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交部科员和年薪四十万的程序员哪个好?

 竺言小聚 2021-01-22

先说下本人经历吧。

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下属单位,工作了几年后,脑子短路,离职去了互联网。去了互联网后,很不适应,呆了一段时间,又考回体制……当然之前的单位是回不去的,因为只招应届毕业生。

在部属单位工作的这几年,对外交部也算有些了解。大家直观的感受都是分房(价格我就不说了……)、体面、出国(进了部,想不出国都不行,出国回来一般就会提职,当然年轻人一般都是去祖国的友好国家、晋升快(都是职位等人,处级以下没有职数限制),子女上学有保障(幼儿园……高中)、工资(一般比地方要低),但其实进入部委(含外交部)这个层级的单位,你获得的是一张提升自己层次的门票,可能在部委待久了的人反而不觉得或者没有意识到。在这个圈层你将接触其他人接触不到的信息(不涉及犯罪,人人都有保证国家秘密的职责和义务)、处事方式、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可以说,你锁定了最起码两代人的社会层次。你在有生之年至少将以处级退休,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你会积累多少财富(人脉、声望、合法的收入),你能想象的到,也可能想象不到。如果你有幸进步到司局级,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还将代表祖国驻外。你的阅历、财富对你的下一代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当然事事无绝对,也可能较小概率,你的后代一事无成。

进入部委,你接触的最低层级的领导都是处级(在你的老家,相当于天天跟县长坐一个办公室—无地域歧视),时常见到的是主管你们处室的司局级领导(经常需要开会),偶尔能见到部级领导。想想你天天与这些人相处,你的谈吐、思维是不是已经可以碾压同龄人太多太多。你获得的成长将是坐着🚀提升的。

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我们总体的处事方式和价值观更偏向体制的内核,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进入体制,你得到的历练与成长更多(这里要说明,不涉及违法乱纪),无论是思维、价值观、人脉,还是社会认同。

反观如果你进入互联网,你将面对的是那里所宣扬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驱动企业发展方便,绝对是所向披靡,要不然国企也不需要改革了。但是这些价值观用在维护社会关系上,绝对不是最优解。而且,我想说,如果你进入社会不久,幻想自由,向往活力,也许互联网大厂并不是你的最优解,压力大就不说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汪洋大海中,任何外来文化都会黯然失色,变成本土的四不像(至于为啥叫四不像,这里按下不表,后续再与大家分享)。互联网企业高效、透明?嗯嗯…… 。凭心而论在某些方面,互联网肯定要比国企或体制内伶俐果断,但在一些特定方面(人际关系、涉及个人利益),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前的经历告诉我,如果非要说说工作中的糟粕,可以说体制内不好的一面最起码是遵从着我们文化中的含蓄(这里说的是我们文化好的一面),保持着水平面之上的美好,互联网就变成了赤果果的……

四五十万的收入,在毕业初期确实很诱人,在这个成名要趁早的时代,看着确实不容辩驳。但成长过后,或者毕业时你就有较大的格局,你都会明白时间的魅力。互联网的收入基本不会是一直四五十万乃至逐年递增,因为最终在那里干到中年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这之后呢,你的四五十万去哪里挣?进入体制,伴随收入逐年递增的,还有你的职位。

巴拉巴拉了这么多,都是自己血淋淋的体会,一家之言,难免有偏颇,说的不对,请见谅……后续会继续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