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章,帝都一宴 帝宴,如期举行。 洛阳城清扫一新,铜驼大街更是收拾得整整齐齐。帝宴,也是魏国打赢吴国的庆功会。什么时候,老百姓都需要用胜利,每一场胜利都能凝聚民心,增强自豪,强化魏国人的归属感。 临近正午,宫门大开,中常侍手握圣旨,盛装出来,于阖闾门前广场高声宣读。太傅司马懿领头——他有特权不用下跪,参战将领、萧冲等人伏在地上,于下面听旨。 这种宣旨,允许百姓旁听。中常侍抑扬顿挫的声音,将大魏的胜利,好好描述了一番。围观群众,会将圣旨里的话,传遍大魏每个角落。信心,也能增加生命。 这种荣耀,让年青的太学生们热血沸腾,心头生出,此时即便为大魏死了,那也值了的感觉。 只有老太傅心如止水,面板如铁,他知道此刻有人咬着牙,恨他又出了一次风头。 此人就是曹爽,现在正坐在皇帝下手,等着他带着众人入席呢。 司马懿步入太极殿东堂,皇帝曹芳起身,众臣同样起身相迎。施礼,坐下,宴会由中常侍主持,一项一项流程走。大将军和太傅一左一右,坐在曹芳下面,然后就是太学生师生,就连幽州刺史毌丘俭这样一方重臣也排到后面。 曹芳拿眼睛看萧冲等人,觉得年少可亲,不像大将军、太傅等人,总是板着面孔,动不动拿圣人之言,过去之事来教训人。太学生中,他瞅雪鹰最为顺眼,最为清秀不俗。 他向雪鹰招了招手,中常侍过去,把雪鹰请到席前坐下。曹芳问:“你们是玄菟太学生,听说在四个地方上课,这几位先生都教你们些什么,都是儒家经典吗?” “是,也不是。”雪鹰回答。曹芳让她上前,满堂的人都安静下来,听他们对话。 大魏洛阳的太学,实行五经课试法。各州郡,有想学习的,可以到洛阳来上学。洛阳太学,宽进严出,入学后,只能算预备生,只有两年内精通一经的,才能算正式生。如果两年内,考试不过,立即遣送回家。满两年,精通两经的,即为文学掌故;掌故两年,通三经的,为太子舍人;舍人满两年,通四经的,为郎中;郎中满两年,通五经的,朝廷根据其才学任用。太学教授的,共15种经。 “玄菟太学,文武兼修,日学夜考。”雪鹰接着说,“先生只是领读和发问,答案却要自己来找。” “哦。”曹芳想起自己枯燥的学习,除了背,就是读,“那你们找到答案没有。” “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有些找到了,有些没找到,有些,需要一辈子来写答案。”雪鹰说。雪鹰的声音虽是轻微,但周围安静,众人听得分明,不少人同时看明她是女孩。那本有些昏昏沉沉的曹爽,也精神起来,盯着雪鹰,不转睛地看,看完雪鹰,又细细看每一个太学生。 “习武,怎么练呢?”曹芳微微点头,问。 “韩先生,是大魏剑道第一;邸先生,是扶余箭术第一;慕容先生,是鲜卑第一勇士和骑士;牛先生,是高句丽第一武士,精通山地作战。四位先生,亲自教授和考核我们。”雪鹰说。 “哦,都是名师。”曹芳小声问:“他们打你们不?” “打倒不打,但罚起来比打还狠。”雪鹰实话实说。 曹芳一笑。他每天有课,上课觉得很是苦闷,经常挨训,现在和总挨罚的太学生一比,立马觉得幸福了一些。有时候,往下多看一眼,心情会好很多。 “朕挺喜欢你们,等你们那个天命赛结束了,你们都留在宫中陪朕吧,你们文武兼修,不妨教朕。”曹芳说,“只是不要处罚就好。” 雪鹰大惊,连忙回头看韩、邸、慕容、牛四位先生。几位先生一犹豫,先后点头。雪鹰连忙回答:“谢圣上。” 大将军曹爽上前,说:“皇上圣明,爱惜人才。只是玄菟太学生,未经领军将军考核,不知其忠诚和能力如何。不如等领军将军替皇上验明身份,确保无误后,再让他们进宫,守卫皇上。”领军将军是曹羲,曹爽的二弟。 “有道理。”曹芳说。 司马懿赶紧出席,说:“圣上爱才,大将军考虑周全。不过,太学生使命未完,确实不着急定其去处。如果确想用其才能,等他们比完天命赛之后,也是不急。同时,皇宫近卫和近侍,类似舍人一职,若招他们入宫,应向其他人公开,允许洛阳太学和其他饱学之士,和玄菟太学生一样自愿报考,择优录用,如此才更显得圣上平等之心,爱才之意。” “有道理。”曹芳说。他看了看曹爽,又看了看司马懿,说:“大将军和太傅,等天命赛后,你们主持招录一事吧。” 曹爽含笑看着司马懿,心想,雪鹰是位小妞的事,我看你怎么圆过去,你不说,就是欺君之罪。 这时,韩龙站了出来,向曹芳行了一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