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照海淀老师说的去做,这件事真没必要报班了

 jcycc 2021-01-22



写在前面:截屏送资源活动通常为期三天。之前,有很多读者朋友没能第一时间获取长假期间海淀名师提供的相关资源。麻烦把今天这篇文章,转发朋友圈,然后截屏给我们,会把之前的资源一并奉上。

胖爸一直在和我探讨一个问题“在老师眼中,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在我看来,一篇好的习作应该是这样的:

1.习作选材立意新颖。当然是在习作内容切合题目和习作要求的基础上;(个人认为这是一篇成功习作的重中之重!)

2.习作内容从生活中来,叙述要具体,文章所表达的想法、体会、收获等情感真实

3.习作结构要层次清晰。如果能是总分、分总、总分总等结构固然好,但这并不是评判一篇好习作的必要性标准。

4.习作语言表达精炼,能合理运用丰富的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一篇好的习作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

今天,我们就来围绕着好习作的要求,来说一说高年级习作该怎么写。

01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高年级的习作内容(以五、六年级下册书为例。)

●五年级下

大作文:

1.那一刻,我长大了(事:题目自拟)

2.读后感(题目自拟)

3.他____了(事:半命题)

4.形形色色的人(人,题目自拟)

5.神奇的探险之旅(想象作文)

6.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查资料)

7.漫画的启示

●六年级下

大作文:

1.家乡的风俗(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写作品的梗概(读后写)

3.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事表达印象最深的感受,题目自拟。)

4.心愿(故事、信、诗歌,文体不限)

5.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想象作文)

02

通过梳理,高年级习作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传统类习作(人、事、景、物):

1.那一刻,我长大了(事:题目自拟 五年级)

2.他____了(事:半命题 五年级)

3.形形色色的人(人,题目自拟 五年级)

4.让真情自然流露,写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事表达印象最深的感受,题目自拟。六年级)

5.心愿(故事、信、诗歌,文体不限 六年级)

●读书类习作:

1.读后感(题目自拟五年级)

2.写作品的梗概(读后写 六年级)

3.漫画的启示(五年级)

●材料类习作:

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文 查资料 五年级)

2.家乡的风俗(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前者是说明文,后者是记叙文。六年级)

●想象类习作:

1.神奇的探险之旅(想象作文 五年级)

2.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想象作文 六年级)

03

下面,是我个人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高年级习作基本流程: 找题眼——定内容——列提纲——写初稿——改习作

1

找题眼

这是对习作题目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从而判定有关写作要求的思维过程。它是习作的第一步,是文章成败的关键一步。

通过五、六年级的习作题目大家不难发现作文题目分为: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自拟题目作文。

命题作文题目是固定的,半命题作文题目是要将题目根据要求进行补充;自拟题目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及要求,自己确定写作题目。但不论是何等形式的习作题目都要审清题目要求,也就是要我们写什么,如文章的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从而找到文章的“题眼”,是像人身体中和眼睛一样重要的部位。也就是文题要求中的“关键词”,这题目的核心,是习作的重点。

很多时候题目中的修饰语或限制词就是题目的“题眼”。如五年级习作中半命题作文《他伤心了》,“伤心”就是这篇习作的“题眼”,如六年级《神奇的探险之旅》,“神奇”就是这篇习作的“题眼”。

除了审题目,还要看习作题目下的一些相关要求,比如要求的文章体裁,如六年级的《心愿》这一篇,就要求从叙事、信、诗歌等文体中自行选择;如让你写在哪发生的事情,是家里的,还是学校的等。

2

定内容

也就是围绕“题眼”思考要写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往事中搜索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习作素材,如传统类习作中第4个自命题习作,要求写一种感受,我们以最简单的“开心”为例,解答了一道难题、把生病的同学送回家、比赛获奖、给老爷爷让座、帮农民伯伯采摘棉花,就选材来说,这几个素材中哪个会更有新意,吸引读者一看究竟呢?一定是后者。

那么如何能做到选材最优化呢?围绕“题眼”把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可写之事进行简单地罗列,而后从中选出最新颖最利于突出主题的素材。

3

列提纲

简单的说,就是把要写的东西概括性地列出来,只列所写重点。

它是习作的计划,也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列提纲时首先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然后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这时候开始思考素材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分为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什么。(由于五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刚刚学习过用标题列提纲,所以我个人更倾向于列标题的提纲形式。)第三步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以传统类习作中第3个题目,形形色色的人为例:

再以材料类习作中第3个题目,家乡的风俗为例:

4

写初稿

有了提纲以后,就可以开始根据提纲内容分段进行写作了。

●传统类习作:

属记叙文类,要根据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也就是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展开描写。(这是部编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就一直在习作方面引导孩子们做的事。)还可以抓住一些周边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是部编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学期的阅读课中就在尝试让学生感受的。)在整个描述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自己的一些想法、思考或感受。

有些环节在写作时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要知道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是六年级上学期的习作重点。)

●读书类习作:

一篇读后感一篇图书梗概,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有过充分阅读后之作,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读后感的“题眼”落在自己阅读后的理解、感悟和感想,而“故事梗概”重点落在原文的写作目的和主要内容。

《读后感》可以对书籍的作者和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对书中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进行详细介绍,在“感”书上内容的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事件人物进行叙议结合的表达。

《故事梗概》在做之前建议先对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用思维图的形式进行梳理,对书中主要内容表达有着至关重要性作用的人物、事件在写作时万不可遗漏。梳理出思维图后,再列提纲,之后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写作即可。(“一定的顺序”在小学阶段主要指: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漫画的启示》这篇习作有点特殊,首先要做的是读图,要看懂漫画可笑在何处,然后根据漫画的标题或简单的文字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进行思考,体会漫画所表达的含义或启示,再动笔写作,写作时先写清漫画内容,再写出自己的思考或感悟。

●材料类习作:

这类习作是要自己查找相关资料或根据给出的相关资料完成写作内容。在此,因为之前孩子们没有太多的在习作中查找和运用资料,所以重点说一说查资料的方法。

1.采访有相关的知识的家长、老师或同学,采访前请提前梳理出要问的问题。

2.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查找。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比如在搜索家乡风俗形成的历史时,可以直接搜索这个风俗名字 历史,如“元宵节历史”。检索以后出现的条目会很多,可以根据题目和显示的内容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资料。

3.在家中查找相关主题的图书(因受疫情限制咱们只能足不出户家中完成,其实最好是去图书馆或书店),也可以去网上查阅电子书,查阅图书时可以按照图书分类,如历史类,文化类等展开。图书的书名、目录、内容简介能帮助我们大致判断书中是否有需要的内容。

对查到的资料要进行信息再加工,说白了就是自己进行充分阅读后,根据提纲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给这些资料贴上自己的符号进行再创作。

●想象类习作:

这类习作题目是从小学到初高中考试习作题目中二选一必有的一个,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但也是老师们最头痛的一个。现在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但是想让这想象作文得高分,真可以说也是天马行空。问题在于“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不是毫无依据。

一篇好的想象作文要能够做到大胆想象,但又一定以现实为落脚点,也就是想象从现实中的一些事物出发,要符合正确的逻辑关系;主旨立意方面要么体现出孩子的童真童趣,要么表达对未来美好世界的向往,这是想象作文的点睛之笔。

5

“改习作”

这是从五年级开始培养孩子们养成的习作习惯,习作修改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展开。修改形式上从自读修改,到同伴间互读互评互改;从内容上讲指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以上便是高年级习作的一些共性着笔点,当然每篇不同主题的习作还有它的不同之处,所以具体问题还需要大家在这些共性点的基础上,再细致耐心地多加思考,用高倍的显微镜,放慢镜头,去回味去记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