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匡胤游相国寺:朕需下跪吗?高僧回复八个字,救下全寺僧人性命

 老黄说史 2021-01-22

赵匡胤游相国寺:朕需下跪吗?高僧回复八个字,救下全寺僧人性命!赵匡胤礼佛:朕要下跪吗?高僧:见在佛不拜过去佛!君臣皆大欢喜。

引语

起源于印度的佛教,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被国人所接受,至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成长。历代帝王之所以信奉佛教,是因为他们自知“罪孽深重”,想在佛前寻求一些慰藉与神灵的庇护。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同样也不忘乞求于佛,以证心安。

赵匡胤的治国之道

赵匡胤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的次子,赵匡胤在后汉时就投奔枢密使郭威,成为后周世宗柴荣的左膀右臂。柴荣在位时,他随征北汉、南唐,屡建战功。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时为禁军最高统帅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赵匡胤正是利用这次出兵的机会,发动了不流血的“陈桥兵变”,被手下众将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定都开封,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称帝之初,其实是个烂摊子——国家仍处于分裂的局面之下,除了西北边的强敌西夏与大辽(契丹)外,当时与北宋同时并存的割据政权,还有吴越、南唐、后蜀、南汉等国。为了一统天下,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逐步收复了吴越、南唐、后蜀、北汉、南汉。

天下稍定,赵匡胤又开始解决来自身边的威胁,那就是拥兵自重的诸将。他通过“收其精兵,削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以及“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创差遣制度等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赵匡胤还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恢复了五代以来的战争创伤,且使国家呈现出相对稳定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北宋的都城开封,有座著名的寺院大相国寺,赵匡胤也想着去礼佛祈福。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是东京最大的佛寺,初创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711)重建。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

拜与不拜是道政治题

开封城内有这样一个好去处,赵匡胤当然不会错过,所以,建国不久,就专程跑到大相国寺礼佛参禅。皇帝驾临,寺里的僧众列队拜迎。走完君臣之礼后,赵匡胤要进殿礼佛了。这时,赵匡胤突然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礼佛时,他要不要行跪拜大礼。这可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皇帝的拜与不拜,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如果回答不慎,往小了讲,皇帝龙心不悦,往大了讲,如果龙颜震怒,说不定还会给全寺僧众招来杀身之祸。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朝中定下了规矩,任何人见了皇帝都得下跪参拜。但是,很快问题就来了,那时,刘邦的老子刘太公(刘煓)还活着,这天下只有儿子拜老子,可没有老子跪拜儿子的道理。其实,在刘邦称帝后、规矩定立前,他是五天朝见父亲刘太公一次,好像平常人家父子间的礼节一般。但是,规矩定立后,就有人告诉刘太公:“天无二日,太公虽贵为皇帝之父,实为人臣,不能让皇帝对他拜见。”后来刘邦再来拜见,太公拿著扫帚在门口恭敬相迎。刘邦知道原因后,这才想了个办法,那就就尊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秦庄襄王嬴楚。第二位被尊为太上皇的,就是汉刘邦之父刘太公了。刘太公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未曾为人君后来成为太上皇者,也是第一位在世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小皇帝见老皇帝,大礼参拜就名正言顺了。

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所以,当赵匡胤询问寺僧“朕需要下跪吗”时,相国寺的僧人一时无从作答。这时,随驾来寺礼佛的僧录赞宁出来给大相国寺的和尚们解围了,赞宁对宋太祖赵匡胤说了八个字,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赞宁的回答是:“见(通“现”)在佛不拜过去佛”。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録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宋欧阳修《归田录》)

赞宁的这八个字,是个大大的马屁,他将赵匡胤比作佛,为现在佛,庙里供奉的也是佛,为过去佛,都是佛,当然不用参拜了。赞宁的话,赵匡胤听着挺受用,微笑着点头表示认同。从此,皇帝进庙不用拜佛,就成为不变的规矩,一直延续到清末。

僧录赞宁的机敏

赞宁是何许人也?赞宁,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是北宋高僧,还是佛教史学家。后唐天成年间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清泰初年入天台山受具足戒,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专习南山律。与人谈论,辞辩纵横,有“律虎”之称。内学之外,兼善儒、老、百家之言,博闻强记,擅长诗文,声望日增,为吴越王钱俶所敬,署为两浙僧统,赐“明义示文大师”号。

北宋建立后,赞宁来到开封,被任命为右街僧录。僧录为皇帝任命的佛教僧官(相当于现在的宗教局或佛协领导),最早起源于后秦,秦主命道䂮为僧正,僧迁为悦众,法钦、慧斌掌僧录。但此“僧录”职权, 史载不详。至唐重置,主掌全国寺院、僧籍以及僧官补授等。宋代因之。《宋史·职官志》:“左右街僧录司,掌寺院僧尼帐籍及僧官补授之事……并属鸿胪寺,中兴后,废鸿胪不置,并入礼部。”

关于赞宁博学机敏的故事,史料也有所记载。史称,赞宁国初为僧录,颇读儒书,博览强记,亦自能撰述,而辞辩纵横,人莫能屈。说的是他有著书立说(太平兴国初叠奉诏旨编修《宋高僧卷》,记载佛教事务及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芏),口才也好。

赞宁的才名在外,有人听了并不服气,有个叫安鸿渐的读书人就是其中之一。安鸿渐自认文词隽敏,尤好嘲咏。安鸿渐有一次在街上偶遇赞宁,赞宁身边有数僧相随,安鸿渐便口占一联,指而嘲曰:

郑都官不爱之徒,时时作队。

安鸿渐此联,是引用郑谷之诗“爱僧不爱紫衣僧”,来讽刺赞宁。赞宁也不客气地回击,应声答曰:

秦始皇未坑之辈,往往成群。

赞宁的回击之联,既狠且妙,所以,时人“皆善其捷对”。正是因为赞宁有如此机敏之才,才巧妙地为大相国寺众僧化解了一场危机。

(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