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师初登讲台很紧张他说“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1-01-22

【平湖一柱 第1377

【核心提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此前一直是作为学生台下听,现在站上台上,要给学生讲,角色初转,心理上肯定会有着诸多的不适应,心情紧张实属正常——站立讲台,面对下面几十双充满期望的、黑黝黝的大眼睛,“拿着话说不出嘴来!”并不意外(哈哈)……

有个网友问:“我是一名免费师范生,应该如何克服对讲台的恐惧?”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赵本山小品《我想有个家》的那个"紧张"情节。

“大家好,我叫不紧张……”本山大叔在舞台上对“紧张”的极度夸张笑喷了无数人。

这个段子之所以引发人们共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作为“主角”面对—特别是第一次面对众人或陌生时,每个人都会紧张,都有过紧张的经历。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新教师,此前一直是作为学生台下听,现在站上台上,要给学生讲,角色初转,心理上肯定会有着诸多的不适应,心情紧张实属正常——站立讲台,面对下面几十双充满期望的、黑黝黝的大眼睛,“拿着话说不出嘴来!”并不意外(哈哈)。

其实,不仅我们常人这样,很多名动华夏的大师们,初登讲台时也这样的,比如沈从文。

1920年代末,沈从文去上海中国公学教书,第一次登台授课前,他既兴奋,又紧张,备课认真而又充分,他想:“准备的这些资料,讲一小时是绰绰有余的。”

可是,当沈从文站上讲台,抬眼向下望去时,心里却不禁陡然一惊:只见台下黑压压一片人头,无数条期待的目光,正聚焦在自己身上。他全身被灼热的眼力狂扫不停,脑子便“嗡”地一声炸裂开来,原先想好的话一下子都飞迸开去,留下的只是一片空白,嘴无论如何也张不开了。

一分钟过去了,他未能发出声来,

五分钟过去了,他仍然不知从何说起,

众目睽睽之下,他竟呆呆地站了近十分钟!

在沈从文的感觉里,这10分钟,甚至比他当年在老家——湘川边境翻越棉花坡还要漫长和艰难。

幸好的是,沈从文虽然10分钟没有说出话来,但下面的学生却也只是静静地等着他、期待着他……

终于,沈从文慢慢平静下来,原先飞散的话语在脑子里又开始聚拢……

沈从文终于开口了,可是,他不开口便罢,这一开口,原来准备好的话语就像大队人马冲破了强敌重围,倾城而泻,一发不可控,原来预备好的一小时内容,十多分钟便“吐”完了。

台上的沈从文再次陷入窘迫,他无助地望了望同学们,最后无奈地拿起粉笔在黑板写了这样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看着沈从文怯怯的模样,台下听课的学生们再也控制不住了,禁不住哄堂大笑———这位“小先生”虽然怯场,倒也是个实诚人。

沈从文的第一节冏课,被同仁们当成笑料:“居然十几分钟讲不出一句话来,这样的人也配做先生!”

有人向学校时任校长的胡适告状,胡适竟一笑了之:“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所以,初为人师,初登讲台,紧张实属常事,不紧张才是怪事。

紧张说明自己有责任心,想上好课,想做个好老师。

人生就是一趟旅行,每天都会面临新事。万事开头虽难,但只要勇敢面对,没有趟不过的火焰山。

作为一个师范生——公费师范生,已经经过 了4的专业学习,经历了多次的试讲和实习,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应当充满自信。

而且,台下面对的还是中小学生,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敬佩,对像你这样身上笼罩着免费师范生的老师更是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因此,你只要备好课,大胆讲,你就是课堂的王!你要用渊博的知识吸引他们,用不凡的气质折服他们,用炽热的爱心温暖他们,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做个老师并不难,做个老师很幸福!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 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