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教寺院的平面布局(隋代)

 RK588 2021-01-22

隋朝存在时间较短,尽管其在佛教建筑发展上的表现波澜壮阔,但就佛寺格局来看,似乎很难在短短37年中,出现与南北朝寺院格局截然不同的局面。因此,可将隋代佛寺看作对南北朝寺院格局发展的一个总结。本节将结合南北朝与隋代史料,对从南北朝到隋这一时期佛寺平面布局做一简单梳理。

(一)以塔为中心式格局

以塔为中心的寺院格局,可能是中国佛寺最早的平面形式。从文献中来看,这种以塔为中心的寺院,至少存在过两种不同建筑格局。

(1)以塔为中心,四周匝以廊阁庑房。其基本的特征是以塔为中心,四周匝以庑房廊阁。有两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一个是三国时人笮融“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垂铜盘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人”的浮图祠;另一个是魏明帝于其宫之东所设的佛图,“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遂徙于道东,为作周阁百间”。这里的“周阁百间”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寺院的平面形式:中央为塔,周匝百间廊阁,平面很可能是一个方形,建筑格局很像中国早期的祭祀建筑,其中央设明堂,四周用庑房围合成一个方形庭院,在四个方向上设门,如经考古发现的西汉南郊礼制建筑。亦即,这样的寺院,在四周廊阁中央也应设有门。

以塔为中心,周阁百间的曹魏佛寺

北周武帝所造佛像与周围塔空间示意

(2)以塔与佛像为中心,周围环以小塔及造像。前文中提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于武成二年(560年),“为文皇帝,造锦释迦像,高一丈六尺。并菩萨圣僧,金刚师子,周回宝塔二百二十躯。莫不云图龙气,俄成组织之工”。寺院中心应该是一座佛塔,塔内有释迦牟尼像,塔周围环绕布置菩萨、圣僧、金刚、狮子等雕像220躯。

方山中心塔式寺院

以一座大塔为中心,塔内置佛,塔周围密密麻麻设置大量菩萨、圣僧、金刚、狮子,及220座小塔。这种平面形式,与以小乘佛教为主的东南亚佛寺形式十分相似。说明这时的中国佛教,在部分领域,尚处在以“声闻道”为主的小乘佛教影响下。尽管其中可能已开始有“菩萨道”大乘佛教影响痕迹,但其寺院格局仍较多受到天竺、西域佛寺影响。

以小佛塔环绕大佛塔的尼泊尔佛寺

以小佛塔环绕大佛塔的云南潞西佛寺

还有一条资料,可以证明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受小乘声闻乘修四谛法影响尚为明显:是说在北朝至隋代的寺院中,曾经有如小乘佛教“四面佛”形象的存在:邢州沙河县四面铜佛者,长四尺许。隋初有人入山,见僧守护此像,因请供养,失僧所在。……后人于寺侧,获金一块,上有二鸟形,铭云:“拟镀四面,佛因度之。”佛形上遍是鸟影。这种雕刻有鸟形纹样的四面佛造像形式,很可能受到小乘佛教影响。其出现与北周皇帝所造中央设塔,塔内有佛,四周围以大量小塔、菩萨、圣僧、金刚、狮子雕像做法如出一辙,都具有明显受到“声闻道”小乘佛教影响痕迹。

宿白先生认为,“隋代佛寺仍沿前期以佛塔为主要建置的传统布局”。隋文帝时尤其重视建塔,仁寿年间,全国110多个州同时起塔。其中,很可能有不少州的寺院,是以文帝所立舍利塔为中心而构建的。

(二)前塔后殿式格局

宿白先生在《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平面布局初探》中,以5世纪末为界,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平面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仍然延续东汉以来“以佛塔为中心”,周围环以匝房寺院布局形式;后期寺院布局趋于复杂,这一时期典型寺院布局是“前塔后殿”式格局。

其中最著名者,为北魏洛阳永宁寺。永宁寺格局呈南北略长(约305米),东西稍短(约215米)的矩形。寺开四门,南门为楼三重,通三阁道,东西两门两重楼,北门仅用简单的乌头门。中心偏南位置是巨大的九层木塔,所谓“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在“浮图北有佛殿一所,形如太极殿。……僧房楼观,一千余间”。显然是一座前塔后殿布局寺院。

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平面 (资料来源:自《汉魏洛阳故城研究》)

北魏洛阳永宁寺平面示意图 (资料来源:自《汉魏洛阳故城研究》)

宿白先生举出两个南朝寺院例子,来说明这种“前塔后殿”格局。一个是广州宝庄严寺:另一个是荆州导因寺。

百济定林寺平面 (资料来源:自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

 百济金刚寺、大通寺遗址 (资料来源:自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

百济陵山里寺遗址(资料来源:自宿白:《东汉魏晋南北朝佛寺布局初探》)

宿白先生认为,隋代仍然继续了这种“前塔后殿”式寺院格局。他举出两个例子,一是隋京邑清禅寺;二是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唐长安青龙寺遗址范围西部发现的一座早期寺院遗址。

寺周绕廊庑,西、北两廊保存尚好,南、东两廊亦有遗迹可寻。据廊庑遗迹可复原此寺院的大致情况: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南廊址正中有门址。门址后有长宽约15米的方形塔基址。塔基址中部有长宽约4.4米、深1.8米的方形地宫遗址。塔基后约50米处,有长50余米、宽30余米的长方形佛殿遗址。佛殿遗址两侧有复廊址与东西廊址相接。

唐代长安青龙寺遗址

敦煌莫高窟第302窟壁画中的佛殿与佛塔(资料来源:自《敦煌石窟全集》,载《建筑画卷》)

(三)前殿后堂式格局

北魏时代亦出现一种前为佛殿、后为讲堂的佛寺平面。寺见于北魏《洛阳伽蓝记》中所载洛阳建中寺,“建义元年,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荣追福,题以为寺。朱门黄阁,所谓仙居也。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金花宝盖,遍满其中”。(34)寺院原是一座住宅,在住宅布局中,应有一主要建筑轴线,沿轴线前后布置前厅、后堂。在改造成寺院后,人们在保留住宅旧有建筑的同时,将其纳入佛寺空间模式,将住宅前厅改为佛殿,住宅后堂,改为讲堂,因而形成“前殿后堂”式寺院。

前为佛殿、后为讲堂的北魏寺院格局示意

长安西明寺遗址平面

(四)前塔后堂式格局

从史料中观察,南朝寺院中,讲堂的地位甚至一度比佛殿更为重要。南朝寺院中多突出讲堂位置,如南朝大庄严寺:

庄严讲堂,宋世祖所立。栾栌增映延袤遐远,至于是日不容听众。执事启闻,有敕听停讲五日,悉移窗户四出檐溜。又进给床五十张,犹为迫迮。……又于简静寺讲十地经。堂宇先有五间,虑有迫迮又于堂前权起五间,合而为一。

庄严寺与简静寺,十分突出讲堂地位。庄严寺讲堂因听讲人多,不得不将四周窗子向檐溜处移出。据《陈书》:“六月丁卯,大雨,震大皇寺刹、庄严寺露盘、重阳阁东楼、千秋门内槐树、鸿胪府门。”说明寺内另有佛塔。另据《续高僧传》:“以庄严寺门及诸墙宇古制不工,又吴虎丘山西寺朽坏日久,并加缮改事尽弘丽。”可知庄严寺有寺门、墙宇。一座寺院,有寺门、墙宇之设,应是一组庭院,庭院中心设置佛塔的可能性较大,则塔后为讲堂,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布置。

前为佛塔,后为讲堂、精舍的寺院平面示意

隋代寺院中亦有此格局,如隋蒲州栖岩寺,于仁寿年间起塔:舍利在讲堂内,其夜前浮图上,发大光明,爰及堂里,流照满室。将置舍利于铜函,又有光若香炉,乘空而上,置浮图宝瓶,复起紫焰,或散或聚,皆成莲华。这里清晰地说明了讲堂之前为浮图,浮图上所发大光明,“爰及堂里,流照满室”。然其中却未提及佛殿。显然,这座栖岩寺是一座“前塔后堂”式寺院。

(五)前塔后殿,殿后为堂式格局

据《魏书·释老志》,早在北魏天兴元年(398年),已有了将佛塔、讲堂、禅堂,及可能是佛殿早期形式的须弥山殿设置在同一寺院之中的做法:

北魏天兴元年佛寺建筑组成示意

由此推测,自南北朝至隋代的佛寺发展,虽然有一些踪迹可寻,但难以一言以蔽之。或有以塔为中心者,或有前塔后殿,或前塔后堂者,或有前殿后堂者,抑或仅有讲堂或仅有佛殿,并在讲堂或佛殿周围环以僧房、禅舍的可能。

南朝人撰《比丘尼传》也反映了这种情况:“永和十年(354年),后为立寺于定阴里,名永安(今何后寺也)。……泰元二十一年(396年)卒。弟子昙罗,博览经律,机才贍密,敕续师任,更立四层塔、讲堂房宇,又造卧像及七佛龛堂云。”

这座尼寺,主要是由佛塔、讲堂,与塑有卧佛与七佛的佛堂组成的。从叙述顺序上,可能是一种“前为塔、后为堂,堂后有佛堂”形式的寺院格局。如果将佛堂看作是佛殿早期形式,那么,这也很可能是一座“前为塔、后为讲堂、再后为佛殿”(见下图)式寺院,只是其将讲堂放在佛殿之前。

前塔、后殿,殿后为堂,周围环廊,旁设厨库、僧房寺院平面示意

另一座同时包含佛塔、佛殿与讲堂的隋代寺院是苏州重玄寺:

释慧岩,住苏州重玄寺。相状如狂,不修戒检,时人不齿。多坐房中,不同物议。忽独欢笑,戏于寺中。以物指撝曰:此处为殿,此处为堂,乃至廊庑、厨库,无不毕备。经可月余,因告僧曰:欲知岩者。浮图铃落,则亡没矣。至期果然。

前为佛塔、讲堂,后为佛殿的寺院平面示意

(六)一正二配式格局

晚期佛寺最常见的,中央设一正殿,殿前左右各设一座配殿的“一正二配”式格局,在隋代时已出现。

一正二配的隋代荆州寺院平面示意

下面看成都博物馆,所藏一块发现于成都万佛寺遗址上的据称是6世纪中叶的石碑,背面有一幅石刻寺院图。图为一点透视画法。寺位于一高大台基,有宽大坡道引至台基上。沿轴线两侧对称植有两排树木。树下是两排打坐的僧人。轴线尽端是一高大佛座,佛座位于一个更高的台基上。佛坐为须弥座式,下有雕刻莲瓣。座上有佛像及佛背光。佛像前两侧有僧人侍立。重要的是,在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有两座二层佛阁。佛阁与中轴线通道间有水,水中植荷花。阁前有桥与中轴线部分相接。尽管这里显示的是两座楼阁,但其基本配置,恰与后世常见“一正二配”式寺院极其吻合。 

成都万佛寺遗址石碑

在麦积山石窟第127窟的一幅西魏时期(535—556年)的壁画,也表现了类似的场景。中轴线尽端是一座单檐大殿,殿内有佛座及佛、菩萨、佛弟子造像。殿前对称布置两座二层楼阁。阁似为砖筑,在一个平坐之上,二层有门,屋顶为四阿。阁前对称种植有4棵高大树木,并绘有对称排列、或跪或立的僧人与信徒。这显然也是一座“一正二配”式格局寺院,只是两侧的配殿,在这里是楼阁。

麦积山第127窟西魏壁画

另外一幅时间稍晚的响堂山北齐石窟(550—577年)的石浮雕,是在佛座两侧对称布置两座高台。佛坐在双层仰莲座上,上有华盖;左右簇拥菩萨、天人。两侧建筑是用立柱支撑的高台,地面四周有石栏杆,二层平坐下有斗栱,平坐亦有木栏杆环绕。平坐上是两座三间九脊顶单檐殿阁。奇怪的是,殿阁正面向着寺之前方,亦即,九脊殿之两山相对,似呈并列式对称布置。这两座高台建筑,可能是文献中常提到的“经台”。据法琳《辩正论》,唐初太宗所建京师弘福寺,有“浮柱绣栭上图云气。飞轩镂槛下带虹霓。影塔俨其相望。经台郁其并架”(55)的描述。郁者,立柱森郁、台座高大之意。这里所谓“郁其并架”的经台,可能是这种设置在佛殿前对称且并排而立的高台,将经置于由森郁立柱支撑的高台上,既保证了佛经宝藏之安全,也凸显了代表佛法之佛经在寺院中的尊崇地位。

响堂山北齐石窟浮雕对峙双台

(七)一阁二楼式布

 除了一殿二配式格局外,在隋初时,还出现一种“一阁二楼”式寺院,即沿南北轴线上布置有高阁一座,高阁两侧夹有二楼。这一做法见于《续高僧传》所记丹阳龙光寺:

敦煌361窟南壁双阁布局(资料来源:自萧默:《敦煌建筑研究》)

这是在原有寺院基础上的一个扩建。寺内原应有佛殿、讲堂、僧房之属,但因原来的“殿宇褊狭”,才修了这座左右夹有二楼的高阁组群。后世宋、金寺院中,多有在正殿前左右对峙两座楼阁的做法,其滥觞是否起于此,不得而知。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前双阁

在隋代南方寺院中,一座楼阁前再设两座楼阁的做法,并不罕见,如:“右《大业拾遗记》者,上元县南朝故都,梁建瓦棺寺阁,阁南隅有双阁,闭之忘记岁月。”瓦官寺虽是一座南朝寺院,但文中所提寺内有阁、阁南另有双阁的情况,所指是隋大业年间。

宿白先生根据敦煌隋代洞窟壁画中所绘佛寺,提出“一殿双阁”式平面布局,如宿先生举出:“第419、423两窟窟顶前披所绘五间大殿,殿后两侧各绘一座三或四层高阁,如此安排,似在表示两阁之后,还有殿堂建置。”这一布局,似乎是在暗示在殿后另有一组院落,院两侧对峙双阁。阁北是殿,是堂,抑或是阁?无从所知。但至少在隋代时,沿中轴线两侧对峙双阁的空间形式似已形成。

敦煌隋代洞窟壁画中的一殿双阁形式(资料来源:自宿白:《隋代佛寺布局》)

(八)南阁北塔式格局

隋代还有一种寺院,是在佛塔南设佛阁,事情所记是仁寿二年分送佛舍利于各州建塔的情况,见《全隋文》:安州表云:……又塔南先有佛阁,当时锁闭舍利,于其下立道场,遣二防人看守。忽然阁上有众人行声,看阁门仍闭,又复。

当然,这里应该是先有阁,后因敕送舍利而于阁北建塔。若寺中原有佛殿、讲堂,则位于南边的佛阁可能是设在了与佛殿相对应位置,亦即中轴线南侧。只是仁寿起塔时,又在殿与阁之间树立起一座佛塔。那么其原本形式应是“南阁北殿”式格局,在增设舍利塔后,则成为“南阁、中塔、北殿”式格局。

在佛寺主要轴线上设重阁的做法,可能在南朝时就已开始。东晋庐山慧远所建东林寺,原有般若(讲堂)、佛影(佛殿)两座建筑,后来梁孝元为了庄严寺宇,乃构建重阁。说明在寺院中建造重阁,是为了彰显寺院之庄严宏伟。《法苑珠林》提到与东林寺相毗邻的西林寺,也有“重阁七间”,事记隋天台山瀑布寺沙门慧达,措心于寺院营造,仁寿年间,曾在扬州白塔寺建造了七层木塔,后来受沙门惠云邀请:“遂上庐岳造西林寺,重阁七间,栾栌重叠,光耀鲜华。”也就是说,隋代时,西林寺仿东林寺,也建了一座重阁,且其阁为“七间”。这显然是一座布置在中轴线上的大型“佛阁”。这座七间佛阁的位置,见于《续高僧传》:

晚为沙门慧云邀请。遂上庐岳。造西林寺。晚阁七间栾栌重垒。光耀山势。初造之日誓用黄楠。……感得一谷并是黄楠。……阁遂得成。宏冠前构。后忽偏斜向南三尺。工匠设计取正无方。有石门涧当于阁南。忽有猛风北吹还正。……又为西林阁成。尊容犹阙。复沿江投造修建充满。故举阁圆备,并达之功。

这里透露出几条信息:①佛阁是用黄楠木建造的;②阁名为“西林阁”;③阁位于寺院南前部(宏冠前构);④阁最初向南微倾,其南有石门涧,在强烈南风下,阁被吹之还正。这也从侧面证明,阁之南再无高大建筑。以西林寺位于寺南的七间佛阁可推知,东林寺重阁可能也位于寺之南部。以东林寺而言,先有讲堂(般若)、佛殿(佛影),再加之其南重阁,就造成了“前阁后殿”式平面。

(九)一殿双塔式格局

宿白先生文章中还提到了一种双塔式寺院形式。他举出的例子是《两京新记》卷三中所载长安大云经寺:次南曰怀远坊,东南隅大云经寺。

开皇四年(584年),文帝为沙门法经所立。寺内二浮图东西相值,隋文帝立。塔内有郑法轮田僧亮杨契丹画迹,及巧工韩伯通素作佛像,故以三绝为名。

大云经寺,寺名是武则天时所改,寺中双塔却是隋文帝时所立,寺名原为光明寺。据《辩正论》卷四,寺中有佛殿(兴像殿)、钟台(起钟台)及“七宝之堂,九层之塔”,说明塔有9层。寺内有佛殿、讲堂、钟台之属。因而,这应是一座在前殿后堂平面基础下,再在佛殿前对峙两座佛塔的格局。

一寺双塔的最早例子,见于《南齐书》中所载故事:“帝以故宅起湘宫寺,费极奢侈。以孝武庄严刹七层,帝欲起十层,不可立,分为两刹,各五层。”这说明,最早建双塔,是出于技术上的不得已。

另外,在南朝陈时,也有因位置不同而同时建造双塔的例子。如南陈太建元年(569年)东阳双林寺傅大士:“遗诫于双林山顶如法烧身,一分舍利,起塔于冢,一分舍利,起塔在山,又造弥勒二像,置此双塔。”这种双塔设置,与寺院格局似乎并无什么联系。

然而,在北朝佛寺中,却较早出现将双塔对称布置的例子,如《法苑珠林》谈及五台山中台之上由北魏孝文帝所建的一座寺院:“顶有大池,名太华泉。又有小泉,迭相延属。夹泉有二浮图,中有文殊师利像。”这种用双塔夹峙一池的做法,应是刻意创造的空间形式,以期隆崇这座具有神圣意味的山池。

在敦煌莫高窟第257窟的北魏壁画中,描绘了一座似用城墙雉堞所环绕的寺院。寺中央是一座高大殿堂,殿堂两侧似为双塔。殿右侧为四层方塔,左侧似兼有寺门作用的三层塔。但从图面上看,两者并非对称布置,似为一在殿侧前,另一在殿侧后。此或也是寺院中,将殿前之塔移之两侧,渐成双塔之制的过渡性阶段。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画中一殿二塔格局(资料来源:自萧默:《敦煌建筑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