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中医,六点要记住,建议收藏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1-01-23

中医诊断中的“望、闻、问、切”组合,类似于西医的“见、触、叩、听”,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如果患者在言语和行为上不注意一些细节,会影响中医对患者颜色和舌脉的观察,直接影响诊疗效果。

下面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谈谈患者看中医的“六个注意”。

第一,颜的元素,不化妆,避免浓妆

所谓“观察”,就是观察病人的精神、颜色、形状、状态的变化。“看病”的“看”对于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看中医的元素,不要化妆,不要涂口红,不要染发,尤其不要化浓妆,让中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第二,漱口,不要改变舌苔的原貌

舌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标志。可以先刷牙漱口再看中医,但不要刮青苔。看中医前不要短时间吃食物,尤其是易染的食物。比如牛奶,花生等。容易使舌苔白腻;杨梅、产品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橘子等。能使舌苔变黄;看病前喝热饮会让舌头变红。

第三,要整洁,不要改变身体原有的“味道”

中医的“气味诊断”是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并用鼻子嗅着病人的体味。因此,看中医前要着装整洁,但不要使用香水或气味强烈的护肤品,也不要吃洋葱、大蒜、韭菜等气味强烈的食物,以免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说话呼吸要平和,不要大声激动地哭。

第四,一定要如实表达,不要欺骗医生

“问诊”是中西医诊断的重要环节。患者要如实描述自己的症状,如实回答医生的问题。他们不应该通过欺骗医生来欺骗自己。在医生面前没有隐私可言,尤其是排便、饮食、睡眠的细节非常重要。

第五,要保持身心平静,不要剧烈运动

中医的“脉诊”包括脉诊和触诊。脉诊是通过切脉来掌握脉象,触诊是用手触摸病人的体表。病人看病前应尽量保持健康和镇静。不要剧烈运动,避免情绪激动、哭泣、流泪,以免影响诊断。

6.相信医生,不要频繁换医生

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肿瘤等慢性病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西医治疗肿瘤复查时间在一个月以上,而中医疗效缓慢而持久。中医有句话叫“不信者不死”。既然选择了医生,就要相信医生。中医最初的治疗是医患互动,称为“医缘”。频繁更换医生,只会导致放弃以前治疗的优点,重新开始,而不是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