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工人刚失业又遭诈骗28万!竟然是因为一台冰箱?

 葡萄前峰 2021-01-23
男子二手平台售卖冰箱
却背上近30万元的贷款

来自安徽的李先生今年53岁,在杭州萧山的一家房产公司工作,2021年1月初李先生收到了公司的通知,表示公司有人事变动,要求李先生月底离职。李先生无奈地接受了公司的决定,收拾行李准备回安徽老家。

李先生在收拾自己出租的房间时发现有一台冰箱无法带走,扔掉也比较可惜,于是就以208元的价格把冰箱挂在了二手交易网站上出售。


很快,一名“买家”找到李先生,双方添加了社交平台账号。当天下午,“买家”告诉李先生,自己已经付款了


但李先生登录平台后,却发现页面上显示买家并未付款。可“买家”却坚称自己已经进行了付款,并发来了支付成功的截图。

李先生感到十分纳闷,这时“买家”又发来了一张他与“客服”聊天的截图,“客服”表示是因为李先生没有开通“消费者保障权益”,无法正常交易,导致买家的付款被冻结。

于是,“买家”要求李先生赶快和“客服”交涉,还给李先生发送了一个二维码,李先生扫描了后进入了一个与客服的聊天界面。“客服”告诉李先生需要暂存一笔“开户保障金”到“安全账户”下,以此证明卖家如果售卖假冒伪劣商品是有资金能力进行赔偿的。

“如果暂时没有资金可以进行贷款。”

“这就是走一个流水,等你权益保障开通以后,这钱会从你借款记录抹去的,不会给你留下任何不良记录。”

由于对方的头像是平台的标志,操作页面也感觉比较正规。于是,在“客服”的指引下,李先生陆续从各大借贷平台贷出27万元,打到了所谓的“安全账户”上。


“开户保障金、资金验证、信用额度提升验证”...“客服”要求李先生打款的理由五花八门,面对李先生的质疑也总有说辞搪塞过去。当李先生表示自己已经借不出钱后,“客服”表示李先生只需要再“预存”一笔现金,马上就会为他开通服务,前面所有的钱都会归还,并且消除借贷记录

“客服”还称,如果李先生没有预存这笔现金,就会被视为自动放弃,前面贷款的钱可能就无法消除。

无奈之下李先生又编造理由向自己的妻子索要了12000元转给客服,但转账后“客服”却说已经超时,需要再转24000元过去,李先生感到很不对劲,便拒绝了。

很快,李先生就发现再也联系不上“客服”,而买家也消失了。就这样,刚刚失去工作的李先生因为想要售卖208元的冰箱,又背上了接近30万元的债务

二手交易平台乱象丛生
不应成为“法外之地”

“我闲置的东西,正好是你需要的。”

“资源重新整合,既不浪费,也能让买卖双方受益。”
不少人秉持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对二手交易十分青睐,近几年二手交易市场也可谓红红火火,如日中天。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却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李先生遭遇到的诈骗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本周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除了像李先生遭遇到的诈骗事件,假货冒充二手物品的现象仍然存在;盗版、低俗、假证、个人信息等禁止发布内容频现,甚至有平台为色情赌博信息进行引流。众多二手平台、商家、售卖物品可谓泥沙俱下,乱象丛生。

数据来源: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


乱象一:诈骗钱财


无论是作为买家还是卖家,在通过二手市场的交易的过程中均存在掉入陷阱的风险,骗子的多重套路可谓让人防不胜防。

>>>假链接、二维码

骗子发布出售信息后,利用低价吸引受害者,如果沟通成功达成交易,骗子就会发过来一个链接二维码要求受害者点击或扫描进入,而进入的页面往往与平台的原页面高度相似,但其实是山寨网站,随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在此页面进行交易,一旦受害者进行付款,那就为骗子实现业绩目标助力了。

>>>保证金骗局


此类骗局主要针对对平台规则不太熟悉的卖家。骗子往往假冒成买家,以商品拍不了/无法付款为由,需要支付保证金为借口,引导卖家“暂存”保证金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中,行骗过程中骗子还会假冒成客服人员,和伪装的另一个“买家”身份双管齐下,甚至以“开通权益保护机制”为由,诱导卖家进行借贷操作。

>>>退款诈骗

骗子假冒成店铺的客服,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谎称你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在获取受害者信任之后引诱其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或者转账汇款。


乱象二:售卖假货


既然是二手交易,那物品的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骗子正是抓住了受害者的这种心理,通过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吸引受害者购买,但商品的实际的质量却让人“不忍直视”,待受害者再联系卖家时,才发现其已经“溜之大吉”。

前不久,江苏南京的黄女士,在一家二手平台上购买了一块宣称是某著名品牌的二手手表,但黄女士收到货后却发现,这款宣称名牌的手表似乎有点问题。手表质感很差,重量比较轻,包装非常低廉。

黄女士再次来到这家二手平台,想问清楚自己购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名牌手表。跟客服联系,但是却已经联系不上他了。而再看原来的商品链接,发现这家店都已经不存在了。

在大多数二手交易平台的“规范与条款”中明确规定,“不得发布或交易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物品及售卖假货。”

但调查人员随意输入关键词“高仿口红”进行检索,发现有多款标称高仿口红在销售,并公开宣称“和正品一模一样”,严重侵犯了正品的合法权益,质量也没办法得到保障,其“毫不遮掩”的态度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乱象三:色情引流


“有一个卖家,他声称自己在售卖小姐姐,有意者私聊……直接把图片和视频都发了过来,都是有关于淫秽色情方面的。”

这是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一名体验调查员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体验调查中发现的情况。


尽管大多数平台上明令禁止发布色情低俗类信息,但相关商品仍然存在,从线上售卖色情视频、原味内衣到提供线下上门服务,一应俱全。

有的卖家还将色情信息资源包装成“学习资料”进行售卖。“帮找小说、番剧、游戏、视频等学习资料。什么类型都可以,硬盘里好几T的学习资料。”


一个二手交易平台的卖家表示,自己提供代找涉黄资源的服务,25元一次。为了规避风险,卖家往往只发送链接或二维码,要求用户自己下载,如果需要下载好的资源,则需要加价。


乱象四:低俗广告


此外,一些卖家还发布了“刷单、炒信”等违法违规广告、以公布老赖为由上传个人信息、办假证等相关内容,花样之多令人大开眼界。

注册门槛低、违约成本低和维权举证难致使二手平台消费纠纷问题丛生。然而,二手交易平台不是“法外之地”,二手交易的本质依然是通过网络销售商品或服务,同样应该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有关法律的约束。

专家强调,二手交易平台要强化监督管理责任,应当从用户入驻、信息发布、交易安全、售后保障、纠纷解决等方面全方位把关,提高准入门槛,落实实名认证,强化卖家资质审核等。


最后,守哥提醒大家:

1、在网上进行二手货品交易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平台或网站,通过平台提供的交流软件进行交流沟通,不要绕开平台私下交易。


2、不要轻易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二维码。


3、作为卖家,当遇见买家或客服要求以“保证金、安全账户、开通权益保障服务”等理由进行转账时,一定不要上当。正规平台只会看征信,不会收取保证金。



参考资料:
央视网《央视曝光知名二手平台涉色情内容交易》
小强热线《一台冰箱带来的噩梦:被开除后卖冰箱售价两百被骗28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