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这首《木兰花》,只为告诉你一个道理,不要做癞皮狗!

 随手谈诗 2021-01-22

“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 ◆ ◆

内容来源 | 晏殊
图片来源 | 网络(侵删)

◆ ◆ ◆

有时候读诗词,真觉得诗人非常浪漫,但也十分残忍,浪漫在于,他们能看到常人所不能看到的美好,并用诗意的文字记录下来,残忍在于,他们看到美好之后,又总会把那种难以掌握,逐渐逝去的情感抒发出来,让人感到心痛,却无能为力。北宋词人晏殊这首《木兰花》词便是如此。

木兰花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整首词共8句,就讲了一件事:人间有美好,美好会逝去。

起笔就来,“燕鸿过后莺归去”,人们常说莺莺燕燕,用来比喻春光灿烂,又或指漂亮的小姐姐,莺燕都是美好的事物,可是呢,随着春光过去,燕鸿飞走了,黄莺也都消失了。于是便“细算浮生千万绪”,如我这样的世间浮生,有多少情感、万种思绪,就像春天的梦,美好而短暂,像秋天的云,说散就散,再也找不回来了,所以“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即便是最相亲相爱的情侣,“闻琴解佩神仙侣”,“闻琴”是司马相如初见卓文君,弹奏《凤求凰》,一曲定终生。“解佩”是郑交甫偶遇两位仙女,获赠明珠,是一见倾心的赠礼,阮籍《咏怀》诗云:“交甫怀环佩,婉娈有芬芳”。婉娈就是美好亲近的意思,说郑交甫遇到这两个仙女的赠礼,收获的是散发着芬芳的爱情。

有“闻琴解佩”相爱相知的感情,是多么珍重宝贵,可是呢“挽断罗衣留不住”,我牵着衣角不让她离开,结果把衣服都扯烂了,还是留不住。

阮籍那首《咏怀》后两句说:“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这大意就是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而且要千秋万代,永不改变,永不忘记。最后阮籍说“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咱们不是山盟海誓,要猗靡情欢爱,要千载不相忘吗?可为什么像金石一般坚定的感情,“一旦”就离别了,一旦指一天之间,形容非常短的时间,那么美好坚定的感情,居然在一天之间就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郑交甫和仙女的故事出自《列仙传》,诗人爱用这个典故,说感情来得快,但去得也快,不可挽留,曹植《洛神赋》也用了这个典,说“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感情来得太快都不敢相信,可最终还是“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不但失去了,还是永绝。

晏殊词中也是这个意思,“闻琴解佩”一见钟情、山盟海誓,可郑交甫和仙女之间,也不过是一朝一夕的云雨,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也并没有长久,你要离开,我跪着求你也不可能留下来。既然人间的美好会逝去,甜甜的爱情会变心,那你又何必当个癞皮狗,“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毕竟是难得糊涂,世界上就你一个人清醒,徒然给自己增添烦恼,沉醉在花丛中,它不香吗?

————  / END /  ————



推荐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