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雄相惜,英雄更相忌。他若不死,曹操只能早早退休

 箫十三郎 2021-01-23

把孙策和曹操、刘备、袁绍、袁术相比,你会发现,除了曹操在写诗上比他强之外,这些人都比不上孙策。

孙策从零起步,用了6年时间占据江东,让曹操惊叹:威猛少年,很难和他争锋了!

如果再给6年时间,孙策会打出怎样一片天地呢?

这个不难预测,因为孙策早在给父亲守孝期间,和名士张纮商议发展大计:

近期,投奔孙策的舅舅吴景,招兵买马,积蓄和发展自己的力量。

中期,向扬州和荆州方向发展,占领两州,成为自己的根据地。

远期,凭借长江天险,平定各地叛乱,匡扶汉室,成就一番伟业。

所以,孙策如果不死,他的进攻方向必然是荆州,黄祖镇守的荆州江夏郡则是其第一目标。

他的弟弟孙权接班后,并没有改变规划,而是继续执行哥哥的既定方针。

临死前,孙策将未完全的事业交给孙权,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细研究这话,固然孙权很优秀,但只能算是孙策的自谦,对弟弟的勉励。

东吴的主要班底,在孙策时,已经形成,你难道能说孙策不懂举贤任能?

更重要的,孙策让人各尽其心的本事,比孙权大多了。

周瑜、鲁肃、张昭、张纮、程普、黄盖、太史慈、虞翻、吕范等等,哪一个不是一时豪杰?

他们都能为孙策所用,说明孙策不仅仅是能力强,而且魅力足够大。

《三国志》上,是这样说孙策的: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於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

翻译过来是:孙策相貌英俊,说话幽默,性格豁达,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善于使用人才。因此,无论士大夫还是一般百姓,都愿意为他尽心尽力,都乐意为他全力以赴地效力。

阳光的性格,聪慧的大脑,发达的情商,走到哪,孙策都是粉丝收割机。

公元194年,孙策19岁,带着数百人投奔袁术。这一露头,就让袁术手下几位大将倾心不已,对他十分敬重。袁术也经常感叹:如果我有孙策这样的儿子,即使死了也没什么遗憾。

孙策勉励孙权的话,真正的含义是:在聪明和情商方面,你也可以,要发挥这方面的长处。至于打仗这方面,你是短处,能学就学,但别逞强。

孙策的话,婉转转而且谦虚。

要论带兵打仗的能力,三国人物中,他的能力应该最高。

从袁术那里毛遂自荐讨伐江东时,袁术才给了他1000来人,几十匹战马。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孙策去攻打的,都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员,扬州刺史刘繇,吴郡太守许贡,会稽太守王郎。

这几个地方大员,治理地方都相当不错,很得百姓民心。

孙策以袁术部下的名义,攻打这些地方,存在着造反作乱,不被百姓认可的问题。

但是,孙策用比正规军更正规的纪律,解决这个问题。

史书上讲:(孙策)军令整肃,百姓怀之。

治军严整,这应该是兵圣孙武的家风吧。

孙策在刚刚投奔袁术时,就立过军威。当时他手下有个骑兵,犯了罪,逃到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孙策派人追捕,冲入袁术营,将逃犯就地斩首。完事,孙策向袁术陪礼请罪,袁术说:士兵叛变,就应该严惩,有什么可请罪的?

超严纪律,带来超强战斗力,带来良好百姓口碑。

至于朝廷方面,孙策的办法更直接——送礼。

公元198年,孙策向汉室贡献礼物,规模是前年的二倍。这个时候,还有人想着汉献帝,这真是很难得的事。

于是,朝廷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吴侯。

疑似乱兵贼军的孙策,一下子变成正义之师。

文武全才,智勇双全的孙策,整整比曹操小20岁。

曹操这位枭雄,在孙策面前,应该压力山大。为了解压,他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孙策的堂兄)的女儿,用礼征召孙策的弟弟孙权、孙翊,并令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正在和袁绍对持的曹操,肯定要拍一下桌子,大叫一声好。

英雄相惜,英雄更相忌。

孙策不死,曹操的命运或许是提前退休。

《三国的秘密》

怎样拉平和曹操的差距?拼出来的世界,捂热乎的人心

信心正好是黄金,信心太足是黄泥

多数的成功,不取决你做了什么,而取决你的对手是谁

劝曹操杀我,大耳贼不想当董卓第二

和刘备是铁哥们,却给曹魏卖命一辈子,还把司马懿靠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