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种乡愁,叫做孟巴煤矿的中国职工

 基业长青俱乐部 2021-01-21

新媒体管家

编者按(向上滑动预览)

孟加拉国巴拉普库利亚煤矿(简称“孟巴煤矿”)是中国煤炭“走出去”交钥匙工程第一单,是孟加拉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煤矿,实现了该国人民拥有煤矿的梦想,结束了该国部分地区每天十多次停电的历史。一位名叫库瓦尔的孟加拉工人说:“孟巴煤矿为千百万人送去了光明;中国人就像我们心中的真主一样,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荣誉。”

而荣耀的背后是一个个中国煤矿工作者的付出和牺牲,他们远离故土,踏上陌生的国度;他们将乡愁埋进心中,将汗水挥洒在孟巴;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让我们走进徐矿集团孟巴项目部(参与孟巴煤矿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听他们细细述说背后的故事。

孟巴项目部位于孟加拉国西北部的第纳吉普尔县境内,由于是陌生的国度,因此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心理距离上,人们都感觉到了她的遥远。当然,这对一出国门就以年为“度量单位”的孟巴煤矿职工而言,感受就更为深切了。

▲项目上的年夜饭

老朱的遗憾

孟巴项目部机电工区党支部书记朱建国今年53岁,他2005年就来到本项目,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孟巴”。他说,每个人对乡愁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自己更多的是刻骨铭心的痛。

那年老朱的父亲卧病在床,而他接到了去孟巴煤矿工作的通知。于是,在动完手术一周后,他就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了海外工程建设的征程。那时候,项目现场条件很艰苦,没有电视、电话,更没有网络,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老朱无法得到父亲的消息。他心急如焚,却没有一丁点儿办法。

直到5个月后,他才有了一次打国际长途电话的机会。妻子告诉他,父亲手术之后恢复得很好,还经常到邻居家里打打牌、散散步。听到这个好消息,老朱才如释重负。后来每隔几个月,老朱都会想办法打电话回家,但一直未能和父亲通话。妻子要么说父亲串门了,要么说父亲休息了。尽管老朱心中有所怀疑,但期盼父亲好转的愿望让他不敢往坏处想。

转眼间,一年半过去了,按照休假计划,老朱被项目部安排回国探亲!这一大喜迅令老朱兴奋得几夜睡不着觉。他想回家后要多陪父亲说说话聊聊天,以弥补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谁知,当他兴奋地打开家门,迎接他的竟是父亲的黑白遗像!老朱一下子明白了,他瘫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像个孩子一样放声大哭:“爸爸,儿子不孝,我来晚了!你们为什么瞒着我呀……”妻子在一旁陪着抹眼泪。

原来,老朱的父亲在动手术当年的10月份就病逝了,家人考虑老朱下井,怕影响安全,于是就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实际上,那段时间父亲去世的消息整个项目部除了老朱,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地知道了,大家心照不宣,相互接力,共同帮老朱的家人圆这个善意的谎言,时间长达一年之久。

郝班长的眼泪

与老朱一样,综采一区生产班长郝允永同样遇到了“有家回不去,有事干着急”的情况。

2015年4月份的一天晚上,与郝班长同住一个宿舍的职工半夜醒来,隐隐约约听到阳台上有哭泣的声音。他起床后才发现郝班长一个人趴在栏杆上泪流满面,一问才得知,原来郝班长的母亲去世了。虽然郝班长急切地渴望插上一双翅膀,尽快飞到母亲的身边,但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他最终也没能赶回去料理母亲的后事。

在孟加拉国,中方职工的护照放在该国移民局保管,职工回国探亲需要提前报计划,然后取护照,办理相关手续,一般情况下有急事回国根本办不了。郝班长就面临这样的困境。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偷偷地从床上爬起来,当着同事的面跪在地上向着家的方向一连磕了三个响头。

第二天一早,项目部领导专门到宿舍慰问他,工区领导前往探望。同时,暂不安排他到井下迎头工作,还经常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大约过了一周,郝班长的情绪才稍微好转,直到一个多月后他才渐渐地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

他们的故事还有很多

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与郝班长有类似经历的还有运输工区皮带检修班班长陈文庆,命运多舛的他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父亲和大女儿相继去世;2014年,母亲又病危住院,即使在抢救期间他也没能守在现场。虽然母亲后来转危为安,但是一提起这些,他总是忍不住揉眼睛。

而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巴煤矿的中国职工舍小家,顾大家,每个人都是一串故事,所有人的故事立起来就是一座令人景仰的丰碑,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也正是他们多年来的付出和奉献,让孟巴煤矿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将这个项目做成中孟两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新标杆。

你想知道孟巴煤矿的发展历史吗?

你想了解更多海外工程人背后的故事吗?

你想知道中国煤炭工程第一单

背后的艰辛历程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