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没有,在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中,家长应该负什么责任? 至少,家长要负一半的责任。 这里的家长,不指那些受害孩子的家长,而是指整个家长群体。 整个家长群体,对托幼机构和托幼老师(有些根本不是老师,只是保姆)的软弱和纵容,才造成了今天虐童事件屡出不绝。 这话,可能许多人不爱听。 可不爱听的,往往都实情。 想一想,不管你多大干部、多高学问、多厚财富,你孩子上幼儿园时,给老师送过礼没,送过钱没,为幼儿园作过这样那样的贡献没有? 恐怕,一次礼没递过、一分钱不送过、一次忙没帮过的,极少极少吧? 送礼送钱送殷勤,家长图的什么?图的是个心安。 为什么相信送礼送钱送殷勤之后,老师就能对自家孩儿好,就能不怕孩儿在幼儿园受苦受熊了呢? 因为中国家长相信人情。 相信那句老话,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相信人情之下,自有规则,潜伏的规则,无需说明道破,但肯定存在。 如果大多数家长们都这样做,而且都假定有效的话,那么携程亲子园内孩子被虐待,是不是要怪家长们没有按惯例行事,送礼送钱送殷勤啦? 要怪这些家长,以为是在自家公司的亲子园,不用像社会上公立或私立的托幼机构那样,去巴结老师或保姆?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那条新闻说到这个问题,即携程亲子园的孩子的家长,给没给亲子园的老师送过礼。 按照惯例,都要送的。 试想一想,如果被虐的孩子的家长,是送过礼送过钱 的,她或他一定会讲出来的。 这是中国人的心理:TMD,都拿我的礼或钱,还这样对我孩子,真不是东西。 那样,在愤怒声讨老师时,你肯定会听到这样的控诉:我哪一点亏你了,这个节那个节的,我都送什么送什么了…… 很遗憾,没有听到。 如此这般,是不是可以往前问一句—— 孩子在托幼机构,被老师虐待,是该怨那些不懂事的家长,还是该怨那些太懂事的家长? 怨不懂事的,理由是他们不主动给老师送礼送钱送殷勤,造成老师心里不爽,才会对孩子不好? 怨太懂事的,理由是他们太主动,惯坏老师,使他们不公平地对待孩子? 直接回答,可能有些难。 换个角度来看个问题。 换成老师的角度,或者是托幼机构的角度。 不送礼送钱送殷勤,老师或托幼机构该不该对孩子好,该不该照顾好孩子?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不仅应该对孩子好,而且还必须做到能够对孩子好,具备照顾好孩子的资质和能力。 既然答案是肯定的,那为什么大多数家长还非要送呢? 怕。 怕的原因,是不信。 不信老师和托幼机构能照顾好所有孩子。 进一步,家长们还有这样的心理:能不能照顾好所有孩子不重要,只要能照顾好我的孩子就行。 如果我不送,别的家长送,我的孩子就极可能吃亏。 吃亏的事不能干,所以必须要送。 不送怕孩子吃亏,送了有人情保障。 这是虐童事件层出不穷的主要社会原因之一。 有时候,老师打孩子,其实在敲打家长。 敲竹杠敲竹杠,不同行业不一样。 怪老师虐待孩子,有时候真得怪家长惯坏老师。 家长与其相信人情、相信潜规则,不如相信法律、相信明规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如果早早地有家长去硬磕老师,硬磕托幼机构,让虐童之人得到重罚,虐童机构倾家荡产,那么虐童事件也会比现在少得多。 可惜的是,没有,大家都是一忍再忍,所以才会出现忍无可忍。 上海虐童曝光不久,广西又曝两起虐童案。没有曝光的,相信会更多。 醒醒吧,家长们,人情再大,也大不过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