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约】戈金刚:杨氏太极拳是如何治疗外科疾病(二)

 漾太极 2021-01-22

漾太极

慢性腰劳损

概述

慢性腰劳损主要是腰骶部阢内、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仿。本病常因劳动中势不良,或急性腰软纽织损仿后未及时治疗或反复多次损仿,或由先天性時形所致。临床表现以腰瓶部一侧或两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短绵不愈,劳损部位可有较广泛的压痛,压痛一般不甚明显。在劳累后酸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气候变化有关。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并可有肌盛、腰柱侧弯、下肢牵涉作痛等症状出现。

中医学认为,外伤劳损仿及经,气滞血察;体弱多病,肝肾亏虚气血运行失调;或感受风寒湿,痹阻络道所致,本病属中医学“腰部伤筋”的范畴。

1.拳疗法

◆习练杨氏太极拳39式整套动作1-2遍(采用自然呼吸法)

然后单练:第19式右左分脚或第20式转身右蹬脚或第22式回身右蹬脚或第24式左跹脚,反复习练10分钟(采用顺式腹式呼吸法)。

按语:反复单练这些式子时,意念始终在养老穴和第1、2足趾之间,加强刺激小肠经和肝经。

2.自我摩穴位

背部命门。

下肢部阳陵泉、委中、承山、大溪。

腰椎骨质增生症

概述

腰椎骨质增生症,亦称脊椎骨性关节炎、退行性柱炎、肥大性柱炎、增生性柱炎等,是中年以后发生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一般以负重和活动范国较大的关节常累及。早期症状是腰部酸痛,不能久坐,久坐时必须频更换体位。晨起症状较重,稍加活动可减轻症状,但活动稍久,尤其是在疲劳后,症状又加重。少数患者可有补或补神经根受压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机制主要为肾精亏虚。因中老年肾气渐衰,精血不足,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过度,或长期劳损等所致。

1.拳疗法

◆如能够长期坚持习练杨氏太极拳39式整套动作1-2遍,对本病疗效较好(采用自然呼吸法)。

◆然后单练:第19式右左分脚或第20式转身右蹬脚或第22式回身右蹬脚或第24式左蹬脚,反复习练10分钟(采用顺式腹式呼吸法)。

◆按语:反复单练这些式子时,意念始终在养老穴和申脉穴,加强刺激小肠经和膀朓经。

2.自我按摩穴位

◆背部命门

◆下肢部环跳、阳陵泉、承山、悬钟。

腰推间盘突出症

概述

腰推间盘突出症又名“推间盘纤破裂症”。本症马发于20~40岁之间,临床上以第4腰椎~第5腰椎和第5腰椎~第1椎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临床表现为部疼痛,严重者可影响翻身和坐立。一般体息后症状减轻,咳嗽、喷嚏或大便时用力,均可使疼痛加剧。下肢呈放射高,凡第4腰椎~第5腰椎或第5腰椎一第1椎间盘突出者,一侧下肢坐骨神经区域放射痛。腰部活动障碍,以后伸障碍明显。脊侧弯,侧凸的方向表现突出物的位置和神经根的关系。主观麻木感,患肢温度下降;少数患者还出现局部冰凉感、灼热感或蚁行感。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肝肾不足、劳作扭挫、腰部受损、筋失其位、隧道壅塞、气血痹阻、经脉失畅所致,亦有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为之痹阻者。

1.拳疗法

◆如能够长期习练杨氏太极拳39式整套动作1~2遍,一般3个月后就有满意效果,少数患者需一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复。(采用自然呼吸法)。

然后单练:第19式右左分脚或第20式转身右蹬脚或第22式回身右蹬脚或第24式左蹬脚,反复习练10分钟(采用顺式腹式呼吸法)

按语:反复单练这些式子时,意念始终在养老穴和第1、2足趾之间,加强刺激小肠经和肝经。

2.自我按摩穴位

背部命门。

下肢部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

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

强直性关节炎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地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又名类风湿性脊柱炎、畸形性脊柱炎、类风湿中心型等。本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早期常有下背痛,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开始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或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强直,出现驼背畸形。

中医学认为本病系腠理空虚,卫气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袭入,致经气闭阻,气血运行不畅,经筋功能失常所致。本病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

1.拳疗法

◆习练杨氏太极拳39式,量力而为(采用自然呼吸法)。

然后单练:第19式右左分脚或第20式转身右蹬脚或第22式回身右蹬脚或第24式左蹬脚,反复习练10分钟(采用顺式腹式呼吸法)。

按语:反复单练这些式子时,意念始终在养老穴和申脉穴,加强刺激小肠经和膀胱经。

2.自我按摩穴位

背部命门。

下肢部环跳、太溪。

臀大肌劳损

概述

臀大肌劳损是指由于外伤或积累性损伤使臀大肌长期受外力的牵拉,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臀大肌及其附着部的慢性疼痛。本病多见急性臀部扭伤,有慢性劳损病史,或有受凉史。患者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臀部疼痛,以一侧多见,疼痛多呈酸痛或钝痛,可牵涉到膝以下及大腿后外侧,但不过膝关节,极少数伴有臀腿部麻木、酸胀及发凉等感觉,由坐位到站立位,上楼或跑步等活动受影响。臀部疼痛常缠绵不愈,反复发作,每遇劳累、阴雨天、受寒凉时症状加重。

中医学认为长期劳损伤筋,加之风寒湿邪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致使经气运行不畅,经筋失养而致。本病属中医学“腰腿痛”的范畴。

1.拳疗法

◆习练杨氏太极拳39式整套动作1~2遍(采用自然呼吸法)。

◆然后单练:第19式右左分脚或第20式转身右蹬脚或第22式回身右蹬脚或第24式左蹬脚,反复习练10分钟(采用顺式腹式呼吸法)。

按语:反复单练这些式子时,意念始终在养老穴和申脉穴,加强刺激小肠经和膀胱经。

2.自我按摩穴位

背部命门、八骰

下肢部环跳、阳陵泉、委中。

(未完成)


作者:戈金刚,杨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杨振铎首次入室弟子,著名武术家、中医内功按摩专家、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戈金刚出身中医和武术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养生之道,并在5岁开始习练少林拳。1995年在河南少林寺举办的首届国际少林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获金奖。戈金刚是无锡传教太极拳、太极剑国家竞赛套路的第一人。在无锡历次全民健身运动中,他组织和指挥了三次“千人太极拳”表演,曾被评为无锡“十大健康人物”“十佳健康榜样”。因在全国推广39式杨氏养生太极拳,主张通过练拳健身祛病,被媒体称为“拳疗奇人”。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