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防治脂肪肝有良方,做好这些是关键……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1-01-22

近年来,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在我国, 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超越慢性病毒性肝炎成为 第一大肝脏疾病。

研究表明:脂肪肝的疾病进展,可以由 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再到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 肝硬化,甚至演变为 肝癌。 未来,脂肪肝可能是肝病患者需要肝脏移植的首位病因。

更为严峻的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还与肥胖、2 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约 2/3 的肥胖症及 1/3 以上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这么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仅是肝病,其内涵可从‘肝’向外延伸至全身多系统,因此, 可将其视为全身性疾病的早期介导者。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脂肪肝防治专家池晓玲教授说:脂肪肝是一种慢性疾病,这类患者需要做好 慢病管理! 这是省钱又持久有效的防治脂肪肝策略

因为,脂肪肝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治疗 关键在于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根据慢性疾病的管理策略,脂肪肝的防治,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促使脂肪肝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脂肪肝患者进行慢病管理的 目的是提高患者的防治和治疗能力,对于潜在危险人群尽量做到早预防早发现,而对于患病人群则尽可能地提高疗效, 大大节省医疗资源和社会资源。

对脂肪肝的管理实践中,患者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是最关键的促进健康的方式之一。在专业慢病管理医生的协助与指导下,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技能,积极参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健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池晓玲教授认为:慢病管理思想和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在中医学的发展中,历代医家倡导的运动、饮食、起居、情志等诸多方面的养生方法汇聚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正如《老老恒言·慎药》中强调“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将中医养生保健应用于脂肪肝患者自我管理,是在继承中医药学术的基础上探索新的中医药特色治疗方法。

作为二十四节气养生推广大使, 池晓玲教授非常推荐应用 “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的 中医核心思想进行脂肪肝的健康调养。

池教授认为,节气养生教育传达的是“顺其自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样一种理念。 具体做法为:遵循二十四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以二十四节气为分界点,分析阳气的变化规律, 从精神、起居、运动、饮食、药膳、穴位经络调节等方面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将“顺四时、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点点滴滴,使其调养自身状态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化。

池教授说: 顺应四时养生应用于脂肪肝患者的健康调养,有以下三个突出优点 :

首先,四时养生思想传承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上更易于理解,方便中国人接受 ;

其次,在实施手段上,四时养生更为多样化、通俗化,实践中指导患者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作功夫,实施起来简便高效,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

第三,我国现有的医疗保健服务资源难以实行国外成熟的慢病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国情,自我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可观,而四时养生教育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有继承而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特点。

池教授带领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健康理念教育,让脂肪肝患者领会四时养生的内涵,并将该理念贯穿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强化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能改善其不良生活习惯,取得了良好疗效, 干预一年后患者的肝功能、血脂、影像学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最终达到“四气调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状态。

最后,编者用《黄帝内经》这段话与君共勉: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脂肪肝的防治,何尝不是如此?

温馨提示:不了解自身体质的脂肪肝患者,可到广东省中医院肝病门诊或肝病专科慢病管理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个体化健康调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