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IQS之CC(污染物控制)

 下一个时代 2021-01-22

“蓝色字”



基本要求

前言

目的:

  • 通过改进测量、控制及过程/搬运来提高零件清洁度。

  • 利用标准化的系统和有条理的方法来监控污染源,如颗粒物、总成中零件多余、油漆和喷漆件污染。

  • 运用规范化方式来处理问题。

范围:

  • 生产操作

  • 装配区

  • 发货/收货

  • 所有厂内操作

责任:

  • 负责人

  • 过程/生产/工程

  • 绩效考核

  • 生产经理

  • 质量经理

  • 针对所有失效的应变计划。

好处:

  • 提供污染物控制和问题沟通的机制。

  • 明确有效控制系统的要素。

  • 分配污染物遏制的责任。

  • 为持续改善提供支持。

  • 防止重复性错误,减少资源浪费。

  • 培训组织内部所有相关人员。

  • 提高质量指标:降低PPM和保修费用。

污染物控制理念

重点介绍五大污染区域及其基本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污染物对产品外观和/或功能的影响。 

1.颗粒物

2.颗粒物遏制策略

3.洁净室

4.油漆污物

5.多余零件

供应商应在适当情况下制订污染物控制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规程/作业指导书可能要求: 

  •        过程监控

  •        SPC或数据收集

  •        定期维护

  •        预防或预测性维护

注意:所有的污染失效模式应列入PFMEA和“过程控制”下的控制计划中。


现场审核中供应商易发生问题处
  • 缺乏标识说明有清洁度要求的工序或区域

  • 在PMEA中无清洁度有关的影响或可能原因分析

  • 过程控制计划缺少对清洁度的控制要求

  • 因清洁度造成的问题/损失缺少分析

  • 没有减少颗粒物的策略

  • 缺乏清洁室的专用规则

  • 没有由领导层制定的状况回顾和/或应对策略


审核员注意事项

检查清洁度状况,检查污染消除活动

管理层实施跟踪的证据:绩效报表

审核中是否包含清洁度或有针对清洁度的专项审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