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整理 桡骨和(或)尺骨骨折是上肢常见的损伤。为了保持旋前旋后的运动范围,必须恢复长度和旋转对线。由于在两个平行的长骨上存在相反的肌肉力量,仅通过固定来保持足够的复位是具有挑战性的,尤其是当两个骨头都骨折时。因此,前臂骨干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前臂骨干骨折的评估、手术适应证以及普遍接受的手术修复技术。 适应证 禁忌证 术前准备 标准的前臂、肘、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 对侧前臂及腕关节对比X线片会有帮助。

▲ 前侧入路:沿桡骨茎突内侧一横指处至肱二头肌腱外侧做一纵向的切口。切口长度取决于骨折类型及位置。前臂筋膜可同时被切开 远端1/3骨折 沿皮肤切口切开前臂筋膜,将桡侧腕屈肌连同腕管内其余的肌腱一起牵向内侧,将肱桡肌和桡动脉牵向外侧。 从桡骨干松解旋前方肌起点,保留掌侧桡腕韧带的起点。 骨膜下剥离并分开肌肉,将肌肉牵向内侧,显露骨折端。如果骨折线或固定钢板向近侧延伸,则有必要部分剥离拇长屈肌腱的起点。

▲ 远侧1/3的前侧入路:前臂旋后,将侧腕屈肌连同腕管内容物牵向内侧,将桡动脉和肱桡肌牵向外侧,紧贴桡骨切断旋前方肌,保留掌侧桡腕韧带。并在骨膜下将此肌肉剥离牵向内侧,如果要显露近端,必须部分地剥离拇长屈肌 近端和中段1/3骨折 沿皮肤切口切开前臂筋膜,在肱桡肌和旋前圆肌间隙分离,在前臂中部,在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间隙分离。 将旋前圆肌、肱二头肌、桡动脉牵向内侧,将肱桡肌牵向外侧。结扎小的支配肱桡肌的动脉以游离桡动脉。 从桡侧松解旋后肌起点,骨膜下剥离肌肉并将其牵向外侧,保护骨间背侧神经,因骨间背侧神经在此肌肉中走行。

▲ 近侧及中1/3前侧入路:将旋前圆肌、肱二头肌、桡动脉牵向内侧,将肱桡肌牵向外侧,前臂旋后,松解旋后肌的起点,在骨膜下剥离并将其牵向外侧,在旋后肌的肌纤维中有骨间背侧神经走行故其应受到保护。如果要显露桡骨中段,则将前臂旋前,松解指浅屈肌与旋前圆肌的桡侧附着部,骨膜下剥离这些肌肉,并一起牵向内侧 
▲ 使用掌侧3.5mm锁定桥接钢板轴向固定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 后侧入路:沿肱骨外髁到Lister结节连线做一纵向切口,切口的长度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沿皮肤切口切开前臂筋膜。 近端1/3和中段1/3骨折 分开桡侧腕短伸肌腱与指伸肌腱的肌间隙,远侧显露出斜行走行于前臂的拇长展肌腱和拇短伸肌腱。 分清旋后肌和骨间后侧神经。自远端向近端小心分离在旋后肌腱中的骨间背侧神经,保留所有可见的神经分支。 保护骨间背侧神经并旋后前臂,从桡骨小头前侧松解旋后肌,在骨膜下剥离肌肉,并将其向外侧,显露骨折端。

▲ 后侧入路:(近侧和中段1/3)分开桡侧腕短伸肌腱与指伸肌腱的肌间隙,认清骨间背侧神经。在旋后肌腱中,小心自远端向近端分离该神经。从桡侧松解。如果需要暴露桡骨中段则需要将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剥离并牵开,并向远端延伸 远端1/3骨折 尺侧入路 将患侧肘关节屈曲,前臂放于手台上,也可以将前臂放于胸前。 沿尺骨嵴稍向背侧或掌侧做一纵向切口,切口的中心位于骨折线处。 在尺侧腕伸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锐性切开深筋膜、近端则在肘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切开筋膜。

▲ 尺侧入路:沿皮下尺骨的方向做一纵向切口,切口的长度取决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在尺侧腕伸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切开筋膜,在近端,则在尺侧腕屈肌与肘肌之间切开筋膜 切开骨膜,在骨膜下剥离肌肉,将其提起,显露骨折端。尺骨背侧有肘肌、尺侧腕伸肌、拇长伸肌、食指伸肌。掌侧有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 在尺骨鹰嘴处牵开尺侧腕屈肌前,应分清和保护尺神经。 在尺骨掌侧或是背侧放置内固定物时,小心不要让内固定物突起于皮下。

▲ 用3.5mm自动加压钢板在背侧固定尺骨中段的骨折端 松止血带。 冲洗伤口,电刀电凝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 尽可能用可吸收线将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缝在骨膜上。 松解皮下组织,深筋膜不缝合。 用不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肤或连续皮下缝合以关闭伤口。 敷料包扎伤口,并用衬垫的掌侧夹板固定患腕,长臂夹板适合固定桡骨小头骨折或远侧尺桡关节。最后用吊带将前臂挂于胸前。 如果怀疑伤口处张力会增大,可先将伤口敞开,临时用橡皮带保护皮缘,2~3天后,可做延期缝合,或做中厚皮片移植。 若伴有骨筋膜间压力过高,可以通过延期缝合伤口和(成)中厚皮片移植达到减压的目的。 严重的伤口感染和软组织损伤可能也需延期缝合伤口,在受伤1周内,软组织缺损处用带血管蒂的组织覆盖,而骨移植要到软组织完全修复后才能进行。
术后护理 棉纱垫包绕前臂及腕部,用掌侧石膏托固定患臂。长臂夹板固定适用于桡骨小头骨折和合并远端尺桡关节脱位的骨折。 术后第1天,可拔出引流管。 术后3~5天,伤口更换新的敷料,调整用可拆卸的短臂夹板固定患臂。如果尺骨茎突或远端桡尺关节手术,应制动腕关节并将前臂固定于旋后位4~6周。 术后立即鼓励患者锻炼指间关节及肩关节。 术后3~5天,开始行肘关节、前臂及腕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10~14天拆除伤口缝线。 告知患者不要提重物,直到X线平片提示骨折愈合(术后4个月左右)。 钢板及螺钉常规不需取出,因为内固定物下皮质骨的不断改造能防止继发骨折,骨折的改造大约于术后2年完成。 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可能需要翻修钢板固定和骨移植。
建议和要点 在骨折线远近端至少要穿透6层骨皮质。 考虑将拉力螺钉与钢板固定在一起或是与钢板分开使用,以增加固定骨折的力量。 如果有尺骨干或桡骨干骨折,一个钢板的长度不足以完全固定骨折时,可考虑用两块钢板,放置时可使两钢板成90°。 当有前臂双骨折时,可用持骨器夹住骨折两端防止前臂的旋转,并用钢板固定。如果前臂旋前或旋后,在上钢板和螺钉前应调整骨折端,使其复位。
陷阱和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