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在中央垂直单位了,我应该咋办??

 你一直在玩儿 2022-08-04 发布于江苏

作者:卡布基诺。

中央垂直单位是个“坑”说说中央垂直单位的五宗罪),我想这不需要我再多说什么了。那身边很多同志想跳出“坑”,改变现状,我认为需要好好想想有什么办法。从2016年开始,国考不再面向在职公务员(含参公人员)招录,很多省份的省考也相继落实政策。在职公务员想要重新择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条路基本被堵死了。

一   参加遴选或选调考试

1.中央机关统一遴选、各省级机关统一遴选。大机关的好处大家都比较清楚,玩儿哥之前有写过。职务晋升空间大、职数多、能够给你一个比较高的保底,比如在中央部委,可能大部分人都能到厅级干部,在省直单位,大部分人搞一个处级干部也是没有问题的;人际关系比较好相处,大家都有位子,吃相不会太难看,对于野心不大、想法不多的同志来说,安安稳稳上个班、混个级别是很容易做到的;大单位的牌子好听,说出来似乎有一些面子,能够满足虚荣心,心理感受比较舒服。而且,往往越大的机关,在各种改革面前越安全、越稳妥,一般不会有大起大落。

当然,作为基层公务员晋升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遴选考试报名的人非常多,竞争也很激励。同时,去到大机关工作,随之而来必然要考虑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问题,家里能够支持的没问题,家里条件一般的,要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买房,压力还是比较大。

2.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自行选调。经济发达地区出于发展需要,这些年大量需要人才,选调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比如珠三角一些城市,动辄面向全国选调几十甚至数百名公务员,通常会配套租赁房、人才补贴、子女配偶随迁、配偶推荐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人才便利服务。并且对于报考人员给予适当交通食宿补贴,比如只要你去考试,省内发1000元/人,省外发2000元/人。

这些条件是很丰厚的。并且比起中央、省级统一遴选,也有不少优势。首先收入比较理想,不低于甚至高于一线城市。比如,在珠三角某些经济特别发达的区镇街,一个股员合法收入有将近三十万一年,珠三角某地级市一个处级干部的收入水平超过省领导的收入水平,这都是很正常的。而且与一线城市相比,房价没那么高,相对可以承受,工作环境、氛围比较务实,生活比较舒适,我个人认为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当然,与大机关相比也有个问题,就是上升空间小,但我认为如果不是立志追求仕途,这的确是一份有着体面收入的体面工作,并且随着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实施,未来基层公务员的级别待遇问题也将逐步解决,还是有盼头的。而且,小单位也有小单位的好。正如玩儿哥以前所说,一是同样的级别,不代表同样的权力或者感受。打比方说,在省直机关里面做一个副处长,只是所在单位的中层,甚至还要自己干活,但同样级别,在地级市里就是一个局长甚至县长,那么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不在话下。所以有时候不能光看级别,也要看实权。地级市的机关里,一个科长就已经可以决定许多资金、政策,但是在省直机关里,一个科级干部屁都不是,孩子上学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所以从发展前景和实际感受上来说,在省直机关做一个处级干部,大约相当于在地市做一个科级干部的感受。二是小单位往往没这么好听,但是可能更加实惠。打比方说,在一个省会大城市,省直机关单位上百家,工作人员n多人,那办事情往往要找所在城市的相关部门,没那么方便。那相反,如果是所在城市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他们与各方面打交道更多,可能办事情就更加方便一些。
3.曲线救国。举两个例子,一是我们单位(地处珠三角的中央垂直单位)去年从粤北地区调来一个小伙子,来了没多久就考上市民政局走人了。很多单位选调都有范围限制,比如仅在本市范围内招考,或仅在珠三角九市招考,那么其他城市的就没有机会报考了。这个小伙子很聪明,先争取系统内调动,然后以我们单位为跳板,成功跳到了珠三角城市的地方单位,收入待遇、发展空间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同样是我们单位的一个小伙子,前些年借调到北京部委很长时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能力也受到领导认可,去年中央机关遴选,他报考了借调他的部委司局,自己认真准备通过全国统一的笔试,后面的面试由各部委自行组织,他熟门熟路、胜券在握,自然也就通过了。

二 跳槽到事业或企业单位

1.报考事业单位。在职公务员不能再考公务员,但可以考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一般专业性都比较强,适合理工科背景的朋友。2015年,刚传出收入要降的风声,我们单位一个管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女生,立刻去考了市里一个专业型的事业单位,去年得知她评上了高级工程师,工资比起不走的话翻了一倍了。她的经历还是很值得借鉴的,第一,她是学工科的,文字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都一般般,论考试确实不是文科生的对手,于是她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花3万块报了班,密集训练自己笔试和面试水平,成功考上了。第二,事业单位收入待遇与职称挂钩,而评职称又与工作年限、资历、论文等硬指标相关,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实现收入提升,比起寄希望于领导提拔,更容易实现。

2.谋职企业单位。这条路不适合大多数普通人,我见过的成功跳槽到企业的,要么是玩儿哥这种确实能力出众的,新机会自然而然就送上门,人还没辞职,两家省属大国企offer已经拿到了;要么是有背景有关系能够搞定的,比如系统内某单位副局长跳槽到企业做中层去了,某美女同事嫁了个土著老公,直接调到本地大企业去了;要么就是家族企业、本来就有生意的,八项规定之后,处级干部要上报财产,加上收入下降,干脆辞职专心做生意去了。

三   发展副业多挣钱

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走不了,比如专业太冷门找不到对口岗位、年龄过了35岁、不擅长考试又没背景关系,或者不想换个单位从头再来,等等,又确实对于现状颇多不满,那就要想办法多赚钱,毕竟钱才是硬通货。
很多人颇有微词,那我觉得靠自己的双手,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挣劳动所得。只要不是以权谋私,只要不是权力寻租,相反是用自己的努力钻研去获得知识产权等利益,就没什么大问题。(玩儿哥点评:接下来这些内容见仁见智,欢迎批评指正。总之,一定要学好《政务处分法》等相关规定!
 

1.考证。还是我那个学土木工程的前同事,自己考了N个建筑类证书不说,还拉着本来学计算机的老公一起考,一年靠挂证都能挣个十多万。考证对于学理工科的人来说,真的没有那么难。(玩儿哥点评:挂证明显是不对的,每个人还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写文章。写前几天刚知道,我们单位一个边缘处室的领导,平时也没啥存在感,居然写了一部60万字的公安题材长篇小说,目前正在连载,下一步准备出版。
3.做生意。我有同事卖了一套房子,开了间艺术学校,老婆负责日常打理。还有同事做微商,平时在朋友圈卖卖化妆品、保健品什么的。还有同事做车辆租赁生意,等等。可能有些人觉得上不了台面,但我觉得与其天天抱怨嫌弃,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哪怕是跑个滴滴顺风车呢,先做再说。(玩儿哥点评:一定要合理、合法、合规。微商啥的就别做了,切记闷声大发财!

4.投资理财。很多人收入好的时候闷头工作根本不管理财的事儿,收入不景气了,开始想着理财了。我觉得理财的观念应该尽早建立起来,该买房时就果断出手买房,不要妄想着房价还会降之类的,该学习理财知识就学习,股票、基金什么的,不要嫌麻烦。说回我自己的例子,我2012年参加工作,到现在第八个年头,已经折腾了三次房子,每次转手基本都赚一倍,去年住上了大房子,还有一套小房子出租。当然跟很多牛人没法比,但我和我老公家里都指望不上,不啃老完全靠自己,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不容易了,幸好折腾了几次房子,才实现了现在更进一步的生活。

总之,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既然已经在中央垂直单位这个“坑”里,千万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患上“斯德哥尔摩症”,硬要嘴硬说单位挺好的,别人说单位不好还去骂人家。   

总结起来就是:

正视现实,努力拼搏,力求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