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沂蒙抗战史]李桂芳:跑遍几十个村庄发动群众支前

 新华书店好书榜 2021-01-22



  口述人简介:

  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临沂市沂南县南岩路村,14岁担任村妇救会长。革命胜利后,李桂芳成了沂南县妇联第一任会长,1984年,从临沂地区民政局副局长职位退休。1992年3月,李桂芳被省妇联、省民政厅和省军区政治部评为“山东红嫂”,同时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口述:李桂芳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我的父亲和母亲主要给地主家做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还有四个兄妹,家里是没有能力养育这么多孩子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家人将我送到亲戚家养活。在我11岁这年,为了活下去,母亲让我到地主家看孩子。这期间,我白天看孩子,晚上还要守在孩子身边,只要地主家的孩子一哭我就得挨训。

  那一年应该是1938年,我们村来了革命的队伍“抗日工作委员会”,我出于好奇就背着孩子跟在队伍后边,他们待我非常热情,我便经常去玩。很快,地主得知这件事以后就在我面前抹黑“抗委会”,说他们白天是人形,晚上就会变成满口是血的怪物。我当时觉得特别好奇,“抗委会”的人待人热情,不可能啊!于是,我就连续几个晚上悄悄跟上去观察,发现并不是地主所说的那样。于是我又像以前一样频繁到“抗委会”大院和他们在一起。

  1939年,我正式参加了“抗委会”组织的夜校,在这里我第一次听到人人平等、人没有贫富贵贱之分这些启蒙思想,我也了解了共产党是专门为穷人说话的。这年秋天,“抗委会”在我们村成立了妇救会,由我担任妇救会长,当时我才14岁。

  有一次,上级安排了我一项任务,当时被服厂驻在距我们家10多里以外的夏庄村,我的任务就是以夏庄村为中心发动附近的妇女缝军装、纳鞋底、磨小麦、烙煎饼,拥军支前。这段时间我跑遍了夏庄附近几十个村庄,走街串户动员大家拥军支前,然后将支前的被服、粮食收集起来组织人统一送到部队。

  如果有部队经过这里,我就和村里妇女同志白天忙着为战士们张罗住宿的地方,协调提供干粮。晚上,趁战士们休息我们妇女同志便帮战士们拆洗衣服。当晚洗的衣服不可能当晚就能晾干,为此,我们专门生起火烤干衣服。第二天,当战士们看到自己的衣服被洗得干干净净时,特别感谢我们这些妇女同志。

  1941年,我被安排到了山东军区第二野战医院当看护员,也就在这时,我正式穿上了八路军军装成为一名战士。很快,我因为表现突出被选派到山东青年学校学习。不久,恰逢鬼子频繁“扫荡”,学校不能正常上课,我被分配到山东军区药材所工作。

  当时医院将拔麻村(现沂南县内)西南方向一间看瓜的屋子当做临时太平间,上级派我看守。当时鬼子在附近设有很多据点,而且频繁出来“扫荡”,晚上为了不让鬼子发现,我连灯都不敢点。最初,我守着牺牲的战友们遗体心里是害怕的,但是转念一想,这些都是烈士,是为了保卫国家、打鬼子牺牲的英雄,我应该好好守护他们的遗体。想到这些,我便不再害怕。

  看守战友们遗体期间,有天夜里雷电交加,天上的闪电亮光让我看到门外有两只狗,也可能是狼。为了看清,我趁着闪电光仔细朝门外看,确定是两只恶狼。我想,这两只恶狼肯定是闻到战友们遗体的气味过来的。为此,我将床横推到门口挡住门。这一夜,我靠在床后边紧紧抱着床腿。因为这件事,我也得了个“李大胆”的名号。

  上个世纪40年代初期,鬼子疯狂“扫荡”,越来越多的同志相继为革命牺牲。其中,有一位名叫戴玉舟(音)的同志在一次“扫荡”中被鬼子抓住,绑在大树上逼问情报。戴玉舟宁死不屈,最后英勇牺牲在鬼子的刺刀下。他年仅14岁的儿子见状,大骂鬼子,结果也被鬼子残忍杀害了。我赶到以后,父子俩都已经牺牲,当时的我能做的只是将父子俩的遗体掩埋起来。

  还有一次,鬼子将一名掩护群众撤离的女共产党员残忍杀害了,后来也是我将这位女英雄的遗体找齐埋葬。

  抗日战争期间,通过这一系列的所见所闻,我也清晰地认识到鬼子的豺狼本性,这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跟鬼子斗争的决心。

采访札记:

  “记住历史,才能明辨大是大非。”今年90岁的李桂芳对当年自己拥军支前的经历记忆清晰,我们两个小时的交流,老人详细讲述了一幕幕抗战故事。我想,这些经历应该几十遍乃至上百遍在她的脑海中重复浮现。和平时期,李桂芳身体力行经常参加各种抗战纪念活动,不为别的,只为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当下更多的人什么是红嫂精神,什么是军民鱼水情。(记者 车少远)


临沂社科界

创新 活力 智慧 责任

官方网站:www.ymsk.cn

订阅号:lyshkj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