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竭与龙血竭鉴别

 植物游记樊蓉 2021-01-23
写在前面

第一次知道血竭是在本草中国的视频里,知道是一个非常贵重的药材。

血竭与龙血竭的关系一直分不清楚,终于寻得两者的样品,我们来学习了解一下。

两者的来源
01
血竭

血竭又名麒麟竭,系贵细中药,自古以来为进口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主产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02
龙血竭

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 chinchinensis),含脂木材经乙醇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又名广西血竭或国产血竭,主产于广西和云南。

1974年载入《云南省药品标准》,开始了国产血竭的生产和应用,1990年作为一类药材批准上市。

目前临床多用龙血竭代替血竭使用,虽然二者功能主治相似,但疗效仍然有别,一些医药工作者也易混淆两种药材。

两者历史沿革
01
血竭

《图经本草》载:“旧不载所生州土,今出南蕃诸国及广州,木高数丈,婆娑可爱,也似樱桃而有三角。其脂液从木中流出,滴下如胶饴状,久而坚凝,乃成竭,赤作血色,故亦谓之血竭。”

从古代本草对血竭原植物的描述和采集方法,显然非现今的棕榈科植物(Daemonorops draco)的果实的分泌物。

历史上血竭来源复杂,包括百合科龙血树属、棕榈科黄藤属、豆科紫檀属和大戟科巴豆属的多种植物。

但最先进口作为中药血竭使用的应该是,龙血树属植物分泌的树脂,如非洲产的索可脱拉血竭。

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的果实分泌物,在我国作为血竭使用,可能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1405年)。

著名航海家郑和7次航海,历经东南亚和非洲,带来了东南亚的血竭。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萎缩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明清以来,东南亚盛产的棕榈科黄藤属植物果实的树脂。

逐渐替代来源以龙血树属植物为原料的西域血竭,成为我国传统中药进口血竭的主流品种。

并作为血竭的唯一来源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成为中药“血竭”的正品。

02
龙血竭

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na)植物的树脂作为血竭,其用药历史最为悠久,公元前78-77年古希腊、古罗马和古阿拉伯所用的血竭就是龙血树属植物的树脂。

由于来源于龙血树属植物的血竭的资源渐趋减少,东南亚的血竭才成为主流品种。但随着东南亚产血竭的大量使用,其资源也濒临枯竭。

为了解决血竭的用药问题,在进行本草考证的基础上,1971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淘先生经过大量的野外调查,在云南发现我国也有龙血树属植物的分布。

其中,剑叶龙血树能够分泌树脂,可能就是《滇南本草》记载的血竭。

经过大量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制备工艺等研究,蔡希淘先生将剑叶龙血树的树脂,开发成为国产血竭。

1990年获得原卫生部批准,当时批准的药材名为“广西血竭”。

1999年标准转正后收入国家药品标准,并更名为“龙血竭”,从此龙血竭成为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材。

两者的采收加工
01
血竭

采收成熟果实,充分晒干、粉碎,筛去果实鳞片等杂质,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

或取果实捣烂,置布袋内,榨取树脂,然后煎熬成糖浆状,冷却凝固成块状。

亦有将茎砍破或钻若干小孔,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血竭通常分原装血竭和加工血竭,进口血竭主要为加工血竭。

原装血竭为原产地印度尼西亚初加工所得团块,一般不加辅料,质量较优。

加工血竭为原装血竭,从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产区运到新加坡进行二次加工。

掺入辅料加工而成,并用布袋扎成类圆四方形,块底部盖有手形牌、皇冠形牌金印商标。

02
龙血竭

剑叶龙血树的树脂由于不能分泌滴出,所以其工艺为采取剑叶龙血树的含脂木材,用95%乙醇提取,提取液经浓缩、干燥,即得龙血竭。

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小加工点生产龙血竭,为了节省成本,采用碱水(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提取。

麒麟血竭采收的树脂,来自其成熟果实中分泌的红色树脂,采收不会破坏原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态环境,摘取果实后,麒麟竭还能正常生长。

国产龙血竭为木质部的树脂,提取的血竭形成于受损伤茎干的次生木质部组织中,采收提取的方式必须要破坏原植物,使原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且龙血树需生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可能用来生产血竭。

两者的鉴别

血竭用火隔纸烘烤即熔化,但无扩散的油迹。

样品粉末少许置盛冷水的试管中,充分振摇,粉末浮在水面不溶解,水不染色为真品。

正品进口血竭的醇不溶物含量不得过25%,国产血竭应全部溶解。

如溶于乙醇中呈黄色或淡红色,残留物很多,呈灰白色,

且此残留物不溶于浓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则示可能有松香、泥土或石粉的掺伪。

伪品血竭多为松香加色素和辅料加工而成,

质疏脆,小块手捻易破碎,

燃时冒棕色浓烟,发出强烈松节油气味。

龙血竭,断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

嚼之有黏牙感,不溶于水,热水中软化。

易溶于乙醇、甲醇、三氯甲烷及碱液中。

进口血竭与国产血竭性状相似。

可以通过显微鉴别、薄层色谱分析、紫外吸收光谱测定进行鉴别区分。

两者的临床应用

血竭功善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损伤,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龙血竭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收敛止血,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血竭在祛瘀定痛方面优于龙血竭,在伤科使用效果较好;

龙血竭为植物防御反应产生的树脂,除了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外,在抗真菌、抗炎等方面作用较强。

在治疗真菌性疾病、炎症等方面疗效更优。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血竭探源 赵学敏 王晓霞 高善荣 田佳鑫 赵宁 李培红 屠鹏飞 北京华邈中药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大学药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