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评论 · 白话写出一段愁 - 读宋·杜安世《浪淘沙令·后约无凭》

 晓岸瘦风 2021-01-23

白话写出一段愁

——读宋·杜安世《浪淘沙令·后约无凭》

文/梦壑

后约无凭,往事堪惊。秋蛩永夜绕床鸣。展转寻思求好梦,还又难成。

愁思若浮云,消尽重生。佳人何处独盈盈。可惜一天无用月,空为谁明。

近日因升级“格律诗词写手”,本人对《钦定词谱》所录例词进行了细读。在读到杜安世这首“浪淘沙”之前,我并没觉得杜词有什么独特之处。但读过此词后,我便忽然觉得杜安世的这首小令,将愁绪描画得是缕缕在目的。

杜安世,宋代词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前人对杜词有点影响的评价,大约有: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说“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二OO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 从这些评价看来,在讲究“工”“雅”的词家看来,杜词是算不得上乘之作的。但作为官方词谱集大成者《钦定词谱》,能收录杜词若干首,可见杜词也是有独胜之处的。从杜安世被收录进《全宋词》中的词作看,他只有三首“浪淘沙”,这个词牌远没有“踏莎行”、“玉楼春”、“蝶恋花”等让他喜欢。但我们从他仅存的三首“浪淘沙”,无论是从守律,还是从内容的表达上看,都算得上是优秀之作。下面就我的理解,来对他的《浪淘沙令·后约无凭》作一赏析。

作为小令,在填词技巧上,是不宜对背景过分铺陈的。此令开篇:

“后约无凭,往事堪惊。”开篇词人没有说明是什么“约”,我们心里就存下了一个悬念。但读到后面,我们明白了,词人所说的“约”,是情人间的海誓山盟,是两心相许的约定。两句的意思是——我们后来的盟誓是没有凭据的,想起以前的事,也仍然让人觉得惊心。

“秋蛩永夜绕床鸣。展转寻思求好梦,还又难成。”在这秋天的夜里,本来就有心事,没想到秋虫也来的不是时候,整夜地围着我的床叫着,我翻来覆去想睡着做一个好梦,竟然还办不到!

上片以小虫的叫声来衬托无眠的心绪,起到了以动写静的效果。

下片:“愁思若浮云,消尽重生。佳人何处独盈盈。”思念情人的愁苦,就象天上的浮云一样,会在我现在的生活中,让我不得安宁。我在想,她会在什么地方一个人快乐地生活啊?

这些思念,都没有人知道。“可惜一天无用月,空为谁明。”只是辜负了满天的月亮,它一点用处也没有,白白地不知为谁在闪亮!

后结是此令的重心。本来人生的欢爱和愁苦是不干风月什么事的,但词人将一腔愁绪,都化着强劲的怨怼,指向了没有生命力的月亮。因为后结的升华,此令陡然亮色。

前后两片,一片写实,一片写虚,虚实相映,成就了一篇佳作。

此词用语上,基本近于白话,这大约也是《四库总目提要》说杜词“浅俗”的原因了。但我觉得,此词没有流于口语化,在用语上仍然是比较雅致的。格律诗词除了要重格律,在用语上,古代词家都是追求雅致的,但从《钦定词谱》所选例词看,也有一些口语化的词,那就算是词中之曲了,可能是编纂者考虑了兼收并蓄的因素而造成的吧。

个人简介:梦壑,潜江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梅苑诗社社员。

守望梦中的家园公众平台文章征集活动

一、平台主旨:

以诗会友,传承中华文化,歌颂美好,寄托相思,守望心灵的家园。

二、主要栏目:

文学原创、文学欣赏、作品朗诵。

三、约稿:

1.文学原创:作品须本人原创,拒绝抄袭,文责自负。

2.文学欣赏:推送省内外名家名作,旧作原创均可,但需经作者本人授权,但旧作(在其他媒体刊登、推送过)无打赏。

3.作品朗诵:要求与“文学欣赏”栏目要求相同。

四、其他事项:

1.来稿请于正文后附作者(朗诵者)个人简介和照片。

2.读者赞赏金额的60%作为作者、朗诵者稿酬,40%用于本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原则上7天后发放作品打赏费用。(同题诗的打赏、3元以下的打赏不会发放,将留作平台运作费用)。

3.投稿作者敬请关注本平台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以提高文章阅读量。

4.投稿邮箱:907557420@qq.com 

   投稿微信:zzy18972193058

五、平台编委:

主编:晓岸瘦风

主播:修远、晴空、吉吉、伤感歌王

责任编辑:彭鹏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