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大庆:北京应加大人才引进,加大北京活力

 laoyu2012 2021-01-23

来源:毛大庆

近日,在北京地方两会期间,优客工场的创始人、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就北京的科创中心建设、人才引进、城市更新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具体内容如下——

提案一:

关于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关于如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毛大庆提出如下建议:

一、北京是中国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地区,应进一步提高政府与民间双向科技研发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及个人参与科技项目研发;创建灵活高效的科技技术市场转化平台。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特别“打造北京数字技术创新中心”、“北京生物科技中心”、“北京中医药与营养学研发试验中心”,以及具备长期产业发展潜力的应用研究中心。

二、应进一步加强应届毕业生北京就业与户籍政策。根据北京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才引进,人口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简化人才引进的落户程序,切实做好人才驻进的生活工作配套服务工作,优化人才落户材料提交的便利性,优化线上材料提交及审核系统,打造与北京城市地位匹配的人才落户审核系统;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提升北京市服务业整体服务质量,加强北京城市活力建设,提升生活幸福感与舒适度。

三、北京市政府搭建了多个技术转让平台。在十四五规划中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创新中介群体发展。在知识产权、专利保护方面建立更严格的法律制度。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与帮助。建立一个创新中介发达,企业家精神活跃,创新企业集群十分发达的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生态环境。

四、加大针对泛科创领域的人才申报渠道。尤其是市属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社会化创新服务平台的人才申报权限,营造及释放北京鼓励科创类人才留京的宣传效应;

五、明晰人才“关护”机制,切实盯住人才在京生活、发展问题的解决,在住房、就医、孩子上学等问题上予以特别的支持;

六、大力吸引人才参与北京政治生活,从青联、科协、政协、人大等广泛吸纳创新人才的参与,让人才对城市发展有归属感和获得感

七、加大对“北京魅力”的宣传力度,只有源源不断的年轻流量继续关注北京,城市发展的动力才更加坚实。需要充分稀释缓和当下在年轻群体中对北京生活成本,营商环境等负面要素的传播。

提案二: 

关于加大北京市吸引高质量

年轻人才力度的提案

针对北京市如何加大对高质量年轻人才的引进力度一事,毛大庆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针对泛科创领域的人才申报渠道。尤其是市属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社会化创新服务平台的人才申报权限,营造及释放北京鼓励科创类人才留京的宣传效应;

二、简化人才落户的材料复杂程度,本着能简则简的原则重新梳理申办人所提交的材料必要性;

三、优化人才落户材料提交的便利性,优化线上材料提交及审核系统,打造与北京城市地位匹配的人才落户审核系统;

四、透明化人才落户的流程。让申请人随时知道进度节点,了解相关责任人及对应问题,做到对自己材料的走向,阶段心中有数;

五、明晰人才“关护”机制,切实盯住人才在京生活、发展问题的解决,在住房、就医、孩子上学等问题上予以特别的支持;

六、大力吸引人才参与北京政治生活,从青联、科协、政协、人大等广泛吸纳创新人才的参与,让人才对城市发展有归属感和获得感;

七、加大对“北京魅力”的宣传力度,只有源源不断的年轻流量继续关注北京,城市发展的动力才更加坚实。需要充分稀释缓和当下在年轻群体中对北京生活成本,营商环境等负面要素的传播。

提案三: 

关于搭建品牌孵化平台、以创新消费业态

助力城市更新的提案

针对北京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驱动创新消费业态的具体措施,毛大庆提出如下建议:

一、民营城市更新运营商最大的资金压力来自于房屋租金。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打破原有的房屋资源垄断形式,清理转租、转包的中间商,让国资公司或房产持有方与民营运营公司直接对接,净化资产承租关系,释放商业租金的灵活性,盘活更多的闲置资产。

二、引入专业评估机构对街区资产进行公允价格评估。根据公允价格租金对引入的运营内容进行扶持,可考虑三年孵化模式,运营第一年公允价格下进行折扣管理,此后根据租金逐年递增。现状市场租金价格缺少市场管理机制,随行就市,影响内容持续生长。

三、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运营企业的信贷支持,由政府出面多方统筹加强银行对运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特别是针对网红企业、匠人企业,以展期、续贷等方式提供信贷资金无缝衔接。

四、由政府牵头并出台扶植政策,由有资质、有实力的城市更新运营商负责搭建网红品牌孵化平台,将新消费形式与网红IP整合输出,赋能城市空间,夯实城市更新的文化复兴。在平台搭建的过程中,运营企业可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沉淀IP资源库,再通过流量孵化、资本孵化、激励孵化等多种方式扩张IP孵化平台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整合打造多场景、多元化的运营体系,赋能城市空间。

五、由政府牵头,出台相关政策对旧城区主要街区,腾退50年代房管局管理“商企租”用房、及个人承租的直管公房,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筛选从事内容运营的优质民营企业,由国资企业与民营合资成立运营平台,以“政府引导、国资参与、企业运营”的方式管理和运营闲置资产。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拿到一手的闲置房产资源,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利用民营企业有活力、有效率、决策机制灵活的优势,运用财政资金杠杆长效扶持、补贴优质的业态内容,完成城市更新的消费内容升级,重塑街区活力。

六、大力开展“匠人文化”“匠人精神”宣传,从宣发系统动用政府资源、融媒体资源传播、树立新经济、新品牌形象,用市场+媒体共同孵化新的高成长性网红IP。

七、北京应考虑成立关于“城市更新”的专门机构,以整合资源、统筹各方相关职能和利益相关群体、降低成本,更高效地推升北京城市升级改造的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