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中国外交界,一直以来人才辈出, 近有霸气侧漏的王毅, 温柔大方的华春莹; 远有睿智博学的龚澎, 风度翩翩的顾维钧。 而在我们开拓外交的这条道路上, 有一位隐藏已久的”狠角色“, 一直不为人知。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他敢拍桌子力压西方气焰: “我们回国, 电中国政府派兵船!再与你们周旋!“ 他被誉为“千面奇才”,创下无数第一: 中国第一位自费留学生; 第一位自办中文报的中国人; 第一个取得英国法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 香港第一位华人大律师; 40名太平绅士中唯一一位中国人; 香港第一位任立法局议员的中国人; 近代中国驻美第一任大使…… 他,就是伍廷芳。 ![]() 1842年7月30日,伍廷芳出生在新加坡华侨家庭,三年后,伍家迁回广东老家。伍廷芳幼年好学,读书过目不忘,身在封建大清,读书人皆以科举为唯一出路,伍廷芳却与众不同,思想和传统“逆行相悖”。 他厌恶八股之学更无心科举致仕,父亲只好送他去香港接受西式教育,14岁那年,伍廷芳进入香港圣保罗书院,习英文、算学、格致。虽然在英国治下求学, 但他心里装的,并不是自己的锦绣前途, 而全是对苦难祖国的满腔热血! 两次鸦片战争, 催生了无数清末的有志之士, 伍廷芳便是其中一位“开眼看世界”之人。 他以宣扬西学、启迪民智为己任, 年仅18岁, 就创办了第一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 慨国势积弱,民智闭塞, 乃大声疾呼,振聋发聩! ![]() 因精通英语,伍廷芳毕业后, 即担任香港高等法院译员。 在当年来说, 英治下屈辱的中国人, 能有这样一份工作, 算得上是罕见的“出人头地”。 但对胸怀大志的伍廷芳来说, 这绝非所求,他期望出国深造, 去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 1874年, 33岁的伍廷芳自费留学英国, 之后, 数以万计的留学生们走出国门, 一场浩浩荡荡的求学救国之途, 便是自伍廷芳而始, 他是近代中国自费留学第一人。 在英国, 伍廷芳对法学产生巨大兴趣, 他跑遍了全伦敦的法院, 旁听一件件案件的审理。 3年后, 他获得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 成为第一位, 获得英国法学博士的中国人。 那可是1877年, 一个拖着长辫子的中国人, 在英国成为一名大律师, 此事在当时造成的震撼, 不亚于在美国黑人奴隶制盛行时, 突然宣布一个黑人可以当美国总统, 这是实在让人无法想象的。 ![]() 回到香港后, 伍廷芳获准开办律师事务所, 他是在英国获准开业的, 第一位华人律师。 在中外最不平等的年代, 伍廷芳法权强国之梦愈发强烈。 1878年8月, 港督轩尼诗宣布废除针对中国人的笞刑, 在港英国居民为了自己的优越权, 聚众反对, 而在港华人唯唯诺诺不敢声张, 伍廷芳挺身而出: “笞刑只针对中国人,有违平等与人权!” 他组织华人力挺港督, 推动香港正式取消笞刑。 从此, 伍廷芳的名字传遍整个香港, 声名愈隆的他, 被提任为: 第一位也是当年唯一一位华人太平绅士。 两年后,他出任香港立法局代表, 打破了英国人38年来对立法局的垄断, 成为第一位进入立法局的中国议员。 这样的职位, 今天在香港仍可谓炙手可热, 何况在百年前, 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进入真正的上流社会。 伍廷芳被公认为在港华人代言人, 人们见了他都尊称一声“伍叔”。 荣华财富,地位权势, 伍廷芳尽数占有。 于未来而言, 他可以选择更进一步追随港督, 获得英国国籍这在当年的无上荣耀。 他也可以大肆敛财, 成为富甲香江的权贵。 可他偏偏, 走上了一条最难的路途, 在他看来滔天富贵一文不值, 在他心里破土而出的的, 正是那颗强国梦的种子。 ![]() 要强国,首先就要废除, 那些压在华人头顶的不平等条例, 于是,伍廷芳大胆在香港, 提出“废除公开鞭笞”、 “禁止女童买卖”、 “禁止歧视华人”等议案, 他雄厚的号召力面前, 香港立法会, 对他的议案全都一一通过并实施。 他还联合华人富商, 要求成立香港的华人商会, 打破英国垄断的财权; 他还与妻弟, 知名华人领袖何启一起, 进行九龙湾填海工程造福于民; 香港平民教育事业, 也得他倾囊襄助...... 在港华人的地位, 就这样被伍廷芳, 一点点一步步从尘埃里拉了上来。 1882年,伍廷芳的声名, 惊动了中枢重臣李鸿章, 恰好洋务运动开展, 李鸿章视伍廷芳, 为“物色数年”而未得的人才。 怀着报效国家的心, 伍廷芳果断离开了香港, 来到李鸿章幕府,干起了法律顾问。 身为改革者, 当力挽狂澜,势如破竹。 伍廷芳筑铁路、办交涉, 改法制、争国权。 以往每遇中西疑难案件, 洋人狂妄以为中国无法学之人, 总以西洋律法相辩, 而清政府处处落个完败。 没想到自从半路杀出个伍廷芳, 西律与他来说竟如数家珍, 洋人不得不甘拜下风。 由于律法外交上的卓越才华, 1896年,年过半百的伍廷芳, 被任命为第一任驻美公使。 ![]() 当时, 清国驻美公使即将到达美国的新闻, 早已经引起了美国民间极大兴趣, 伍廷芳的船到来,码头万人空巷, 当伍廷芳拖着辫子出现时, 美国人发出一阵阵哄笑。 没想到很快, 伍廷芳就让他们知道“厉害”。 晚上欢迎会隆重举行, 因为此前有李鸿章访美, 讲话时满口之乎者也, 弄得翻译都尴尬不已, 所以参加欢迎会的人们, 这次也都等着看伍大爷的笑话。 哪知道伍大爷登台,一开口就是: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evening…… 在场人瞬间懵了,因为伍廷芳说的, 绝对不是普通的美式英语, 居然是一口地道的伦敦腔! 要知道在美国,一口伦敦英语, 绝对会让所有人都高看一眼, 等伍廷芳全程脱稿英文演讲完, 全场爆发热烈掌声。 ![]() 在美期间, 伍廷芳使命所重,首在保护华工, 他从中美条约入手, 在在美华商受虐待问题上, 进行有理有据地抗争。 如1897年, 新泽西州白人凌辱华工事件, 伍廷芳正告美国政府: “地方官有意纵容匪徒殃害华民, 殊与条约之旨有悖, 即于贵国律例亦不相符。” 1898年美国托管菲律宾后, 美军统帅竟不许华人进入菲律宾。 伍廷芳从美国史上颁布法令入手, 指出在托管地实施排华违反美国法。 甚至于,他敢在美国国会, 痛斥议员们排斥华工的做法, 违背华盛顿平等精神。 华工由此受到极大保护, 伍廷芳成了华人利益的“守护神”。 弱国无外交,晚清时期,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无数不平等条约, 而伍廷芳外交雷霆手段之下, 我们竟签订了第一个平等条约! 1905年,墨西哥出台了排华法案, 禁止华工入境。 伍廷芳被派去交涉, 墨西哥仗着美国撑腰, 谈判时超出咄咄逼人, 但令墨西哥人没想到的是, 以前一直是软柿子的中国, 这次居然来了个硬茬子。 只见伍廷芳拍案而起, 怒喝道:“下旗!回国! 电中国政府,派兵船来, 再和你们周旋!” 此言一出,墨西哥官员目瞪口呆, 要打仗他们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只好找美国从中调停, 最终这场外交战, 墨西哥废除“禁止华工入境”法令, 并和清政府签订了平等条约: 《中墨通商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 在我们外交充满屈辱的年代, 唯有伍廷芳曾经为中国, 做了这一次扬眉吐气的外交! “弱国无外交,但可以有外交家。” 这句话,正是出自伍廷芳之口。 他以其卓越的外交风度, 成为晚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先后被派到西班牙、 秘鲁等国担任公使, 凭借高超才能为我们争得公平, 一次又一次, 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有一次,伍廷芳到英国演讲, 结束后一位贵妇人说, 要给自己的狗取名“伍廷芳”, 这是极大的侮辱, 在场的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而他这样巧妙回答: 那你记得天天抱着亲“伍廷芳”啊。 还有一次, 伍廷芳代表清廷与美国进行谈判, 指出美国在《辛丑条约》中, 获赔的数额远远高出了实际损失, 要求美国退还多余的部分。 最终,经过几年艰苦谈判, 美国政府退还赔款的多余部分, 用来接纳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 1908年, 伍廷芳和美国签定《中美公断专约》, 为中国加入海牙国际和平组织铺平道路; 他还找到电话的发明者贝尔, 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 邀请他们访问中国。 胡适后来说: “伍廷芳在海外做外交官时, 全靠他的古怪行为, 和古怪议论压倒了西洋人的气焰、 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居然能使一个弱国的代表, 受到许多外人的敬重。“ ![]() 1909年,67岁的伍廷芳, 终于完成他的外交使命, 回到了中国。 对外,伍廷芳力争祖国权益, 对内,他是一位“改革先锋”。 他以自己扎实的法律知识, 使流传中国数千年的野蛮重刑律法, “凌迟”、“枭首”、 “戮尸”、“缘坐”、“刺字”等均得以废除。 他首开了我国近代法律的先河, 先后主持起草了《大清商律》、 《商会简明章程二十六条》、 《铁路简明章程二十四条》、 以及《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等新法。 并创办中国第一所近代法律学堂, 培养了近万名法律人才。 孙中山称, “这是中国律法开的新纪元。” ![]() 而归来的伍廷芳, 因为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失望至极, 肩上又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余生为共和而战。 辛亥革命爆发后, 已经退休的伍廷芳不顾年迈, 出山参加革命力挺孙中山。 此时,清帝溥仪拒不退位, 为免更大的流血牺牲, 伍廷芳利用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 电请各国驻华使节, 对清政府施加压力。 他还被推选为南北议和的代表, 最终成功促使清帝退位, 以和平方式, 让中国完成了帝制到共和的顺利过渡。 南京政府成立后, 伍廷芳出任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 1922年6月陈炯明炮轰总统府, 80岁的伍廷芳拖着年迈身躯, 同孙中山共商反叛大计。 伍廷芳对于陈炯明的叛乱愤怒不已, 一气之下竟卧病不起, 短短几天后,伍廷芳乘鹤西去...... 弥留时, 谆谆授公子朝枢以护法本末, 昭示国人,无一语及家事。 失去伍廷芳,孙中山悲痛万分说: “今日伍总长之殁,无异代我先死, 亦即代诸君而死!” 伍廷芳走后, 他的妻子何妙龄按他生前商议的后事, 将他留下的家产,以及自己的积蓄, 全部捐给社会。 为香港兴建了合一堂、 为英华书院设立奖学金、 创办民生书院、建设湾仔福音堂、 开办大衿麻风院, 创建了何妙龄医院......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是这对旧时代的夫妻, 为这个新世界的社会, 留下的所有“遗产”...... 一夜白髭须,多亏东皋公救难; 片时灰骸骨,风名流传瀛海远。 被后世称为“千面奇才”的伍廷芳, 凭借过人才干,在国家最危难时, 用自己最孱弱的双肩, 撑起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担。 这一生, 他扛外交,修律法,促共和, 在每一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时刻, 他的选择总是同一个, 那就是走在正确的, 与国家发展相同的方向。 与时俱进的浩然正气, 让他的生命之花璀璨生辉! 今日之中国, 早已不是那个可以任人欺凌的中国, 外交部越来越霸气, 处处彰显大国风度, 想必这也是伍公毕生所期盼, 而他曾为这一天, 为我们这个国家所做的一切努力, 值得中华民族世世代代铭记! — END —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华人星光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