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杀人湖

 涛儿—taoer 2021-01-22

  近日,喀麦隆尼奥斯湖显露杀机,湖底积聚的毒气数量明显增加,随时有可能释放出来而制造事端。这不能不使人想起15年前在那里发生的近2000人遇难的惨剧——

  1986年8月21日晚,西非喀麦隆首都西北方向约400公里山谷中的尼奥斯湖,暗淡的星光下闪着波浪,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以往平缓如镜的尼奥斯湖翻起几十米高的巨浪,一大团毒气从湖底冒出,继而弥散开来。随着一股强风从湖面吹过,带着阵阵腐烂鸡蛋一样的恶臭气味的毒气像暴发的山洪一样,沿着山的北坡倾泻而下,首先冲入尼奥斯村,然后分成东西两路,沿着狭窄的山谷涌进斯布姆村和恰村。毒气大约扩散至方圆20公里的范围。

  事发两天后,有人来到这些偏僻山村,发现村庄的建筑物依旧如常,可是室内、街巷处处都是尸体,连蚂蚁和啄食尸体的兀鹰也无一幸存。这次毒气事件造成1746人丧生,还有大量牲畜也遭厄运。

  无独有偶。在此惨剧发生之两年前也已有过类似的喷发毒气的事件。1984年8月16日晨,位于尼奥斯湖以南100多公里的玛努恩湖,湖面上突然飘起一股辛辣难闻的烟雾,37人因窒息而死亡。

  尼奥斯湖和玛努恩湖的毒气事件,如同英国尼斯湖怪兽事件一样,引起不少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进行调查研究,力图解开毒气杀人之迷。毒气是什么?湖水为什么变为红褐色?因为喀麦隆是一个多火山国家,火山口积水就成了湖泊,这样造就的湖泊在喀麦隆有1000多个,尼奥斯湖和玛努恩湖就是典型的火山湖。因为火山爆发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所以人们怀疑这两起“杀人”事件与火山有关。

  1986年4月美国关于玛努恩湖喷毒机理的研究报告中说,美国派出的火山专家在湖区进行调查后认为,在玛努恩湖140米深的底层沉积了大量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越积越多,就像埋藏了一颗随时可以爆炸的炸弹。二氧化碳虽然是一种无味无毒的气体,可是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的呼吸功能。当含量大于1%时,就有导致窒息死亡的危险。因此,美国专家认为,1984年8月16日玛努恩湖杀人事件是因为从湖底喷出的二氧化碳“毒气”一下子使湖区四周二氧化碳浓度猛然升高,从而导致那里的人们因呼吸功能失调而死亡。

  尼奥斯湖喷发毒气事件,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各国专家对湖泊喷发毒气的原因、成分作出了各种猜测和推论。日本等国专家对该湖进行了实地考察,观测到事发后尼奥斯湖水位下降了1米,湖水变成红褐色,翻滚着泡沫,并发出“叭叭”的响声。他们还从200米深处的湖水中取样化验,发现二氧化碳含量竟高达98%,他们由此估算出尼奥斯湖水面的急剧下降意味着有10亿立方米的二氧化碳从湖底喷出。于是,日本专家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假说,尼奥斯湖底与火山口相通,那里聚积着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水蒸汽,由于它的“爆炸”而喷出二氧化碳。由于尼奥斯村离湖很近,二氧化碳含量相当高,所以人们在睡梦中还没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就立即死去了,因此,看上去死得很安详。而距湖较远的两个村庄,因为那里二氧化碳含量相对于尼奥斯村要低些,所以那里的人们不会立即死去,他们要逃离,要作最后挣扎,但终因二氧化碳含量还是很高、分布也广,还是逃不出毒气的“魔掌”,一个个痛苦地离开了人间。

  关于尼奥斯湖水在事发后呈现一种红褐色的浑浊状态,日本专家认为那是由于有大量氢氧化铁溶进湖水中的缘故。他们认为,处于湿润热带气候下喀麦隆的尼奥斯湖等火山湖,在深达100米以上的湖底会形成一个极安定的水层,沉积在这个水层中的大量有机物使湖水中铁不能氧化,而变为二价的铁离子存在于湖水之中。在湖底火山口处二氧化碳越积越多,到了一定浓度后,二氧化碳就会变成气泡猛烈地冲出湖面,并使湖水形成了强烈的对流,这时候,湖底的铁离子也被带着上升,并被氧化成为氢氧化铁。随着对流的发展和表层水中氢氧化铁含量增大,原来清澈的尼奥斯湖水就变成了红褐色的浑浊状态。

  尼奥斯湖杀人惨案引起了喀麦隆政府的高度重视,自那以后他们开始对境内火山湖的环境、生态、植被、污染源进行严密监测,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向湖滨居民预报,并撤走湖滨居民。 (来源于2001年4月30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汪勤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