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志明:我爱喜烟嗜酒的父亲

 新用户7391BFGL 2021-01-22



我爱喜烟嗜酒的父亲

湖北孝感 吴志明


  说起父亲,就不能不提及父亲喜烟爱酒的嗜好。
  今年5月份,父亲已经迈入了80高龄的门槛。虽说年大体弱,还有心脏病等3种疾病,但喜烟嗜酒的程度依然不减当年。
  听祖母讲,父亲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初。那时国家内忧外患,战争不断,自然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儿时的父亲,是在那吃不饱穿不暧的旧社会度过的。
  平时,我偶尔回家同父亲对酌时,提及那个苦难的岁月,父亲总是一言不发。好像在刻意回避着什么,偷偷地抹着眼泪。
  本来出生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年代的父亲,到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恰恰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真是雪上加霜,欲哭无泪。更何况当时家大口渴,孩子又多,衣不遮体,想想父辈那时生活是多么艰难困苦。
  后来,我们兄妹四人渐渐长大成人。祖母和父母总会旧事重提。用过往的经历和铁的事实,告诫和鞭策我们要好好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自强自立。


  那时祖父因病去世较早,父亲手下的5个弟妹正在成长之中。父亲又是长子,刚成年就承担起大人的责任。家中仅靠祖母和父亲苦苦支撑,仍然吃了下顿愁下顿,管了今天愁明天。或许就是在那个极度艰难的岁月,父亲过早地染上烟酒,用烟酒麻醉自己渡过了那段极其艰难困苦的人生阶段。
  其实,父亲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尽管只上几年私塾,但仍然热爱读书,借书自学,希望通过读书不断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正因如此,后来父亲被推荐到政府部门工作。
  我打记事时起,就知道父亲喜烟嗜酒。因为父亲回家吃饭时,总爱用烟酒来逗我。一口烟、一滴酒,让我丑态百出,令全家人捧腹大笑。
  我记忆最深的是,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春节。父亲去隔壁湾子干爹家拜年。早上出去到晚上也不见人踪影。于是,母亲带着我去干爹家打听父亲的情况。干爹说父亲在他家喝完酒后,被一位好友医生接到家中喝酒。
  记忆中,当母亲带着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赶到医生家打探消息时。医生说,晚上7时许,父亲喝完酒、吃完饭后独自回家了。母亲一听心情更加焦急,一边牵着我的手,一边东瞄西望,还大声叫着父亲的名字。待我们母子回到家中时,湾里热心快肠的大伯、叔叔们知道消息后,也出门在附近寻找。找人的乡亲们逐一返回,没有一丝消息。母亲的心更乱,坐卧不安。母亲和衣而座,彻夜未眠。天刚蒙蒙亮,母亲又准备出门寻找。湾里一位大哥哥正上门告诉母亲父亲的下落。原来,哪位哥哥上厕所时突然发现父亲醉卧在厕所里,连忙到家中告之。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过年时,因为经济拮据,哪家能备上三、五斤酒,算是条件不错的家庭。谁知那天父亲与陪客们喝得正欢。医生家仅有的三斤酒喝得底朝天。眼看就要揭短亮丑了,医生急中生智,连忙用医用酒精冒用白酒待客。父亲辞别时,人还算清醒,勉强回到湾里。由于酒性发作,父亲没有挺住回家,便醉倒在湾路边的厕所里。
  后来,我当兵走了,再后来,我结婚成家了。有时回家,发现父亲在乡亲或朋友家总是喝得醉熏熏地回来。有时我提醒父亲要少喝酒。父亲当面答应,背后依然我行我素。有时母亲还替父亲打着掩护。或许是眼不见心不烦,以后我再回家时也不说什么了。


  十年前,母亲突然患病撒手人寰。父亲开始了独居生活。过去母亲在时,酒后有母亲照顾。母亲走后,父亲喜烟嗜酒的习惯仍然如旧。
  或许是母亲走后给父亲带来了寂寞和孤独,或许烟酒是父亲一生中最好的伙伴。父亲喜烟嗜酒的程度并没有随着年高体弱而减少。有时甚至比年轻时还要更甚。
  每次我回老家在产川下车,遇见熟人时,总有人向我反映,昨天,你父亲与几个朋友喝酒喝得醉熏熏的,走起路来浪浪跄跄。
  早在16年前,父亲肺部出现不适,到医院检查时确认为肺部疾病。医生告诫父亲要彻底戒烟。为了治好父亲的病,我们兄弟相继出钱买药治病。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依然偷偷地躲着抽烟。后来经过很长时间的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父亲又开始大明大白地抽起烟来。
  前几年的一个春天,父亲也不知是何原因导致脾脏破裂住进了医院做了手术。我们兄妹几人猜测可能是父亲醉酒后摔倒的,但父亲死不承认。事后,便有消息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我和弟妹们十分担心父亲的身体健康。每次见面,我们兄妹人人说,个个劝,要父亲要戒烟限酒,父亲听着默默无语,一言不发。为此,我也曾说过斗气的重话,依旧不能改变父亲喜烟嗜酒的人生习惯。
  母亲走后有段时间,我和妻子回家陪伴父亲过了一周的生活。父亲生活很节俭,本来一顿能吃完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吃。有一天父亲感冒了,从卫生所打针回来,依然喝酒,还美其名日,一针见效。言下之意,就是可以抽烟喝酒啦。


  后来,我到武汉做事,每年回家看父亲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家我都“检查”父亲的烟酒贮备情况。父亲的烟酒都很充足。酒成坛,烟成条。生活过得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虽说父亲有喜烟嗜酒的毛病,但仍然不失一个好父亲。
  那年,我在镇上读高中。父亲怕我的营养跟不上,特意让我到他单位的食堂吃饭,这无形地增加了父亲的经济负担。作为儿子能回报的只能是拚命地读书。然而,高考时,我却榜上无名,让我羞愧不已。
  在“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教育声中,我又踏入了校门,开始了苦读生活。开学不久,我在参军报国的宣讲声中,毅然报名参军。参军时又出现了波折。我又因为大队名额少,年龄最小而落选。当时,父亲见我铁心要当兵,连忙找熟人做工作,终于从武装部要来指标,使我顺利地踏上从军之路,开始了新的奋斗征程。
  当兵前,我因患急性肝炎住院治疗。住院初期,父亲放日夜守在我的身边,以至父亲也染上肝炎病。事后,父亲没有半句埋怨的话。
  时光匆匆,我转业的次年,我又因病需要动手术住院治疗。那年,父亲已经63岁了。父亲仍然像儿时那样照顾—样,跑前跑后,无微不至。望着日益渐老的父亲,感动之情油然而生,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尤其在晚年,父亲非常理解儿女的难处,在身体有病的情况,尽量不给儿女找麻烦。以一已之力,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体现了坚强的意志,表现了伟大的父爱,展现了一个男人的风范。为身为人父,身为人母的儿女们树立了榜样。
  在父亲八十岁高寿之际,写下这篇不成熟的文字,以感谢父亲对儿女的教育培养,感恩父亲对儿女的深情厚爱。以此鞭策自己像父亲那样爱家庭、爱儿女、爱生活,稳稳当当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尽享美好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志明,网名,窗前人,湖北孝感人。曾在陆军炮二师、空降兵部队服役,长期在机关工作。

  热爱读书,喜欢码字,有多篇文章散见于报刊和微刊。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