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东北王(6):有些线能越,有些线不能越

 箫十三郎 2021-01-23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1)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2)

公孙度,三国时期的东北王(3)

公孙度,三国东北王铁血治郡(4)

三国东北王(5):手里有钱粮,心里不慌张

看三国,说三国,三国里面秘密多

一下子吃掉辽东郡100多富豪,公孙度变“胖”了。

变得最胖的,是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在辽东这块地上,是普郡之下,率土之滨,都是他公孙度的。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交换。最简单的交换,就是献媚。

公孙度的勃勃王者野心,不难被旁人看出。上有所好,下必投之。

这一天,有人向他报告,说襄平县延里,祭祀社神的地方有一块一丈多长的大石头,大石头下面有三块小石头。

这个人说,这个石头的形状,像皇帝的皇冠,所在延里,和您父亲的名字(公孙延)相同。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这表明您将拥有天下的土地。石头下面的三个小足,代表您将有三公作为辅佐。

毫无疑问,这是祥瑞,大大的祥瑞!

汉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所谓延里,就是一个叫延的社区。

而社,在古代,指25户人家。社神,或者叫社公,指土地神,先秦时地位最高,社稷与国家可代称,到明清时,地位下降,变成土地老儿。

东汉虽比不了先秦,但社神地位仍较高,祭社神是全郡上上下下的大事儿。

延里出的祥瑞,说明老天爷对辽东郡有安排啊!

天意不可违,公孙度更加开心了。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把他的脸当成太阳。

在辽东郡,有位知名度很高的人,叫李敏,曾当过河内郡太守。

河内郡,属司隶,即帝都洛阳周国地区,人口80万。

这位大名人,公孙度想征辟他。所谓征辟,是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征聘知名人士担当要职。

如果是一般人,对公孙度的征辟,可以会高兴高兴,但李敏不是一般人。

连大郡太守都不愿意当,更何况辽东郡太守的手下呢?

最重要的,李敏不喜欢公孙度的强暴作风。

惹不起,躲得起。李敏得到公孙度要用自己的消息,赶紧乘船出海了。

根据《晋书·李胤传》记载,李敏从此下落不明。他的儿子李信为了寻找父亲废寝忘食,多方努力都告失败,本想服丧又怕父亲未死,后来是因与李敏同年的故人去世,李信才开始服丧。他的好友徐邈劝他娶妻,这才有了李胤。有了李胤没几年,李信就忧伤而死了。李胤后来成为曹魏和晋朝的大臣,做到司徒。

李敏不给面子,公孙度自然恼火。

有人说他灭了李敏的宗族,这个应该不准。

杀襄平县令和郡中富豪,对公孙度来说,都有利可图。

而灭李敏宗族,没有什么好处。真要是灭了李敏宗族,那李信和李胤又是怎么跑出来的?

李敏不和公孙度合作,是不想享其福,也不想承其祸。

汉代遇到征辟而不就的隐士,多是这样。

公孙度如果真敢挖李敏家的祖坟,灭李氏宗族,后面就不会有管宁、王烈、邴原这样的名士来辽东避乱了。

像董卓那样做事没底线,灭亡就是三两年的事。

公孙度一家,割据东北50年,有些底线必须要守。

《三国的秘密》

徐荣:三国里唯一的沈阳人,人狠话不多,连胜曹操、孙坚

浑河南岸,有只2000年的黑老虎

火攻,火攻,火攻,三国三场大战的终极武器

何进,一位被冤枉的大将军

董卓要废帝,别人不吱声,他为啥敢叫板?不是因为有吕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