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荷初露】余荃:梦想中的琥珀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梦想中的“琥珀”

余  荃

安徽怀宁县禅师小学六年级

指导老师:徐  昭


      我一直觉得书籍是一种能为人类生活增添无尽色彩的神奇工具,书中的文字总是会引导着我寻找到未知的乐趣。

      六年级时学习《琥珀》这篇课文,作者佰吉尔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它的形成过程,他那形象的描绘和生动的记叙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好像一闭上眼就能看到万年前,阳光下、森林中,那棵老松树上正在上演的故事。我还会忍不住去想,如果我也有这样的一颗松脂球,那把它深埋地下,沧海桑田之后,等到它再被人发现时,可能就是琥珀了呀!会不会也有人为它写一篇文章?可谁又能想到这么珍贵的琥珀,当初是由一个小姑娘埋下的呢?真是想想就让人兴奋不已。

      我决定要实施这项伟大计划。首先,得找一个像书上那样的松脂球。对此,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家屋后就是一片松树林,现在也正好是夏天,我特意选在一个最热的中午去小树林找松脂。


      小树林里强烈的阳光透过十叶缝隙照进来,地面斑斑点点,耳畔拂过的微风仿佛裹挟着松脂的清香,伴随着“嚓啦,嚓啦”的脚步声,不知不觉我就已经沉浸在这搜寻的乐趣之中了。在找寻过无数棵松树后,我发现,松脂并不都像书中描写的那般透明闪耀,我看到更多的是长长的一条,像蜡烛燃烧时流淌的烛油;又或是一大块覆在树干上,像一层薄薄的糖霜,硬硬的淡黄色,并不透明。透明状的树脂也有,但都是很小的一滴,至于里面包裹了小昆虫的,那是一个也没发现。

      一连几天都没有什么收获,我不禁有些灰心丧气。晚上坐在窗前,月色如银,松涛阵阵,我重新振作精神,开始上网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原来,只有那些被折断了的松树或松枝的损伤部才会流出许多很粘的松脂,刚流出时松脂是透明的,若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变黄干硬。同时我惊讶的发现,原来竟然还有人专门采割松脂用于工业生产。

      于是,我决定退而求其次,既然找不到天然形成的,那就模仿采脂的方法来做个人工的。我选择了一棵比较粗大的松树 ,按照网上教的方法割开它的树皮,在伤口下面固定好一次性水杯来接松脂。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放进去了一颗小红果——既然包不住动物,那就包裹一颗红心吧 !

      采集完成后收回水杯冷藏,使松脂完全凝固。第二天再小心翼翼地去掉水杯拿出松脂,我认真端详自己的作品:有一股松木的香味,硬硬扁扁的圆柱形状,下面是淡黄色好像一层沉淀,上面黄色透明,透明层中间除那颗果子还散落了一些气泡 ,整体看起来像是奶奶那罐放久了的蜂蜜。虽然没做成当初想象的样子,但我也已经很满意了。


      课文里的松脂球在漫长岁月里经历了陆沉水淹、泥沙掩埋的变迁,最后才成为一块琥珀,我知道自己的松脂变成琥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还是把它装进一个好看的玻璃瓶里,埋在了屋后的一棵刺槐树下。因为我相信即便以后它消失了,这段经历也会如同埋藏在脑海中的松脂,若干年后挖掘出的将是那如琥珀般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余荃,怀宁县小市禅师小学2019届毕业生。上图右一为余荃 。


  责编:吴小平   排版:吴小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