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烈,贵州雷山县人,苗族,1983年1月入伍,40师119团8连战士,在1984年老山作战中壮烈牺牲,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追记一等功。 周忠烈从小就很懂事,在村里是公认的热心孩子。同学周广家不慎失火,面临辍学,周忠烈和小伙伴们每天下课后就去捡青冈籽卖,然后把卖的钱交给周广的父亲,帮助周广重新回到学校。周忠烈13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里负担重。他只好辍学回家,与哥哥姐姐一起为母亲分担家庭重担。14岁那年,他在水库边遇见一个小孩落水,毫不犹豫地跳进水库把小孩救起。 到了八十年代初,周忠烈的家乡改变很大,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1982年,周忠烈家喜获丰收,家里日子要好过多了。但周忠烈似乎有心事,细心的大嫂对他的母亲说:“忠烈好像有心事,莫不是看上了哪家的妹子了?”母亲知道后,问他是不是看上人家的姑娘了,周忠烈说,他是想去参军。1979年对越还击作战以来,云南、广西边境的炮火硝烟一直没有完全消散,周忠烈很想成为岩龙那样顶天立地的战斗英雄。 1982年冬季,雷山县开始征兵,周忠烈的姑妈在县城得知这一消息,马不停蹄地赶到支书和民兵连长家里帮周忠烈报名。体检过后,周忠烈在家坐不住,三天两头去县里打听消息。他听说区里要定兵了,便到区武装部长梁光华的办公室,部长还在开会,只得等一会。周忠烈越等越焦急。终于会议结束了,梁光华出来后,对这个年轻人说:“今年这批兵,可能是要直接上前线的,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你不害怕吗?”周忠烈站了起来:“我请求参军,就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梁部长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告诉他各方面都合格了,让他回去等入伍通知书就行。 【周忠烈烈士】 1982年11月,入伍通知来了,周忠烈被批准参军,他高兴得睡不着觉。但想到家里的责任田地势高,引水不便,他盘算着自己参军了,长时间不在家,应该想想办法。这天天没亮,他就扛着锄头上山了,一直干到天黑,硬是挖了一条200多米长的引水沟,把山涧的水引灌到责任田里。 周忠烈到县里集合那天,全寨的乡亲都来为他送行,他两行热泪情不自禁往下流,擦干眼泪,他决心当个好兵,杀敌立功,给家乡争光。 周忠烈从苗岭山寨来到军营,对一切感到陌生和新鲜。战友们教他说汉语,在生活方面给他很多帮助。周忠烈把苗家人的朴实、勤劳和勇敢带到军营,别人不愿意干的累活,他主动干;由于底子差,他比别人训练更刻苦,熟练掌握了机枪、冲锋枪等多种武器的射击要领和性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机枪手。 1984年,周忠烈所在部队接到参战命令。周忠烈充满血性激情,写下战斗决心书,开赴边疆。4月16日,在连队战前誓师大会上,他第一个站起来表决心,用不熟练的汉语说:“我文化低,但我所说的话,我都会做到,上了战场,我绝不会退缩,只要我还活着,就一定勇敢战斗,请同志们看我的行动!” 周忠烈所在的8连,参加了攻打老山左侧地区的战斗。周忠烈和班长申建益等4人,冒着敌人的炮火向前冲击,不料在接近越军阵地时,他们闯入了越军埋设的雷区,几颗诡雷被引爆,班长申建益壮烈牺牲,另外两名战友身受重伤,周忠烈的胸部和左腿也被弹片炸伤了,他用尽全力也站不起来。这时,冲向高地的战友们见他们受了伤,跑过来抢救。周忠烈急忙制止:“不要过来,这边是雷区,伤员由我来救,你们绕道前进!”战友们担心他们,仍然奋不顾身地跑过来。周忠烈火了,大声喊道:“你们听不见吗?不要白白流血!要流血,也要流得有价值!”战友们只好绕道冲向高地。 周忠烈为战友包扎好伤口,冒着再次触雷的危险,把战友一步一步背到安全的地方,伤口中涌的鲜血,染红了爬过的泥土和蒿草,衣服磨成了碎片也全然不知,直到晕倒在地,被救护组发现后送到野战医院。 周忠烈在医院醒来,就向医生恳求,放他回前线,但医生怎能让一个满身是伤的人上前线?周忠烈软磨硬泡,医生以他流血过多,身体虚弱等理由,坚决不答应。周忠烈只好回到病房。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他偷偷搭上一辆开往前线的卡车,返回了连队阵地。 指导员见他回来了,很奇怪:“那么快就回来了,伤好了?”周忠烈有些心虚:“嗯,好了。”“医生开的出院证明拿来我看看。”指导员质疑。周忠烈说出院证明弄丢了,找不到了。指导员哪里会信他:“莫不是你偷偷从医院跑回来的?来,我看看你的伤口!” 周忠烈很不情愿地把纱布一圈一圈解下,看到还没有长好的创口,指导员小心地帮他包扎好,让他马上回医院。第二天,周忠烈真的走了,但他没有医院,而是回到本班坚守的142高地。指导员后来知道了,发了一通火,却也拿周忠烈没办法。
7月12日凌晨,142号高地笼罩在黑沉沉的浓雾中,周忠烈担任值班警戒,严密监视着周围的风吹草动。突然,他听见阵地前有轻微的响动,他立即把轻机枪对准发出响声的方向。夜太黑,加上雾太大,眼前什么也看不清。他先躲进掩体,判断一定有敌情,便按照预先明确的暗号,拉动了绳子。同时,在高地另一侧的重机枪班长彭明林也向排长报告了敌情。代理排长李海欣下达了“进入战斗位置,准备战斗”的命令,紧张而沉着地注视着敌人的方向。 果然是越军偷袭!李海欣一声令下,阵地上的轻重武器朝越军扫射,手榴弹铺天盖地砸向越军,偷袭的敌人遭当头一棒,撤下山去。 【张庆龙,云南保山人,荣立三等功】 天亮了,越军又纠集两个加强连的兵力,向142号高地发起进攻,周忠烈和战友张庆龙在约50米的堑壕中迎敌,不断变换战斗位置,用机枪、冲锋枪和手榴弹消灭敌人,越军在炮火的压制下无法靠近堑壕边缘,又纠集兵力一次次进行疯狂反扑。周忠烈提起机枪,迅速跃到堑壕的拐弯处,占据有利地形,架好机枪。这时有2名越军从右侧扑来,他反应迅速,立即将2名越军击毙。 他在堑壕内灵活腾挪。突然,一颗炮弹落在距离他只有几米远的地方爆炸,飞溅的弹片击伤了他的左臂,他被震晕了。激烈的炮火声将他震醒,恍惚间,他听到了越军叽里呱啦的说话声。他猛然翻身,握紧机枪,屏住呼吸。越军逐渐靠近堑壕,用蹩脚的汉语喊:“中国兵,快投降吧!” 【越军对我军阵地发起大规模反扑】 周忠烈气坏了,他端起机枪迎面扫射,几名越军没反应过来,便一命呜呼。这时,他听见左侧阵地上枪声激烈,便让张庆龙前去支援,张庆龙担心周忠烈一个人会有危险,周忠烈说:“你放心,只要有我在,阵地绝不会丢失。” 142号高地经过炮火的摧残,顶部已经夷为平地。周忠烈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坚守,拼死抵抗越军的进攻。敌我兵力相差太大,代理排长李海欣等战友已壮烈牺牲,周忠烈奉命向坑道收缩防线的时候,一群越军又向阵地扑来,周忠烈胸部中枪,倒在弹坑里。 周忠烈一息尚存,眼看敌人逐渐逼近。为了掩护战友们安全撤退,他向前爬行了数米,拿起机枪扫向敌人,机枪没有子弹了,越军想活捉周忠烈回去领赏。当三四个敌人扑向他的时候,一声巨响,周忠烈拉响了手榴弹。 周忠烈壮烈牺牲了,他用生命践行了他在誓师大会上的誓言。增援的战友到了,迅速收复了142高地。在周忠烈烈士周围,横七竖八躺着10余具越军的尸体,可以想象到,烈士生前战斗和拉响两枚手榴弹的悲壮。 【总长杨得志看望苗族战斗英雄周忠烈烈士的母亲】 战后,周忠烈被追记一等功,昆明军区授予他“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周忠烈烈士的母亲,将刚满17周岁的小女儿周忠芬送到周忠烈所在部队。妹妹接过英雄哥哥的钢枪,为保卫祖国边疆贡献力量,成为一段佳话。 【麻栗坡烈士陵园,周忠烈烈士之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