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实论 〔北齐〕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 【注释】 ①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姝丽:美丽。 ③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译文】 名誉对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对于镜中之像。如果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真的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真的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真的获得美名。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答案:1.D深厚;忠厚。面容,容貌;外表 2.A连词,表承接关系,就,那么。B.连词,表不相容选择关系,就是;C.语气副词,才,就;D.连词,转折关系,却 3.C让,辞让,谦让 4.见译文。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求名的人应在自身的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做到名副其实,而不应采取?a href='//' target='_blank'>种植徽?笔侄吻匀∶??H缃瘢?泄?ldquo;名人”满天飞,有人求助于金钱,有人求助于吹捧……如此虚名,求之何用?言之成理即可 二禁浮华诏 〔北齐〕文宣帝 顷者风俗流宕①,浮竞②日滋。家有吉凶,务求胜异。婚姻丧葬之费,车服饮食之华,动③竭岁资,以营④日富。又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始以创出为奇,后以过前为丽。上下贵贱,无复等差。今运属惟新⑤,思蠲⑥往弊,反朴还淳,纳民轨物⑦。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⑧。 选自《北齐书·文宣帝纪》 【注释】 ①顷者:近来。流宕:这里指放荡,不受约束。 ②浮竞:争名夺利。 ③动:这里指常常。 ④营:这里指谋求。 ⑤运:时运,天命。惟新:更新。古人把国家建立说成是禀受天命。这句是说北齐国新建立。 ⑥蠲juān:除去,免除。 ⑦纳民:使臣民有约束。轨物:使事物规范化。 ⑧中:适中,适度。 【译文】 近来世风民俗放荡而不受约束,争名夺利的风气日益增长。家里一有喜事或丧事,一定要办得奇妙出众。婚姻丧葬的花销,车子礼服饮食的奢华,常常是用尽一年的财物,来谋求一天的富足。甚至奴仆都佩戴黄金珠玉,侍女都穿着绫罗绸缎。开始的人以初次出现为新奇,后来的人以超过前人为华丽。地位高低,富贵贫贱,不再有什么等级差别。现在我国新立,欲除去以往的弊端,复归于朴实淳正,使臣民有约束,使事物规范化。可以根据事实状况来具体订立条文法规,使人们节俭一些而适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顷者风俗流宕,浮竞日滋竞:比赛 B.动竭岁资,以营日富营:经营 C.上下贵贱,无复等差等:等级 D.今运属惟新,思蠲往弊运:气数,命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顷者风俗流宕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B.①车服饮食之华②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①动竭岁资,以营日富②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D.①后以过前为丽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有吉凶,务求胜异。 2纳民轨物,可量事具立条式,使俭而获中。 4.“奴仆带金玉,婢妾衣罗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情况? 答案:1.B营:谋求,追求 2.AA.者,均用在时间词的后面,起语助作用。B.之:①的,结构助词;②它,指诸侯,代词。C.以:①用来,连词;②拿,介词。D.为:①作为,动词;②被,表被动,介词 3.见译文。 4.这句话运用了借代用“金玉”“罗绮”分别代表金玉的装饰品和锦缎的衣裙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说明不久之前世风日下的情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