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主人公是个异人,如何得道的?故事里没说。他言行举止怪异,特别是他描述了一次“异境界”的经历,那地方在湖南郴州苏仙岭白鹿洞,他说那里是另外一处“人世间”,具体咋回事?不知道啊,这正是《夷坚志》的妙处。
【原文】 时牢卒唐胜,出处诡异,语默不常,若病风狂者,人目之为唐颠。有母无妻子,尝以过逃去,久乃从苏仙山白鹿洞中出,言:“洞中大有佳境,山川邑屋,别一人间也。”或问:“尔何不遂留?”曰:“老母在,安可不归?异时去未为晚。”细扣之,则不答。喜饮酒,常以马通及蛇置于怀,诣人索酒。若呼与之酒,虽副以粪秽亦不拒。尝携毒虺来掾厅,掾呼至庭下,酌大白饮之,唐欣然一吸而尽。取虺啮食,留其半,曰:“姑藏之以俟晚饮。”每醉后,辄坦其腹,使人以铁椎撞之,如击木石,颜色略不变,后不知所终。(掾之孙植说。)
【白话语音文字版】 南城县(江西县名,现名同)邓某人在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做郴州的户曹掾(类似现在的民政局副局长)。那时,官府中有个看牢房的士卒叫唐胜,这个人的行为出没都显得诡异,说话和静默时都与众不同,好像得了“失心疯”的病,所以人们一般叫他“唐颠”。他有母亲但没有妻子、孩子。他曾经因为工作上的过失逃亡。很长时间后,他才从苏仙山白鹿洞里回来,跟人说:“白鹿洞里真是大有佳境,有山川河流,城镇建筑,真是另外的一处‘人间’呐!”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留在那里呢?”他回答:“我有老母在堂,怎么能不回来呢?以后有时间再去也为时不晚。”人们再仔细问他,他就不回答了。他喜饮喝酒,经常把马粪和蛇放在自己怀里,到别人家去要酒喝。如果有人招呼他,给他酒喝,即使酒里有粪便和脏东西他也来者不拒。有一回,他带着一条毒蛇,来到掾厅(邓某的官署),邓曹掾招呼他来到庭院里,给他倒了一大杯酒,唐颠很高兴的一吸而尽,然后取出毒蛇咬着吃,吃一半剩一半,说道:“先藏起来,留着晚上下酒。”每次喝醉后,他就袒露出肚子,让人用铁锤击打,打上去,感觉像是打在木头、石头上一样,他的脸色都不会改变。后来,这位唐颠不知所终。(这故事是邓曹掾的孙子邓植说的。)【祥宏点评】:户曹,类似现在说所的民政局。古代的官府,在中央一级分六部。地方一级分六曹,性质相仿,功能近似;掾,是副职或说属官,户曹掾,就是户曹的副职;郴州,湖南地名,现名同。苏仙山,现在叫“苏仙岭”,是郴州本地一处旅游名胜,所说的白鹿洞现在也有;唐颠所说的“另外的人间”,显然是一处“异境界”,也许是实有,也许是唐颠因修炼而感通到的;从种种言行来看,唐颠是个异人,不知他是如何得道的?他喝酒是一吸而尽,能感到他贪酒的劲头。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6-《夷坚志》中的“异人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