圣宗不甘心此次南征失败,于是亲率辽军主力南下,避开威虏军,取道易州直扑满城。十月二十八日,辽圣宗到达满城,更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这时,老天帮了大宋的忙,连绵的秋雨,泥泞的道路成了辽军的噩梦,加上军心受挫,面对着已经成型的宋军防线,辽圣宗不得不下令撤军,辽军南侵告一段落。

遂城大捷是在没有主将统一指挥,是下面将领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根据战场的情况作出了合理的配合,实际上也是一次违令作战,跟满城之战一样,没有条条框框的制约,宋军战力并不差。特别是这次是由骑兵单独会战取得,说明宋军的骑兵非常善战,即使对上辽军的精锐铁甲骑兵也不落下风。当然,客观上讲,遂城之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军事上辽国对北宋保持压力的现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