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与不拜,是个问题

 其实斋啡几好饮 2021-12-02

今日本骚远赴广州之边陲,到那差一点就能吃到走地鸡的所在,录制《无话不聊》最新一期节目,因此没有时间写文。

但作为一个日益成熟的日更专栏,我自然深知“鸽”读者乃是大忌。

无奈,手中既没有存稿,又不愿敷衍,于是请来我的好朋友扁舟子——一位隐藏在我身边的诗人,一个资深的语文教育者——前来救场。

下面请欣赏他这篇拜与不拜,是个问题》,以下是分割线,我溜了,祝你们开心。


文:扁舟  

(一)

当你去到寺庙,面对着宏伟庄严的佛像,拜与不拜,我想,这并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但请你设想,当至尊的皇帝,面对着同样至尊的佛像,拜,还是不拜呢?

这就确实是个伤脑筋的问题了。

而假如皇上问你这个问题呢?你又该如何回答?

啊哈,别慌,其实早已有人帮你想好了答案。

欧阳修《归田录》开卷第一则回答的,就是这个问题。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烧香,问当拜与不拜。僧录赞宁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赞宁者,颇知书,有口辩。其语虽类俳优,然适会上意,故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至今行幸焚香皆不拜也。议者以为得礼。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二)

故事虽小,却可以喻大:拜与不拜,关系到的,乃是皇帝威严与宗教威严,孰轻孰重的问题。

古代将皇帝去某处地方,说成“幸”某地。在这里,去相国寺曰“幸”,想来,相国寺是应该感到荣幸的。

欧阳修是儒家士大夫,站在皇权这一边不足为奇,可是看僧人赞宁的回答:“见在佛不拜过去佛”,至少可以见出,在赞宁这里,皇帝的面子,肯定要比佛菩萨还大。

虽然古代曾有过“沙门不敬王者(即僧侣无须对皇帝行跪拜礼)”的争论,但是像赞宁这样向皇权献媚的情况并不少见。

例如唐朝僧人薛怀义、法朗就曾附会武则天为弥勒佛下世,是替唐王朝来做阎浮提主的。而武则天则封赏薛怀义等人,赐紫袈裟以示优待。

由是,看不起这种行为的儒家士大夫,则蔑称其为“紫衣僧”,像诗人郑谷就曾有过“爱僧不爱紫衣僧”的诗句。

即如上文所引《归田录》,欧阳修说赞宁“其语虽类俳优”,就隐隐含着一点贬意。

皇帝不必向佛菩萨行大礼,僧人向皇权献媚低头,这是中国的情形。

而西方则大不相同:教皇给皇帝加冕,皇帝的权威需要教皇的承认,为求得教皇的原谅,亨利四世破衣烂衫地跑去给教皇下跪。

(三)

情形虽然看起来相反,逻辑却是一致的:谁的武力弱,谁就得服软。在中国,皇权向来是比宗教势力强的。于是,僧人向皇权献媚,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遇上文明礼貌的皇帝,懂得各自管辖领域不同,我礼貌对你,你也礼貌待我,互利共赢,也是有的。譬如宋孝宗,就是这样做的:

孝宗)驾幸上天竺礼敬大士(即菩萨)。问住山若讷曰:大士之前合拜不合拜?师曰: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上欣然致拜。
《佛祖统纪》卷第四十七

“不拜则各自称尊,拜则递相恭敬”,多漂亮的回答啊!不得不佩服若讷和尚的机智,一句话便让至尊的皇上“欢喜信受,顶礼而去”,比同样机智的赞宁要有面子得多。

若碰上这么个好回答,拜与不拜,那就不再是个问题:拜就是了。

然而,万一遇上的是个傲慢得不行的皇帝,拜与不拜,那,大概也不是个问题……


附记

写这一篇小文的念头,早在寒假时便已萌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