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壶好酒二斤牛肉:《水浒传》中的标准餐,一个人真能吃得下吗?

 随手谈诗 2021-01-22
水浒好汉去饭店要二斤牛肉,一个人吃得下二斤牛肉吗?
这问题有点意思,有人说饭量大就吃得下,那要按照这个标准,做吃播的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汉子,还有人说水浒故事发生在宋朝,而宋朝吃牛肉是违法的,这明显是抬杠,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两斤,而不在牛肉,您甭管人吃什么肉,哪怕是恐龙肉,重点也是能不能吃下两斤。

古代文学中夸张的数值

我们看古典文学,会发现一个现象,往往很多故事中,数值都非常夸张。《水浒传》那些数据,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虽然没有具体多少吨的数值,但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他们都拥有千斤膂力
你若是看《隋唐演义》,那就恐怖了,动不动就是几百斤几千斤的大锤,抡起来跟玩儿似的,这时候如果你要抬杠,那就要从胯下马来抬,你说人有没有那么大力气且不说,就问那马为什么负重几千斤+一个人的重量,还特么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
《三国演义》都算是最温柔的,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82斤,人舞刀弄棒也毫无影响,看完只能大叫一声:牛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创作?
答案很简单,通过这种夸张的数据,能够最直观地体现出人物的力量,无论是武松打虎,还是关二爷的青龙刀,都不是常人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而他们,就仿佛是天生神力一般。
这样,你在读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带入自己,再一对比,从感官上,就会让你觉得,嗯,果然是英雄,惹不起惹不起。
好,说完这些数值,我们再来说饭量的问题。

2斤牛肉

同样的道理,2斤牛肉,这句话的重点在于“2斤”这个数值,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经验,通常来说,越是高大健壮的人,饭量越大,越是年轻人,饭量越大。健身撸铁节食减肥的不在此范围内。
你去乡下,看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用想就知道,他们的饭量肯定比你坐办公室的白领大;工地上搬砖的农民兄弟,一顿吃几盒盒饭还加俩馒头,肯定比你天天跟沙发上躺尸的肥宅饭量大。
人一身腱子肉,看起来就不好惹,这就是威慑力。
所以,通过2斤牛肉这个夸张的数值,本质上跟能打死老虎的武松一样,就是突出英雄人物与普通人的不一样,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饭桌上。

关于饭量

古人在判断一个人身体是否健康时,往往也会以饭量为参考标准之一,举两个例子:
  •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晚年,赵王想重新启用他,又担心他年迈,不能继续上战场,于是派人去打探他的身体情况。廉颇知道使者的来意,吃饭的时候,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意思是告诉使者:老子能吃能打。
但这个使者被廉颇的仇人郭开贿赂了,他回复赵王说:老将军虽然能吃饭,但肠胃不太好,一会儿就拉了三次。
赵王以此认为廉颇老了,就没有启用他。
后来,辛弃疾在词中用了这个典故,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就是表示自己像廉颇一样,虽然已经老了,但是饭量还在,意思是说还可以上战场杀敌。
  • 诸葛亮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
通过诸葛亮的饭量,推断出他时日无多,这个故事,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记载。
《三国演义》中情节如下:
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晋书》中记载如下:
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两个重要信息:1、诸葛亮事务繁忙,2、诸葛亮饭量小,因此推断出诸葛亮命不久矣。
从廉颇和诸葛亮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饭量,跟个人的身体状况直接挂钩,如果事情多而饭量小,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如果不多休息,多吃饭,就会有性命之虞。
诸葛亮是干脑力活的,廉颇是将军,干的是体力活,水浒好汉也是一样,因此作者通过他们超出常人的饭量,正是为了说明,这些好汉,个个都是年轻力壮,当打之年的汉子,能吃能打,是真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