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毛主席的初心是什么? 说实话,《毛选》真是我爱读的书,少说看过10遍,可这个问题真没想过。 问话的人笑了笑说:就是为人民服务! 哦,我也大醒:所有的政治、军事、经济,可不都是围着这5个字来转的! 今天是9月5日。74年前,即1944年,战士张思德牺牲。 在此后三天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著名讲演《为人民服务》。 1944年,离抗战胜利还有一年,正是十分困苦,问题繁多的时候。 在可以说是最苦的日子里,毛主席想的却是如何实现最甜的问题。 早在1938年的《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指出,战争的胜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古人也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但古人说的是道,而不是人。 封建王朝的皇帝们,自称天子,他们所说的道,基本指天道。而人呢,只是助,只是道的帮手,是辅助的、次要的因素而已。 到了现代,文明进步,道不再是遥挂天际的天道,而散布世间的人心。 如果夺取存在于民众的胜利之源,《为人民服务》给出了答案。这个讲演,既是初心的吐露,又是人心的争取。 张思德牺牲后,因条件艰苦,有人想从简办理其后事,毛主席没让,不仅开追悼会,还亲自讲话。 讲演中,为人民服务这5个字,为普通战士的牺牲,赋予了最光辉的意义,为所有革命队伍中的一员,都注入了最有力的精神。 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在讲演开头,毛主席放入最大的前提——人总是要死的。 在死这个最大的事情面前,看什么呢? 看是为什么而死。 然后,毛主席讲了一个三段论: 大前提——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小前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结论——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牺牲了的,是为人民利益而死,那活着的呢? 毛主席顺势提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为人民服务,就不怕被人指出错误,就不怕批评。改正错误,队伍就会兴旺起来。 “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看到希望,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为人民服务”,这个初心,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仍将闪闪发光。 也许,到文明进一步到以”为人类服务“的那一天,人或许已经步出银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