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血糖≥11.1,意味着什么?

 東泰山人 2021-01-23

许多糖友都知道,如果空腹血糖≥7;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或者随机血糖≥11.1,有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症状,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1.1是一个切点、分界点。一个人体检或偶然的机会,测血糖大于等于11.1,就意味着自己很可能已经患上了糖尿病,意味着高血糖已经开始对胰岛、对血管、对神经等组织造成伤害,需要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诊,及时干预治疗。

那么,对于已经确诊、处于治疗过程中的2型糖友,血糖≥11.1,意味着什么呢?

1

刚刚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11.1

意味着:糖友最好先打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等到血糖降下来、病情稳定以后,再根据病人情况改用口服降糖药等控糖方案。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型糖尿病初次确诊空腹血糖≥11.1或糖化血红蛋白≥9%,建议进行2周到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初次确诊空腹血糖≥11.1,通常说明胰岛功能已经下降比较厉害了,只剩30%左右了。但由于患病不久,剩余的70%胰岛细胞并不是完全死亡了,绝大多数是被高糖毒性抑制了,处于损伤或休眠状态,属于“带病上岗”,效率低下。

这种情况下,血糖越早降下来、越早达标越好。胰岛素是最快的降糖药。如果早点合理注射胰岛素,让血糖降下来,解除高糖毒性,让这部分胰岛细胞修养生息,就能避免胰岛细胞进一步受损,从而保护胰岛功能,有助于以后的控糖治疗。

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打胰岛素不会上瘾。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降下来以后,多数糖友可以停掉胰岛素,通过口服降糖药、改变生活方式等方式来控糖、稳糖,使血糖达标。

2

糖友经过治疗,餐前血糖<7,而餐后2小时血糖≥11.1

意味着:糖友的胰岛储备功能比较差。进餐后自身胰岛素分泌增加的速度和数量,匹配不了摄入食物血糖上升的速度和幅度,从而血糖飙升失控。

主要的原因有三个:

(1)饮食不合理,精米、白面等主食吃得过多,该吃的没吃,不该吃的乱吃。

糖友要注意科学饮食,均衡营养。饮食上,控糖、控油、控盐、控热量。简单地说,就是主食控量,副食多样。

应该控制主食摄入,一般一天3到6两(熟重),粗细搭配;副食种类多样,多吃青菜,补充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适当吃一些鱼肉、瘦猪肉、牛肉、鸡胸肉、鸡蛋、纯牛奶等,补充优质蛋白。

(2)运动不合理,运动过少,运动时间不对、强度过小。

一般建议餐后三四十分钟开始运动,以快走、慢跑、挥拍运动、健身操、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结合举哑铃等抗阻运动,强度微微出汗气喘,持续半小时左右。

一方面可以促进机体直接摄取利用、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延缓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和峰值,还能帮助减轻、控制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增强心肺功能,为糖友控糖和长期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3)用药不合理,需要加用侧重降餐后血糖的降糖药物。

如果之前的降糖药主要针对空腹、基础血糖,那么就需要加用阿卡波糖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药物,或加用瑞格列奈等短效促泌剂,或服用二甲双胍普通片或打短效胰岛素等,来降低餐后血糖。

3

糖龄10年以上,多种口服药联合 生活方式治疗,空腹血糖仍≥11.1

意味着:控糖方案不合理,糖友的胰岛功能可能已经接近衰竭了,需要改变控糖方案。新方案应该主要靠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达格列净等帮助从尿液排糖的SGLT2类药物、二甲双胍等抑制肝糖元输出的药物、阿卡波糖等延缓碳水吸收的药物等来帮助控制血糖。

2型糖尿病确诊时,糖友的胰岛功能往往只剩下30-50%了,任其发展,以后每年还会以3~5%的速度递减,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衰竭的速度会更快。

糖尿病10年、20年以上,长期空腹血糖11.1以上,健康的胰岛细胞肯定已经所剩无几了。如果此时还使用胰岛素促泌剂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降糖药,药量再大,效果都不会好,往往只能增加肝肾负担。

此时只能通过打胰岛素或换用达格列净等不依赖胰岛功能的控糖方案。

这也提醒广大糖友,平时要注意对胰岛的养护。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精准营养干预等,帮助恢复、逆转受损的胰岛功能,预防、延缓胰岛功能的进一步衰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